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粗心 走向成功 “粗心”是很长时间以来困扰着我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作业中的错误时,粗心带给我深深的烦恼。儿子是个挺聪明的孩子,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喜欢读书,学习新知也常常让他感到快乐。但是,他的成绩总是忽高忽低,作业中也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错误。他的老师曾对我说:“我看你给儿子改改名字吧!别叫‘小虎’了,叫‘仔细’!”呵呵!这当然是开玩笑,但改掉粗心马虎的毛病却是当务之急。毕竟,聪明只是一层漂亮的糖纸。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分数才是硬道理。 于是,逮住儿子犯粗心的毛病就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比如: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古代一个画家因为一幅“马虎”的画,导致两个儿子命丧虎口等等。每每听时,儿子也频频点头,但过后依然会出现诸如忘带单位、小数点位置点错、题没做完等不该出现的错误。于是,我转变风格,大发雷霆,用语言对儿子进行狂轰滥炸,同时加上气势汹汹的巴掌。儿子泪眼婆娑、胆战心惊。但,过后“涛声依旧”!唉!这“粗心”怎一个愁字了得!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粗心呢?也许看起来同样是粗心,原因却有很多种呢!我仔细地观察儿子,和他一同分析探讨。同时,我也留意其他的孩子,向他们的父母请教。渐渐地我发现其实造成粗心很多的因素,孩子的“粗心”问题实在不能一言以蔽之。 我觉得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急于求成。为了让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常见家长以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孩子进行“诱惑”。例如:写完作业让你看动画片或是写完了就可以吃那些零食等。这样有时能提高孩子写作业的速度,但质量如何呢?欲速则不达!检查孩子匆匆完成的作业就会发现其中答案错误或书写潦草能问题。 2、 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里电视机开着很嘈杂,或者在孩子的书桌上摆着很多他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有时,孩子一道题刚做了一半,突然被什么吸引住了,比如摸摸玩玩桌上的玩具或文具等。等他回过神来再接着做题时,却以为这道题完成了。直接就进行下一道了。这种现象在儿子的身上出现过。有时是做了几步,有时是最后的结果没写。 3、 审题不仔细。有的孩子读题的时候存在“跳读”现象,也就是不能完整地看完题目的要求。凭着自己的做题“经验”想当然地做题。 4、 骄傲轻敌,“大意失荆州”。这种现象在不少聪明的孩子身上体现明显。难题都做对了,容易的题倒错了一堆。儿子每次考罢试一嚷嚷“简单!太简单了!”我就很担心,因为他觉得难的时候考试成绩通常在班级的位次还不错,他一说“简单”保准要出现意外。 5、 没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有些孩子是有依赖心理的,作业写完,剩下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的事情了。等爸爸妈妈检查出来错误指出来,孩子再涂涂改改就是了。其实,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让孩子粗心的毛病很难彻底改掉。 6、 考试时过分紧张。由于粗心导致考得不好,换来父母的责骂、威吓,于是害怕考试。考试的时候,心里总想着:“不能粗心!不能粗心!”结果,大脑没记住“不能”,只记住了“粗心”。一发卷子,唉!又粗心了! 7、 错误成了一种定势。有些字,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错。比如总是多一笔或少一笔等。 如何才能告别粗心,走向成功呢? 我想,家长应该对孩子粗心的问题重视起来,分析孩子的粗心属于哪种情况,对症下药。粗心和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要让孩子明白粗心不是小问题,不能在每次考砸的时候拿“我又粗心了”这句轻飘飘的话来敷衍。不为失败找借口,要多为成功找理由! 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1、 要速度,更要质量。强调做题的准确度。对于“豆腐渣工程”坚决要求“返工”——重写! 2、 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构筑学习型家庭。 3、 书桌整洁,不摆多余的东西。尤其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东西。 4、 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首先鼓励孩子自己检查出错误!(在发现孩子作业中有错误时,要忍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下一步才是检查不出错误!(当然是因为都做对了!呵呵!) 5、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会发现学习粗心的孩子,生活中也很粗心,比如忘记带书、忘记某一项作业、东西不知道放哪儿了等。每天整理书包等家长不要帮忙。慢慢让孩子成为做事有条有理的人。 6、 制定消灭粗心的计划。记录出现粗心的情况。对于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 7、 树立信心!不过分地强调分数,要强调进步。 8、 准备个专门的纠错本。对屡屡出现的错字等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孩子记住正确的写法。例如儿子的“纸”总是在下面多写一点。我说:“一张白纸不能有污点啊 !”这样,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 要战胜粗心 ,走向成功需要一个过程。 这不,儿子数学作业的有一道题得数又少写了个0.我说:“儿子啊!你的理想是当宇航员,神七你是赶不上了,如果神八、神九等派你的话,你这样一不留神就回不了地球了!我看你一下子就成了火星娃了!”还好,儿子乖乖地罚写几题(错一罚十)没再出错。呵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