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成长在这片沃土上 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赵瑛 在我们中原大地,有这样一方沃土:在这一方沃土上,生活着幸福的一群人,彼此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温馨和睦,其乐融融,他们把这里当成了的幸福的家园;在这方沃土上,培育了这样一批人,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上捧回大奖,在教科研道路上喜结硕果,在师德方面竖起了一面旗帜,培养的学生在国内的各项大赛中出手不凡;在这方沃土上,飞出了一群鹰,侯长缨、宋海英等五只“雄鹰”翱翔教育的天空;盛开了五朵花,唐春花、陈淑华等五朵金花绽放教育的百花园;活跃着五棵常青树,杨德广、王兰凤等五位60前的老教师,依然兢兢业业,斗志昂扬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这方沃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热爱的油田一小。我们油田一小的老师们幸福地成长在这片沃土上,在奉献中快乐,在快乐中坚持,在坚持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代表,与大家分享我的专业化成长经历——《幸福地成长在这片沃土上》。 生物的成长需要阳光、水和优质土壤,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我庆幸我成长在油田一小这片沃土上,“校本、组本和师本”的“三本教研新机制”,为我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一、以校为本,在引领中感悟幸福 一个学校的兴旺发达,必须有一个好的决策者。我们油田一小之所以领跑中原,有一个人,那是功不可没,他就是深受大家爱戴的校长——马新功。 1、号召建立博客: 马校长认识到了博客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要走上这条道路。最初,号召大家向侯长缨老师学习建立博客,我第一个被蛊惑,踏出了成长之路的第一步。后来,因为坚持写博,“遭”到了校长的多次大会表扬,得到了“笔记本电脑的奖励”,获得了“带学生去美国游学的机会”,给了我前进的无穷动力。 2、开设成长论坛: 学校专门开设了每周四下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论坛”,凡是在某一方面有所特色和成绩的,校长都能像伯乐似的发现人才,并让其做经验介绍,时间久了,一个个名师就这样诞生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感觉受益匪浅。在学习他人的同时,我也是论坛中的主力军,从第一次登台到现在,已经数不清做了多少场了,可以说,学校的成长论坛,真正是教师们成长的摇篮。 3、设立图书重奖: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引领老师和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马校长给获得“河南省书香班级”称号的班奖奖励500元图书,这一重奖,全省各校独此一家,我们班已经连续九届获得此殊荣,每次捧回大奖,内心都倍受鼓舞。 4、发书专业引领: 马校长只要发现好的书籍,就买来发给全校教职员工人手一册,让我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督促学习,引领前进。我每本都认真研读,阅读后都有新的收获。 5、重视学习交流: 马校长经常请许多知名专家到校传经送宝,让每位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请进来;派一些老师出外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是走出去;还特别支持我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术交流活动,我在交流中受到启迪,提高思想见地。 可以说,有了马校长的引领和支持,有了“校本”的优质环境,我就像花儿一样幸福地开放。 二、以组为本,在互助中拥抱幸福 如果说学校是我成长的优质土壤,那教研组就是阳光,就是雨露;如果说学校是我们的大家庭的话,教研组就是我温暖的小家。 1、幸福温暖的小家: 在教研组这个小家里,没有勾心斗角的猜忌,没有鸡毛蒜皮的是非,有的是教学经验上的传授、教学方法上的指点、疑难问题上的探讨、班级管理上的支招。课间十分钟,听到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同事们对授课过程中自认为精彩环节的讲解和再现,让优秀资源共享;教研会上,看到的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每一位主备课人认真钻研教材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与分析,让大家获益匪浅。在这样一个纯净、专业的团队工作,我感到身心愉悦,斗志昂扬。 2、扎实有效的教研课: 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在各教研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课:每周二下午雷打不动的,从“先行课——展示课”“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研课模式,到“教师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式课改的研讨课”,使每一位授课教师以飞快的速度提升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研课,加速了我成长的步伐。 3、良师益友的帮助: 博学多识的全国十佳校长马校长,是我的良师,每一次听完课后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让我很快提高教学水平;再加上唐校长的栽培和指导,侯校长的指点和鼓励,以及杨德广、雷海山、耿广亮等几位学识渊博,德艺双馨的老师,直言不讳地提出建议,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的益友,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没有嫉妒和打击,而是送来由衷的赞扬和鼓励,使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当我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旁观和推诿,而是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为我的成长助力。