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城说雨
文  章:451
评  论:68275
访问量:2465914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五点建议 xxt推荐博文
分类:个人见解   2009-03-16 20:10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五点建议

 

请家长相信一个事实: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阅读。“阅”,就是“看”,“阅”是不发声的;而“读”,指的是发声的朗读。“阅”和“读”是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两种读书方式。孩子的理解能力,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后天的阅和读而提高的。

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在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呢?不妨试用以下几个小方法:

一、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要根据孩子年级的高低、识字的多少选择读物,一般情况下,孩子打开读物,可以认识90%的字词,这样的读物就是适合的。现在,有不少儿童读物都配有注音,这就更方便了孩子的阅读。当然,读物的内容选择也必须重视,既要健康,又要广泛,让孩子从多方面涉猎,就可以更好地保持孩子的新奇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努力培养孩子的朗读习惯。舌根生智慧,朗读提高智商。朗读,好处多多:可以眼、口、耳、心多官并用,能有效地增加大脑接受信息的容量。可以锤炼孩子的语言感知能力。而且朗读速度缓慢,可以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领悟所读到的信息。孩子读上十分钟左右,便会产生疲倦感,家长可以跟孩子交换朗读。但是,每一天,必须保证孩子有不少于20分钟的朗读时间。逐渐培养起孩子天天自觉朗读的习惯,这可是终生受益的事。

三、重视引导孩子的重复朗读。“记忆在于重复,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重复”的重要,朗读更需要重复。重复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提高流利程度。这是培养孩子的语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的必然之路。只有重复朗读,才能使孩子觉得阅读的材料熟悉而简单,既有助于孩子深刻地理解字词,又能使孩子读得更加流利。重复朗读要求做到“四不”:不读错字、不增添字、不减少字、不读断句。家长可以用“四不”标准考察孩子,凡是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鼓励,不断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

四、认真参与孩子的读后复述。对于有故事情节的文章,要坚持让孩子读后复述,家长要参与到复述中去。复述,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而且可以更直接的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朗读”要一板一眼,而“复述”是讲故事式的,可以加进去孩子的想象、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这种“读”“述”形式的变换,也有利于孩子阅读兴趣的保持。复述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不能要求过高,尤其是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把握复述的“度”。

五、经常谈论孩子的阅读内容。家长要和孩子经常交流阅读的内容,机智地提示一些有关阅读的思考问题,这种平等的口头交流,十分有助于孩子的主动思考,并能让孩子加深对全书观点的认识。如:阅读之前,可以让孩子根据目录中的内容回答:你会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不感兴趣?阅读之中:书中的故事进展如何?是否按照你原以为的那样发展的?你认为后面将要发生什么情况?阅读之后:你可以将本书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出来吗?你喜欢书中的哪些情节?请你对书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做一些评价。

    几点拙见,敬请有心的家长谨慎一试,经过大家探索、完善,说不定就成了很好的经验。这就是我所企盼的。

15
浏览(4773)┆ 评论(7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