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感情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我对诗歌也一直情有独钟,因为我坚定的认为,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诗歌对人的心灵的浸润、灵魂的安抚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在他们越来越过早的失去童年的色彩的时候,诗歌对于为孩子们留住童年的诗意和心灵的纯净更是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荷尔德林说过“人生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然而当我们远离诗歌的时候,我们也越来越远离了诗意。 今天,偶然得到了一套晨颂读本 ,里面收录了很多浅显易懂却又意蕴深厚的儿童诗歌,我非常喜欢。吃过晚饭,我就召集两个孩子开始了第一次家庭读诗会。 两个孩子洗完脚,我们围坐在宽大而又温暖的被窝里,全身放松。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读诗会。我们每人手里都有同样的一本书,每人先从自己手中的书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大声朗读几遍,然后把自己喜欢的诗歌和大家分享。分享的时候,读的人必须有感情,听得人必须要专注。听完之后,听众还要对读的人进行评价。倩倩读了一首《没有一艘船能象一本书》,读完以后,我们为她热烈鼓掌,小丫评价说:“读的很熟练,要是再有点感情就好了”。小丫为我们读了一首《致老鼠 》,读的声情并茂,我们给他的评价是读的很熟练,而且非常有感情。我给大家读了一首《美丽的心情》,我读的很投入,没有一点应付的意思。读了以后,孩子们为我疯狂鼓掌,小丫说:“妈妈,你读最后一句的时候快要哭了”。 经过这次展示,大家都非常兴奋。为了让孩子们深入诗歌的意境,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了《故乡的炊烟》这首诗。 公鸡喊醒了黎明/故乡的炊烟也/很准时的高升/妈妈的那双手啊/喂大了公鸡的啼鸣/也喂红火了故乡的炊烟/一缕缕/牵着我童年的梦……。这首诗写得非常美,写得很像一幅画。考虑到孩子们有不认识的字,我先给大家范读了一遍,然后我们各自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几遍,。争取能背下来。让我非常吃惊,孩子们很快就背下来了。很有成就感的向我炫耀。我当然也不能含糊,尽管记忆力衰退的比较厉害,我还是把这首诗完整的背了下来。然后,我们开始对这首诗进行仿写。 我抬头看见窗前挂的紫色风铃,随口吟出一首《风中的紫风铃》: 微风吹过窗缝/唤醒了紫风铃/丁玲丁玲/好痒,好痒/紫风铃/发出清脆的笑声/调皮的紫风铃啊/乐坏了了风儿/也勾起了我童年的梦。 小丫也不甘示弱,眉头一皱,吟出了一首《故乡的红辣椒》:故乡的红辣椒啊/又直有红/象一串串的鞭炮/调皮的孩子/拿他扔在地上/恶作剧的吓唬胆小的孩子/引起一阵阵笑声。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即兴吟出这样的诗,的确难能可贵。我们为她疯狂鼓掌。小丫高兴的不得了。 倩倩问我,作者为什么要写炊烟,我说:炊烟是一种象征,其实作者是在借写炊烟来抒发对童年的回味和对故乡的思念。丫丫说:可以不写炊烟吗?我说当然可以,还可以写天上的云、秋天的风等等,都可以。 我忽然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们每人选取其中的一种景物来写写,写诗也行,不写诗也行。看谁写得最好。(不用动笔,直接口述)我先开头写了秋风。我给孩子们即兴编了一个故事: 秋风高高兴兴的到人间来值班。他是个热心的孩子,见到谁都会送上热情的问候。他来到大街上,看见道路两旁的树木,赶紧向他们吹出自己的问候,树叶看见她,吓得脸都变黄了。一片片争先恐后的从树上落下来,秋风赶紧跟在后面想跟他们一起玩,落叶们吓得咕噜噜的向前跑,还有的惊慌失措的飞到了半天空。秋风觉得很伤心,他不知道树叶们为什么这么怕他,为什么要躲着他。一棵大树告诉他说:你去玉米地吧,他们会欢迎你的。秋风来到了玉米地,果然玉米们热情的欢迎她:快来吧,你来了我们就成熟了。秋风高兴极了,对着他们使劲的吹呀吹呀,玉米的叶子变黄了,一颗颗玉米粒变得金黄而饱满。人们看见了说:“太好了,秋风来了,收获的时候到了”。 秋风很想不通,为什么树叶和玉米见到自己态度不一样呢?小朋友们,你能回答他吗? 小丫和倩倩睁大眼睛听我讲故事,听得可专心了。听完之后,他们还回答了秋风,一个说:“因为秋风吹树叶时太猛了,所以树叶害怕。对人要温柔、讲礼貌。”一个说:“落叶回到大地是回到妈妈怀抱了,并不是不喜欢秋风”。 对一首诗歌的鉴赏竟然会派生出这么多乐趣,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们索性接着开始漫无边际的想象起来。倩倩开始描写冬爷爷:冬爷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雪花,一会变成寒风……,我们在他描写的基础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着,最后我们三人合编了一篇童话故事。《爱变魔术的冬爷爷》 《爱变魔术的冬爷爷》 冬爷爷是个调皮又可爱的老头,他最喜欢变魔术,有一天,他想,我要变个魔术,让人们认不出来我,那该多有趣啊。于是在他值班的第一个晚上,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股寒风,从窗缝里偷偷的挤进房间里。人们在睡梦中裹紧了被子,嘟囔着说:哎呀,今天冬爷爷来了。 冬爷爷的魔术失败了,于是他又摇身一变,变成了飘扬的雪花,调皮的落在人们的肩头,孩子们欢呼起来:“冬爷爷来了,可以打雪仗了”。 冬爷爷又被人们认出来了,他还是不甘心,把河里的水变成厚厚的冰,自己躲到了冰下面,心里想:“这下,你们谁也看见不着我了吧”。几个钓鱼的人拿着钓杆来到了河边,说:“冬爷爷来了,看来今天不能钓鱼了”。冬爷爷有点生气了。