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买到了一套《2013年最受阅卷者亲睐的高考作文》,阅读篇篇美文佳作,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也进而进入了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的反思之中。虽然自己所从事的仅仅是小学的语文教学,但是,我认为距离高考的遥远并不是我们忽视高考作文考试方向的借口,相反,我觉得小学语文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对于高考作文的影响不容小觑。 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是一种语言的熏陶,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体现了德育这一功能。 纵观2013年高考全国作文题,发现其具有紧扣现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特点。无论是全国统一的作文题目还是各地的作文命题,都有着这样的特点: 一、 紧扣现实,呼吁正能量 语文教学的一次次改革,一轮轮的实验,无不奔着拉近和生活的距离,让语文教学由阳春白雪转向平民化的下里巴人。让语文教学不再只是欣赏的或是仅仅引经据典,而是越来越生活化,让它真正为人们所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材料作文。如:拾金不昧的年轻人主动归还手机;营造和谐同学关系;永恒的亲情小故事……这些内容无不像一股向上喷薄之力,引领人们的思想向上,进而向社会输送正能量的作用。 二、 张弛有度,有规范动作,也有发散活动 每份作文题目看上去都那么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让人一读就有要写的冲动和欲望。但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之时,作文要求中又蕴含着许多细节上的要求以及中心的表述。 如湖南卷中所给的作文材料:(一)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空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二)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都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中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作文要求是: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看似浅显易懂的两篇小文章,娓娓道来向人们阐述着“目标”“追求”“毅力”“坚持”“高度”“无悔”“奋斗”(材料一),“理解”“孝道”“幸福”“亲情”(材料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来写文章,同时又能升华主题,把握中心,找到并找准两则材料的契合点很重要。最终立足于在孝敬长辈中品味幸福,在追求事业中孝敬长辈,做到事业与亲情并重。这样的一种情怀会让孩子一生受用 …… 翻阅厚厚的一本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提升着自己的鉴赏水平,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 1、夯实基础,抓好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作文看似简单地一篇文章的呈现,其实是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检测。字、词、句、段、章这些最根本的训练必须抓好、抓实。这如同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基础牢固了,才能向上稳步发展,否则便会是岌岌可危的豆腐渣工程,势必走不长远。 2、广泛阅读、旁征博引为作文添色彩 语文的学习及教学,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不能只读薄薄的一本语文书,翻烂了,读破了,未必就是学好了语文,一定要大量的、多方面地阅读,汲取来自各个方面的营养,不仅丰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语言储备更为完善。 广泛的阅读甚至还可以包括音像材料、影视素材,提高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在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资料库。 各种资料的储备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旁征博引的例证,让论述中心更有力度,更准确,为写作添色彩。 3、写作随心,规范之上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 写作应该就是一种我写我心的快乐之旅,大凡名家名篇没有哪一篇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完成的。最初阶段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一些具体的方式、格式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找准写作方向,明白如何将人、事、物写清楚,写具体,但是在固定模式下的写作一定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 背范文,生搬硬套写作文会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是最为重要的。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来写。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学会发现自己身边可写的素材,善于从小事入手写生活,写真实的内心感受是小学阶段写作训练的重中之重。 …… 跳出教育看自己的教学工作,高瞻远瞩地分析自己的常规,我们不难发现,树立大语文观来教学,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这是这本高考优秀作文给我带来的思考,还不如说这一契机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谨记)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充分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把阅读由课内转向课外,语文的学习环境由课堂转向家庭,转向社会,到生活中学语文,养成大的语文学习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