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程内容已基本结束,马上就要进入复习阶段,怎样安排好语文课的复习,至关重要。我通过和其他毕业班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深入的研讨,认真制定了初三语文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能够按照复习计划,使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在考试中应该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 指导思想 1.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近三年中招考试考点。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应运能力的提高,重视课内教材研究,重视课外相关知识的适当拓展。根据考试要求有序有效地安排复习。 2.重视团队力量,加强学习、合作与交流。 3.运用导学自主教学法,发挥学生能动性,实行有效教学。 二、复习目标 总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初中三年的基础知识、文体特点、阅读技巧、写作方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有较为系统的掌握。能对中招考试的题型和考点有明确的认识,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三、计划与安排 (一)分册复习(2月中旬——4月上旬):重点复习字词、文言文和相关知识;(二)专题复习(4月中旬——5月下旬):针对中招考试的考点各个击破;(三)模拟冲刺(5月下旬——6月中旬):通过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及时总结;(四)常错知识点巩固复习(考前一周)。 四、具体方法与策略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2月中旬——4月上旬) 任务:立足教材,对七——九年级六册书,按照字词类、文体阅读类、古诗文、文学常识和课后名著阅读分类整理。 方法与策略:1.古诗文: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篇目复习古诗文,重视古诗文的背记和默写。2.字词类:重视常见易错词、多音形近字和成语的积累,对字词反复记。3.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分中外两条线索整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重视对名著情节的了解。4.阅读:把课内现代文阅读作为范文,重视阅读方法的积累和文体的辨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中旬——5月下旬) 任务:认真研究最近三年的中招考试题型和考点不难看出,现在的中招考试题型大致分为: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通过练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和答题技巧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方法与策略:(一)、积累与运用 考查特点:这个版块考试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基础性较强。 主要考点:1.书写(抄写、续写、仿写等)2.字的形、音、义3.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修改病句5.文学常识6.信息提取7.仿写8.名著阅读9.古诗文默写10.图文漫画11.语言连贯等。 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知识点,强化训练,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如病句要分类型,讲方法,逐类解决。这些知识点的训练要贯穿整个复习阶段,做到多积累、多运用、多总结,自查自纠,同时坚持做到精当的例题分析与讲解、适量适时的训练与检测、及时的反馈与总结相结合。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选文有以下特点: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语言表达规范,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内容健康。就思想内容来说,涉及亲情(如2007年的13元“遗产”)、友情、人生、个人修养(年轻人要善于反省)、传统文化(谈汉字)、地方文化(钧瓷)等多个方面。从体裁上说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就搭配讲一般是一篇记叙文配一篇说明文或议论文。 涉及的考点:记叙文:1.理解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思路3.重要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 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5.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6.标题的含义或作用7.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8.作者的情感9.对人物的刻画与评价10.从文中获得的启示;说明文:1.说明对象的特点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4.说明顺序;议论文:1. 中心论点2.论据的作用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议论文的语言5.论证过程。 训练方法:1.针对不同文体呈现的不同特点,做题时要在了解其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去做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的放矢、集中解决。2.真题训练,规范答题。3.分文体针对训练,对记叙文阅读主要从概括要点、把握主旨;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借助手法,分析形象;揣摩技巧,品味语言;自我体验,个性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说明文从概括内容,提炼信息;把握说明顺序,理清内容之间的关系;分辨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不同的表达效果等方面训练。议论文从概括中心论点、辨析论证方法、分析议论文结构、品析议论文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 (三)、古诗文阅读 考查特点:古诗文阅读一般分为两部分: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对古文要重视字、词、句翻译的准确和牢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考查,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对比阅读考查成为一种趋势,对比阅读多是内容相互关联,在内容上或接近、或相关、或相反、或相互印证。对古诗的考查除了在积累与运用中的默写外还有这一部分的古诗鉴赏。 考点分析:对词语的考查主要有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等,解答这类题应结合语境。对句子的翻译应注意重点词和关键词翻译准确;句式的变化;流畅、完整翻译。对内容的理解主要是把握文段的基本意思,理解作品抒发的感情,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写作意图,分析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品质,自己的阅读感受,补充事例及名言等。古诗鉴赏一般从内容的理解、情感的表达、名句的赏析、语言品析、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考查。 训练方法:根据古诗文的考查特点我们应该对“课标”规定的16篇文言文从注释、翻译、内容理解、情感表达等角度概括归纳知识点,对34首古诗根据知识点分类整理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强化记忆。 (四)、作文 命题旨意:《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写作要感情真挚”, 同时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对学生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人文精神等方面应是考查重点。 命题范围:中学生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的思想、情感、行动等,具体讲凡是涉及自然、社会、人生之有关生命、生活、读书、亲情、友谊、风尚、和谐等方面都在命题范围之内。 命题形式:作文命题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四种基本形式,但综观2008年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不难发现,选题作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主要形式是“二选一”:全命题+话题、全命题+材料、半命题+话题、半命题+材料、话题+材料等类型。 训练方法:⑴无论哪类作文都应从审题、选材、构思、布局、语言、修改等作文的基本构成练起,打好作文基本功。 ⑵分文体训练,记叙文练习怎样写人、怎样叙事、怎样写景;说明文练习怎样介绍事物、怎样解说事理;议论文练习怎样一事一议、怎样运用论据证明论点。 ⑶按题型训练,命题作文练习审题、立意、选材,审题要准,立意要真、新、深,选材要新、真、小;半命题作文练习补题技巧;材料作文练习提炼中心、确立主题、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话题作文练习明确范围、找切入点、选适合文体、拟标题等。 ⑷加强素材储备,作文是 “有米之炊”,材料丰富才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学生写作的素材不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另一个是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生活经验。所以尽量多观察,多体验,多阅读,多思考,多背记才能避免无话可说。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5月下旬——6月中旬) 通过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及时总结。在训练当中坚持选题要精,要有针对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情况由备课组老师共同参与命题;题量要适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度和学科之间的协调度来布置;难易搭配要合理,基本按照中、难、易7:2:1的比例训练考查。通过模拟训练要达到平衡心态,增强自信的效果。 第四阶段:常错知识点巩固复习(考前一周) 对平时记录的常错的地方强化训练。 中考复习是一门学问,怎样更加有序有效地进行复习一直是探究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践行今年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今年的6月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