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老头,穿着厚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心里想,现在我和你们一样,你们再也认不出我来了吧。后面走来一群快乐的小学生,唧唧喳喳的说:“看看,前面那位老爷爷穿的真厚,看来冬爷爷真的来了”。冬爷爷的魔术表演又失败了。 但是冬爷爷是个不轻易放弃的老头,他又试着变成了冬眠的青蛙、屋檐上的冰凌,但是都被人们认出来了。 冬爷爷的魔术全都失败了,冬爷爷一定会非常沮丧吧。不对不对,冬爷爷可是一个好脾气的老头,他说,我的魔术失败了,可是我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欢乐,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冬爷爷说完,躺在白雪做成的松软的被子上睡着了。我们还能再看他为我们变魔术吗?当然能,不过那可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第一次读诗后开完以后,一看表,已经十点多了,看来大家都太高兴了,居然没有觉察到时间的流逝。我说:“今天的读诗会好不好玩。同意明天继续开得请举手。”咦,三个人,怎么举起了五只手?哈哈,孩子们把两只手都举起来了。要看明天的读诗会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今天孩子们变得格外懂事,吃过晚饭,主动地帮助我收拾碗筷。我让他们先写作业,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为了能早点开读诗会,他们在学校里挤时间把作业写完了。很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今天的读诗会,孩子们想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参加。我欣然同意。读诗会就多了一位小嘉宾-----豆豆。不过这样以来,就没办法一人手里拿一本同样的书了。我们变了方法,每人挑一本不同的书。自己先挑一首诗读熟,然后互相展示自己最喜欢的诗。我展示的是《给奶奶送阳光》 奶奶的腿不好/不能出门晒太阳/有一天我去玩/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我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我高兴的喊叫着/跑到奶奶的身边/轻轻地展开裙子/可是阳光不见了……/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小宝贝,我晒到阳光了/----你不就是我家的一颗小太阳吗?…… 豆豆展示的作品是金子美玲的《全都喜欢上》 我好想喜欢上啊/这个那个所有的东西/比如葱、还有西红柿、还有鱼 我都想一个不剩的喜欢上/因为家里的菜,全都是妈妈亲手做的 我好想喜欢上啊/这个那个所有的一切 比如医生,还有乌鸦/我都想一个不剩的喜欢上 因为世界的全部/都是上天创造的。 倩倩朗诵的是金子美玲的《奇怪的事》 我奇怪的不得了,吃了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的不得了,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一个人啪的就开了花 我奇怪的不得了,怎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了” 读完以后,大家从四首诗里选择一首最喜欢的诗进行仿写。结果倩倩《奇怪的事》得了三票,我们就开始对这首诗进行仿写。以下是我们仿写的诗歌。 奇怪的事 王小丫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月亮和星星长在天上, 我却不能向他们一样长在天上?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花儿有香味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水果里面是汁不是水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我还有无数个为什么? 奇怪的事 豆 豆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家里的窗子事关着的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地上的草是绿的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冬天飘雪花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女孩梳小辫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饮料是甜的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人类的眼珠是黑白两色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电风扇是转起来的 奇怪的事 岳晓倩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用透明的水浇出来的草是绿色的?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白兔吃的是绿草 却长了一身白色的毛?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绿绿的叶子, 却长了红红的辣椒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无论我问谁, 他们都笑着说: 这个世界真奇妙 岳素蕊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 同样是妈妈肚子里的孩子, 却越长越不一样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同一块大地, 却能长出千姿百态的花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同样的海水, 却有不同的鱼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我们四个人 读了同样的诗, 写得诗却完全不一样 我奇怪的不得了 为什么我问谁, 谁都笑着说: 呵呵,我也奇怪的不得了 诗歌开启了孩子们的智慧之门,放飞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我们没有动笔,全都是即兴编的。