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城说雨
文  章:451
评  论:68275
访问量:2465914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xxt推荐博文
分类:作文指导   2013-08-29 07:58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叙事创设美妙的表达效果

不论是看电影或照相,我们都会接触到远景和近景的问题。尤其是在电影画面中,“远”和“近”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当画面“远”的时候,比如远景,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多的是环境,是人物在环境中的活动;而随着画面的移近,环境逐渐减弱,再近,形成特写,譬如面部特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人物清晰的面部表情。这就引发了表现效果上的明显区别:“远”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情节,是人物的遭遇或命运,是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近”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人物的心理,总觉得这个镜头是在把人物的某种心理活动暗示给我们。于是,“远”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保持冷静,只为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感到紧张或放松;“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受到人物情绪的感染,无需太多情节的支持,就会随着人物的情绪或喜或悲。

这种因远近不同而产生的感受区别,完全可以活用到作文中来,为叙事创设出美妙的表达效果。

我们先看析析的作文《闲了就会想起他》。

文章一开笔,就从去年寒假的一篇作文开始进入了回忆,一直到第一段末,我们似乎在遥远的地方观看着这段“赛过亲兄弟”的时光画面,感受得到“我”和朋友相处的开心。而“开学后”的交往,距离我们就比较接近了。到了暑假过后,只能“偶尔见个面,聊几句”,但是,“又过了一段,他竟然彻底销声匿迹了”。这些都处于回忆中,人物离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又变远了。“终于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碰上他姑姑”,这句话开始引导着读者回到现实来。到了与他姑姑的对话,则完全回到了现实,读者的想象从对往事的远观中收回,回到了“我”的身边,如此近距离地贴近了“我”的情绪,读者也自然被“我”心中的疑问与渴望有效地感染了。所以这一句“‘或许吧,不好说。他姑姑的回答更让我摸不着头脑。一路上,我一直在琢磨:’或许‘是什么意思?’不好说‘又是什么意思”,很有一种动人的意味在阅读者心里鼓荡。

文章到了第8自然段,“新的寒假又开始了”,“ 一闲,就想玩了。想玩,就想起了那位乖男生”,再次把人物的镜头推远了,通过插叙,用三个典型的画面,让读者来从较远的距离感知他的这个朋友,也让我们从生活的大范围明白了二人建立起友情的原委。到了文章结尾,小作者很灵巧地运用心理描写再回到现实,那种期盼与朋友在一起的情感很真切,很动人。一句“哦,我得去找他的姑姑要个电话号码。我觉得,他应当也在等待我”,牵住了我们的心,当然也被小作者重情于友谊的性格所感动。

★这说明:倒叙和插叙,能够有效地凸显出与所叙之事的距离,为叙事创设出美妙的表达效果来。

其实,在作文叙事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会和所讲述的事情保持着一种距离,特别是叙事中有清晰的场景的时候,这种距离更容易被觉察到。距离可近可远,主动权完全操掌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作文时,我们对所记叙的事情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态度,在我们的想象中是在远看一个场景、还是将自己置身于场景之中,都会强烈地影响到我们的叙事语言,并造就不同的叙事效果,只是这个效果在文章中太微妙,不容易用语言来分析清楚,而且不同的人对这些效果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主动地在作文中玩味与所叙之事的距离,将会在作文的叙事方面收获很多启示,也会为叙事掀起一层层波澜,创设出许多美妙的效果来。

事实上,把握与所叙之事的距离,为叙事创设美妙的效果,有着多种方法。而最为典型的就是上面例文中所用到的倒叙和插叙。因为,所叙之事是“近”还是“远”,往往需要通过对比才能让读者清晰地感觉到,而倒叙和插叙多数会写到回忆的内容,把回忆和现实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时,往往回忆显得“远”,而现实显得“近”,所以,倒叙和插叙能够为叙事创设出比较显著的叙事效果。

★除了利用倒叙和插叙为叙事创设美妙的效果之外,排在第二位的就是 ——描写——把人物放在环境中来描写。

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此时,我们关注的是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物在环境里的活动,画面显然距离我们要远一些。当采用特写(细节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动作时,我们关注的焦点转到了人物的心理上,我们会体味这个镜头所暗示的人物的某种心理活动。关注人物在环境中的位置,相对于对人物面部表情进行细节描写来说,显然前者远,后者近。这种远近的搭配,也能够为叙事创设出美妙的效果来。

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别的手段为叙事创设美妙的效果,如依靠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你”与第三人称“他”相比,显然是前者近,后者远;如:依靠指示代词“这”与“那”,很明显,前者近,后者远;又如:依靠时间词“从前”与“现在”等,同样都能拉动远近的距离。但是,这些不过是比较小的辅助手段罢了。

从例文《麦田里的温暖》中我们看到,小作者采用了把人物放在环境中来描写的手法。

人物所处的环境是——麦田。小作者比较细腻地对麦田环境做了描写:我们眼前不由得出现了碧波荡漾的麦海景象。这是一幅人在麦海中的诗意浓浓的画面,读者的心情也应该是开阔、愉悦、甜美的。而文段结尾一句,“慢慢弯下腰,轻轻抚摸麦子的叶片,我仿佛感受到了那纹理中潜在的流动,感受到了麦子有力的心跳”,一下子拉近了镜头,此时,我们已经被作者的心情感动了。你会不由得赞美:写得真好啊!

