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前曾带过一个叫攀攀的孩子,那天到她家进行家访,攀攀妈写的一张小纸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朴素而谦和的攀攀妈有三个年龄不等的孩子,正上幼儿园的攀攀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大姐上高中,二姐上初中。因为家中条件不算太好,攀攀爸每日忙于做生意挣钱以养家糊口,所以养育三个孩子的任务基本上全落在了只有小学文化的攀攀妈身上。除了照顾全家人的衣食起居,还要接送孩子、简单辅导每个孩子的功课,攀攀妈几乎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家庭生活当中,单想像一下,都是件相当辛苦的事情。 那天的家访进行得很顺利,和攀攀妈的交谈也很开心。和攀攀妈一起上厨房端水的时候,我发现厨房靠上的门边贴着一张小小的作业纸,上面有水笔写着的几行不怎么工整的小字。出于好奇,我趴上去仔细观看:“老大——每月12号来例假,记得提醒她不喝凉开水,煮红糖姜水给她喝;老二——不爱吃绿色蔬菜,每周做一次饺子,想办法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数学成绩需要提高,每天检查数学作业,保证学会当天的内容;老三——幼儿园体检说有点儿缺钙,每周炖两次排骨汤,多给她吃补钙的食品,比如虾皮……” 原来一张小小的纸条上有这么丰富的内容,那一瞬间我的心完全被感动了。多么细心的攀攀妈啊! 攀攀妈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让您见笑了!我这个家长年龄比别的家长都大,所以记性也不太好,家里孩子多,事情也多,怕自己记不住,所以就把一些事情写在纸上,这样就可以经常看到、经常提醒自己了。” 虽然已过去多年,这件小事直到现在都不能叫我忘记。 在幼儿园,我也从班级工作中发现过类似的例子。比如:细心的老师在班级门口的家园联系园地中设置一个“有事您说话“栏目,里面挂一个空白的本子和一支笔,家长每天早上送孩子来园时,可以将当天需要老师特别关注、叮咛孩子的事项写在上面,以便老师更好地配合、教育孩子。 “最近凡凡感冒刚好,麻烦老师多提醒他喝水。谢谢!“ “请老师多指导昊昊用正确的握笔姿势进行书写。“ “小天跳绳有进步了,希望老师多多鼓励!“ …… 不同的家长,不同的笔迹,写下的是不同的要求和心愿。有了这个小小的参照,老师们一天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内容和目标。虽然多了些繁琐,但老师们却做得尽心尽力,深受家长好评。 普通的一页纸,蕴含着简单却不平凡的工作内容和态度。完成纸条上的内容,是一个落实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恐怕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容易就被忽略掉了,做到没做到,也许就并不会太放在心上,并不会引起自己多高的重视。而一旦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标准和必须达成的一个目的,时刻监督和提示着我们用心去付诸于行动、努力去实现,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儿松懈和马虎。 感谢可敬的家长朋友和可爱的老师,让我又得到新的启示——当我们能够运用一些小小的手段,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丰富、有趣、更加富有意义和挑战,就一定可以在行动中获得不知不觉的进步,在付出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在收获中感受到多姿多彩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