可以说,在这个优秀的专业共同体中,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我犹如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开始茁壮成长。 一位博友在看了我的博文后写到: 你们学校从校长到每位教师都“春意盎然,积极向上”,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里成长,才会变得如此“超然脱尘”。 三、以师为本,在成长中享受幸福 有了“校本”和“组本”的优质土壤,最关键的还得有“师本”——教师个人内心对成长的需要,行动对成长的付出,才可以势如破竹,快速成长。那么,我是怎么经营好“师本”这一属于自己的天地的呢? 我深知,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三尺讲台上,我鼓励学生勤思好问,大胆质疑,还用智慧搭建了“文本——写作”的桥梁;我对学生严格要求,用心培养,使三尺讲台成了学生“习惯与能力”的训练场;我巧妙的教学设计,声情并茂的朗读,刚劲有力的板书,及时中肯的点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的营养;我大胆创新,激情飞扬,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快乐与实效”的课堂。所讲的优质课多次获得油田一等奖第一名,2010年5月,代表油田参加了河南省第八届语文优质课大赛又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在第二届全国百佳语文教师 “说课与板书” 技能大赛中获得A级最高奖。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于是,课间小憩、茶余饭后、夜阑人寂,我手不释卷,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短短的几年间,近百本教育书籍的润泽,丰富了我成长的底蕴,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让我平庸的生命因读书而焕发智慧的光彩! 我认识到专业写作在一个老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就在校讯通网站上建立了“微笑的朝阳”这个博客。一次次教育反思,一节节教学设计,一件件班级趣事,一个个课题研究,都是我写作的源泉。每当夜深人静,尽管夜色阑珊,尽管困意袭来,也奋笔疾书,乐此不疲。我时刻以研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自己的成长点滴。在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走出了一条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于一身的专业化成长道路。百万多字的教学札记,五百多篇的教育博文,编辑出了以《踏上这条幸福路》为总书名的三本教学专著, 8项科研成果、近40篇论文获省、国家一等奖; 3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我还有幸成为了《班主任之友》2010年5月的封面人物;先后获得“油田教学名师”“濮阳市十大师德标兵”“濮阳市名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十大风云博主”“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我的事迹先后被《濮阳广播电视报》《教育时报》《辅导员》《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报道……这一切使得我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领航。 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我还不忘带动学生和家长一起成长。从孩子刚入学,我就带领学生和家长建立了博客,不但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还记录了孩子成长的脚印,成为孩子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我积极展示自己在教书育人、班级管理、阅读写作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个人博客的坚持,深夜及时的点评,激励、影响和带动着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我打造了优秀班级博客圈,五年来,师生、家长共写博文五万多篇,将班级博客圈变成了家校共育、同校切磋、跨地域交流的大学堂。9个学生登上博腕儿的宝座; 66人次获得河南省“阅读天使”和“书香家庭”的美称;四届的“濮阳市优秀班级博客圈”第一名,连续九届的“河南省书香班级特别奖”,五届摘取“全省第一”的桂冠,使我们班成为了河南省书香班级的典范。与此同时,在刘肖老师家庭读书会的启发下,我还创建了周末家庭联合读书会,其典型经验在河南省推广。我班每个孩子将自己的作品汇编出书,班里掀起了创作连载小说的热潮,人人体验到小作家的成功喜悦。由我主编反映我们班师生家长共读共写共同成长的《让博客成就未来》一书,于2013年5月由河南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除此之外,我用智慧经营班级建设,使班风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用能力培养全面学生,所带班级的学生升入初中后,自信阳光,全面发展,以“心态好、习惯好、成绩高、情商高、能力强、作文强”的综合实力,很快在各个班里崭露头角,很快受到初中老师的青睐和赞扬;我用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和家长联手组织了近三十项活动,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多彩幸福的童年;我将全部的爱心和智慧倾注在孩子们身上,让师爱的阳光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一路走来,馨香满怀。在油田一小这片沃土上,以校为本,我感受到了引领的幸福;以组为本,我拥抱到了互助的幸福;以师为本,我享受到了成长的幸福。我将继续勤勤恳恳耕耘,默默无闻奉献。我愿在这片沃土上开出更绚丽的花朵,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