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城说雨
文  章:451
评  论:68275
访问量:2465914
荣誉榜
推荐博文
达到形象化的捷径在哪里? xxt推荐博文
分类:我的文章   2014-05-15 08:22
 

达到形象化的捷径在哪里?

(与卡卡聊作文10

 

我中午有休息一会儿的习惯。

醒来,看到卡卡正见缝插针地在电脑上浏览学生的作文。我走到它身后,看到屏幕上打开着6年级学生竞遥同学的作文——《“大人物”驾到》。它看得很专注,竟然没发现我站在身后。

卡卡移动着鼠标,轻声地朗读着,时不时地还停下来品味一会儿,“啧啧”两声。这是卡卡阅读作文的习惯。凡是描写精彩的地方,卡卡总会边欣赏边朗读,仿佛要把别人的妙笔咀嚼一番吞咽下去。

卡卡一点鼠标,意犹未尽地又回到了卷首,想是准备再复习一遍吧。我拍拍卡卡的肩头,倒是吓了卡卡一跳。卡卡扭头看是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忙站起来请我入座。我摆摆手,去沏茶,并随口问卡卡,“看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卡卡挠挠耳朵,鼓了鼓勇气说:“感觉很好的。”

“太空洞!一条一条地说你的‘感觉’。”我对卡卡从来是不客气的,对它也是有着“严师出高徒”的意思。

这下卡卡认真起来,它像是整理了一下思路,而后开了口:“一是看到题目,就想看内容,命题很有意思的;二是主体部分采用‘特点123’来分层展现人物的特点,怪有意思的;三是感觉就像‘我’也在现场亲眼看到一样,很真切,不知道小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卡卡够笨的吧?”

卡卡不笨。你看,他把这个问题“球”似乎无意识之间就传给了我,我当然无法推辞,这就是卡卡的过人之处。

我告诉卡卡:这是因为小作者运用了“绘制可视性画面”的技巧,实现了描述的形象化。所以我们读起来会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老师就给卡卡讲讲‘绘制可视性画面’的技巧好吗?

你看,我自己钻进了卡卡的问题的“套”里来了吧?不过我乐意为卡卡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是我讲给卡卡的主要内容:

我想起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一二句是写时间、地点的。而后两句没有用常见的比喻手法,而是实情实景实录,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场景、一个生动的特写镜头:人走了,船看不见影子了,只剩下滔滔的江水兀自流向天际,诗人还站在那里遥望着、遥望着。这个画面,我们读者像亲眼看到一般。同时也感受到了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

“要让读者看得见”——这是绘制可视性画面的核心。用写作术语说,就是让我们笔下的人物或事物成为视觉化形象。可以说,绘制可视性画面是达到形象化、逼真化最便捷的途径。巴尔扎克说过:写作“必须看见所要描绘的对象”,柯罗连科也认为:要描绘一个人物,首先必须“能够看到他的面貌,看到他的动作,看到他的行为……”,然后才可以下笔。有了作者的看着写,才能有文章的形象与逼真。

这篇《“大人物”驾到》中,小作者就赋予了可视的造型:譬如写姥姥的肖像:

一头棕褐色的爆炸型卷发,一副枣红色的眼镜后凸显着眼睛里快活爽朗的光芒;还有那依旧苗条匀称的身材,尽管拎着大包小包,走起路来,依然麻利迅速,还一颠一颠地富有弹性,仿佛脚下生风,踩着云朵一样,颇有模特独有的风度。

画面感很强烈,很鲜明,让你想不“看见”都难。

还有文章描写“红酒”、“相框”和相框里面的画面等,小作者做到了认认真真地“看着写”,所以,写出来的文字所传递的信息,也必然是生动的逼真的视觉形象。这就是卡卡感觉像是自己亲眼看到一般的原因。

我看着凝神听讲的卡卡,提出了一个问题:“卡卡,你说说,达到文章形象化的捷径究竟在哪里?”

卡卡这才回过神来,它习惯地挠挠耳朵,眼珠儿转动了两圈,自信朗朗地回答:“我们作文时,要‘看着写’,要描绘出可视性的画面,让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其景的效果,这就是文章形象化的捷径。”

我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为了奖励卡卡,我决定双休日带它一起去爬山,卡卡高兴得撒腿要跑出去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消息,我扯住了它。“让我把话说完,再跑不迟。”

卡卡做了个鬼脸,表示歉意。

我告诉卡卡:“形象性,是文学的首要特征。作文,就是要用自己的笔,精心绘制可视的‘画面’,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闻得到,摸得着,这就是达到‘形象化’的最便捷的途径。因此,作文中描写的对象,不管是从哪个感知渠道获取来的信息,我们只要能够有效地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并用文字精心地表述之后,那就不愁做不到生动感人了。”

“老师,卡卡铭记在心了!”卡卡说完,便一溜烟地消失在门外。

附卡卡看过的范文:

“大人物”驾到   竞遥

昨天一大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石家庄新火车站出站口,等待着“大人物”驾到。

我翘首企盼着,人们如潮水般向出站口涌来,在人群中,我踮起脚尖,争取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只见,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她,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一头棕褐色的爆炸型卷发,一副枣红色的眼镜后凸显着眼睛里快活爽朗的光芒;还有那依旧苗条匀称的身材,尽管拎着大包小包,走起路来,依然麻利迅速,还一颠一颠地富有弹性,仿佛脚下生风,踩着云朵一样,颇有模特独有的风度。这便是我意气风发的,姥姥!

特点一:派头十足。她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又是一副热心肠,既喜欢帮助别人,又热爱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平时住在外地,难得来一次,带着很多稀有的东西——只见她左手拎着超大号的皮箱,上面放着一坛红酒,右手拎着一个相框,大步流星地走来。那情景,果然是精神焕发、派头十足啊!

特点二:多才多艺。姥姥会做的事情,简直比天上的繁星还多得数不清。她积极踊跃地报了老年大学,学习了很多科目:微机课、摄影班、国际舞、音乐班、电子琴……样样精通,样样拿手!除了向他人“取经”以外,姥姥还有很多东西自学成才,例如:刚才所说的那一坛红酒,便是她亲手酿制而成的。那醇香、沁人心脾;那色泽,诱人垂涎欲滴;那味道,“百年一遇”啊!不得不被姥姥的神功佩服地五体投地啊!

特点三:热爱生活。姥姥兴高采烈地拿着相框,让我欣赏。只见乳白色的画框,闪烁银色的光芒。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荷叶,一根根脉络清晰可见:有的荷叶又圆又大,好像一把芭蕉扇;有的荷叶倾斜,似乎还残留着一颗露珠滑过、跌落池塘的痕迹;还有的荷叶边卷曲着,仿佛刚让造型师烫过头发。他们的低调衬托除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三朵傲然挺立的荷花形成一条优雅的弧线,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一朵含苞欲放,娇小可人;一朵开得正艳,热辣奔放;而另一朵呢,已经花瓣全无,只剩下白嫩嫩的莲藕在向你暗送秋波,引诱你,挑逗你。

我已经身临其境,无法自拔。表面是荷叶、荷花,而实际反映出了姥姥热爱生活,用心灵的窗户观察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虽然姥姥不是明星,但在我眼里,她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巨星!

“大人物”驾到了,我笑靥如花地迎上前去……

 

 
57
浏览(1952)┆ 评论(13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