孩子们真的让我刮目相看,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 让阅读成为一种活动: 读书是一种乐趣,不是干巴巴的事情。由于孩子们阅历较浅,对文本的体会不会象成人那么深刻。如果我们只是生硬的去要求,干巴巴的去提倡。很难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与欲望。我们不妨把阅读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孩子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这两次的读诗会我有一个体会,在阅读活动中,家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要真正的融入到活动中去,用心的投入,不一定要故意“示弱”,在这两次的读诗会中,我和孩子们一样真正的把一颗心沉浸其中,一起欢乐一起思考,两次的仿写我都被孩子们评为最优,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因为她们由衷的佩服我,女儿说,妈妈写得好,是因为妈妈读了很多书。孩子们觉得妈妈写得好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她们觉得妈妈是她们真正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再上的引导者。读诗会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以前女儿喜欢听我读书,但是从来不自己读书。我给她买了很多书,每天晚上坚持读书,为她营造读书氛围。但是一直都不能调动她读书的积极性。据她说:“那么厚的书,得多长时间才能读完啊”。这件事一直让我非常头疼。没想到开过读诗会以后,女儿居然从班里借来了一本100多页的《会唱歌的小窗口》,一口气读完了。真是匪夷所思。女儿也很自豪,觉得自己能读完这么厚的书,实在是了不起。我想。这就是阅读活动的魅力吧。孩子在阅读活动中感觉到读书不再枯燥。所以激发了自己读书的内驱力。爱上阅读自然就顺理成章。 后续与思考之二:让诗歌浸润孩子的心灵 儿童诗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学题材,在我们倡导阅读时,除了童话、 故事等,也应该给儿童诗留下一席之地。因为儿童诗具有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不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还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载体,一首好的儿童诗,或者放飞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或者不动声色的对孩子们进行善与美的教育、或者引导孩子们关注生命,或者是捍卫着孩子们童年的诗意……比如前面写到的《给奶奶送阳光》对孩子们进行了润物无声的孝心教育,《奇怪的事》启发孩子们带着小问号去观察生活,去探索自然,比如《全都喜欢上》里面写道: 我都想一个不剩的喜欢上/因为家里的菜,全都是妈妈亲手做的 比如医生,还有乌鸦/我都想一个不剩的喜欢上 因为世界的全部/都是上天创造的。 这样的诗句,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多彩。 再比如一首《小小的蚂蚁》 小小的蚂蚁/是我不小心,踩伤了你/不是我觉得,自身庞大/就可以随便欺负你/请接受我的歉意/-------对不起/在这个世界上/生命就是生命/跟自身的大小/没有一丁点关系……/小小的蚂蚁/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你的疼痛/一直痛到我心里。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就是生命/跟自身的大小/没有一丁点关系。这样的诗句,比起我们空洞的说教,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再比如《鱼》 树叶/落了/秋天/来了/天气/冷了/可鱼儿还光着身子/在河里游水玩 它们怎么就不怕着凉/不会感冒? 多么可爱的童心,多么独特的眼光,在这样的眼睛里,世界变得是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生命是那么美好,那么让人留恋。 还有《不不兔》: 有只小兔爱说不/人么叫他不不兔/妈妈叫他扫扫地/小兔连说:不不不 爸爸催她做算术/小兔有说不不不/爷爷让他浇浇花/她脑袋摇成拨浪鼓/小朋友约她去种树/不字好像糖葫芦/不不兔,真糊涂/不字说多了,嘴唇再也合不住。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让孩子们忍俊不禁,不知不觉中又受到了思想教育:不任性,不做“不不兔”。所以我主张,对于儿童阅读,儿童诗应该成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晨颂、午读、暮省”其实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让阅读成为活动,引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殿堂;用诗歌浸润心灵。为孩子们守住诗意的童年,我们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