在行文中,有两处关于人物的神态描写,都起到了拉近镜头,暗示人物心情的作用。一处是“我扭头看看妈妈那带有一丝丝狡猾的笑,马上明白了”,这个细节,借妈妈的“狡猾的笑”表现“我”的机灵;另一处是“爷爷见我笑了,也慈祥地笑了,阳光在他刻有皱纹的额头上跳跃”,这个细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慈祥可亲,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至于那些众多的为叙事创设远近效果的辅助手法,建议你在阅读范文或自己写作时,去亲自体味、感受和领悟。

范文引路:

闲了就会想起他   析析

去年寒假,我写过一篇《家属院里新伙伴》,记录了与一位寄宿姑姑家的乖男生相识的故事。说真个,我们这个家属院虽然怪大,但十一、二岁的小孩实在不多,能玩到一块儿的男孩更缺。所以,一个寒假过去,我和那乖男生的融洽劲儿简直赛过亲兄弟。

开学后,各自忙功课。不过,周末依然照玩不误,不是我请他到奥斯卡看看电影,就是他陪我到紫荆山公园打打乒乓球。周一到周五晚上,只要都没课外班,还互相串串门,上网玩一阵游戏。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暑假过后,我就很少见到他了。每当周末去找,他姑姑总说去他姥姥家了。还好,平时还能偶尔见个面,聊几句。又过了一段,他竟然彻底销声匿迹了。几次去敲他姑姑家的门,总没人应声。

终于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碰上他姑姑。我迫不及待地问,我的好伙伴去哪儿了?

“他不在这儿住了,去他三姑家了。那儿离他学校近,上学方便。”他姑姑的回话令我大吃一惊,天哪,原来是这样呀!

我赶紧追问:“他寒假还来你家住吗?”

“或许吧,不好说。”他姑姑的回答更让我摸不着头脑。一路上,我一直在琢磨:“或许”是什么意思?“不好说”又是什么意思?

说话间,学校的期末考考完,新的寒假又开始了。头几天还没啥想法,因为要到课外班的“冬训营”集中上课。这几天可就有点闲了。一闲,就想玩了。想玩,就想起了那位乖男生。

想想,他可是真乖哟!爸妈出国了,把他独自留在了姑姑家。换成别个,还不天天愁眉苦脸,乃至哭成个泪人。可他,照旧在郑州乖乖地上学,乖乖地做作业,在家属院从不高声说话,更不惹是生非,以至于许多忙着上班的叔叔、阿姨都不知道他的曾经存在。

想想,他可是真行哟!看着很胆小,连小炮都不敢放。可俯卧撑、仰卧起坐一类的体育活样样在行,乒乓球也玩得溜溜转。虽说语文、数学一般般,那英语绝对超级的棒。因为在国外的爸妈与他约好的,每周一次的视频通话,必须用英语对答。

由于他“乖”,所以跟他在一起不会起口角、生摩擦。我敬他三寸,他还我一尺。由于他“行”,我能在他身上学到许多能处,尤其是英语日常用语。我是多么盼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叽哩哇啦脱口就来。

我知道,他一定是在等待,等待某一个明天、某一个明年,能与他的爸妈团聚,或者在郑州,或者去国外。可是,他知道吗,我也在等待呢!等待同他一起看电影,一并逛公园,一块儿玩成语接龙游戏,一道在过年的几天去逛逛热闹的庙会。

哦,我得去找他的姑姑要个电话号码。我觉得,他应当也在等待我……

麦田里的温暖  子淇

初夏时节。我和妈妈漫步在麦田的小道上。

风儿拂过,吹起几缕碎发,麦子仿佛冲着我微笑呢!眼前的麦田好像用颜料均匀地涂上了一层清清浅浅的绿,绿得柔和,绿得舒服。远远的,一畦畦麦子像成千上万个团结在一起的士兵,风的力量再大,也无法冲破,无法穿透他们坚不可摧的防线。看似弱不禁风,其实深入泥土的根茎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慢慢弯下腰,轻轻抚摸麦子的叶片,我仿佛感受到了那纹理中潜在的流动,感受到了麦子有力的心跳……

“淇淇,你知道麦子现在正处于什么生长阶段吗?”妈妈似乎不经意地问我。“我不知道,你告诉我吧。”“或许,你可以问问农民伯伯哦。”我扭头看看妈妈那带有一丝丝狡猾的笑,马上明白了,明明是她自己也不知道嘛,还这么一本正经,想当演员啊?我嘟起嘴,极不情愿地向前走着,边走边寻找着哪里有农民伯伯。这时,一个身影步入我的视线,一个老爷爷,穿着蓝色的衬衣,西裤,很干净整洁,好像是来田野散步的样子,十分悠闲地享受着阳光的润泽。或许,可以问问这个老爷爷?

一分钟后。

“爷爷好。”我走上前一步,问道:“请问,现在麦子在哪个生长阶段呢?”

“呵呵,现在是麦子的扬花期。”爷爷笑了笑,手指着面前的麦子,“你看,扬花期通常十天左右。在扬花期最怕大风大雨,不然花粉被刮掉了、淋掉了,就不能授粉了。授了粉麦子就长粒了。过了扬花期就是灌浆期,灌浆期也是十几天。然后再过半个月左右,麦子就成熟了。”我一听就知道是遇到行家了。

“谢谢爷爷。”学了点小知识,我心里美滋滋的。

“恁点儿事,没啥好谢哩。”爷爷见我笑了,也慈祥地笑了,阳光在他刻有皱纹的额头上跳跃。

蓝天下的麦田里,留下了我们一老一少的笑靥。温暖流溢在绿色的麦海里……

 
86
浏览(3255)┆ 评论(195)┆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