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新概念快速作文经验交流材料之二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大人或者孩子,只要对什么事情感兴趣了,就不愁学不好,干不了。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一提起作文就怕,更没有兴趣,每次完 一、鼓励我手写我心; 从孩子一上学,就鼓励他们将一天的见闻和家长交流,家长帮他记录下来,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比如:今天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真高兴! 再比如:我们班的班主任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总是微笑地看着我,说话声音甜甜的,我很喜欢她。 还比如:今天我们排座位了,我坐在最后一排,哎!都怪妈妈把我生得这么高,高有什么好处呢?我多想变得矮一点儿,就可以坐到前几排了。 当孩子的这些心里话向家长倾吐的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有心的记录下来,这是多么宝贵的成长经历啊!再说,在和家长交流的同时,不但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其实就是作文的前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凡是能说会说的孩子,等大一点儿写起作文来就轻松。有了口头语言的基础,当接触书面语言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也就不怕写作文了。 二、搭建博客平台; 孩子的口述日记记在哪比较好呢?我认为最好记到博客上,给孩子从一上学就建立一个博客,刚开始是记录孩子的口述日记,等大一点儿后就记录孩子的作文,让博客记录孩子成长的脚印,而且一定要坚持下来。让孩子在博客上进行写作训练,避免了写作形式的单一化。新的作文形式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使孩子们的作文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便于自己的积累,更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扩大了孩子习作的读者群。当学生的文章得到他人的浏览和评价时,当学生之间的观点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时,当彼此从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当孩子看到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写了这么多文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写作产生兴趣,写作水平要想不提高也不可能了。 三、进行写作指导; 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增高,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也要相应指导。在大家的意识里,经常有这样一种理念:“书读得多了,就会写文章了。”但其实不然,有些孩子特别爱看书,简直到了书不离手的地步,但你要让他写文章,他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没有章法。这样时间久了,他肯定对作文没有头绪,更别提兴趣了。那怎么办呢?我认为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每一篇文章每次围绕一个中心去写,不要贪多,一个一个来,这一类的文章有几种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该怎样谋篇布局,注意详略安排,突出重点,运用修辞手法,写好细节,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在写之前不会茫然无措,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很快进入写作状态,这样才不会因写作的压力带来苦恼,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四、圈点好词佳句; 学生写好作文上交后,最关心的是老师对他这篇作文的评价。因此,作文批改对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睁大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孩子作文中的好词佳句,并圈点勾画出来,让孩子体验自己创作的成功。也许这一篇文章写得极其糟糕,但我们也耐心地看完,并找出一两个好词圈画出来,给他动力和信心,让他不至于丧失对写作的兴趣。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每一篇批改完之后,再写上鼓励性的话语,更能激发孩子对写作的兴趣。 五、重视作文讲评; 每一篇作文批改后,我们尽量抽出时间来进行讲评,展示学生的作文,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直激励和鼓励。对优秀作文可当做范文来读,边读边解释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一是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对照自己找出不足,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明确今后自己的写作方向。更重要的是这些范文的作者会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另外,作文讲评课还要注意面要广,不能每次都表扬那些作文好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对此望尘莫及,从而失去写作兴趣。对于大部分同学可以只读他这篇作文中的几个精彩词语,或者精彩段落,让这样的同学也体验被肯定被表扬的滋味,觉得自己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从而下决心把作文写得更好,以便得到老师更多的肯定。这样写作兴趣就会大大被激发,这样在班内才会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 六、开展有益活动。 我们常感觉学生无话可说,一些空洞的命题作文也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写起来十分费力,像挤牙膏一样,挤一点儿,写一点儿,十分痛苦。那是因为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当然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我们应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搞一些比赛,比如:词语接龙比赛、秋游活动、野炊活动等等,这样,既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又为孩子的写作增加鲜活的内容。也可以带着孩子在课堂上做实验、做游戏,便玩边指导写作,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细致描写,一堂课下来,一篇佳作就会诞生,让孩子在快乐的参与中,在具体的指导中,明白写作原来是这样,写作原来如此简单。 总之,我们从以上六个方面去引导孩子,培养孩子对作文的兴趣,我想,久而久之,孩子们一定不会对作文望而生畏,一定会在作文的海洋里如鱼得水,一定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