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构思
——兼评《先拜观音后成仙》《我的“马屁精”小老弟》《笑》
一篇成功的作文(高分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目光,并迅速激发出读者阅读的热情与愉悦感。而产生这种效应的关键因素,就是作文的“亮点”。可以说,没有亮点的文章,是难以调动读者的兴趣的。所以,追求作文的亮点,或者叫做设计作文的亮点,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记叙文制造亮点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表述出众,可以是选材立意巧妙,也可以是一两句话点亮的精彩。每次作文,我们都应该从众多的制造亮点的方法中选用一二,亮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构思,使自己的作文靓丽起来。我们着意追求阳光的明媚,热心追求星光的璀璨,然而,如果没有太阳,也没有星辰,那么,我们至少要亮出一点萤火虫的小尾巴。
一、开头——简洁洗练
“起句见凤头”,是古人对优秀文章开头的形象比喻和经验总结。所谓“凤头”,就是要求做到一简,二新,三美。简:简洁明了;新:清新别致;美:讲究文采。作文开头,一般是三两句或点出记叙重点,或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头脑,或奠定情感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能够直接调动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
如《先拜观音后成仙》的开头:“走进威海,不能不去蓬莱访‘仙’”,落笔入题,而又设置了悬念;《我的“马屁精”小老弟》的开头:“我的小老弟硕硕,年方两岁七个月,却人小鬼大,是个十足的‘马屁精’,不信你瞧——”,开门见山,迅速扣题;《笑》的开头:“雨声渐渐地住了,天空中缓缓地升起朝阳来。推开门来一瞧,呀!乌云散了,草尖上的残滴,映着阳光,好似无数水晶珠儿,亮亮闪闪着。——真没想到风吹雨打之后,会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看似长了些,但采用了由景入情,创设意境的手法,既传神地描写景物美,又很好地把握了情感的触发点,很自然地架起了由景入情的桥梁。可以说,这些开头都体现了简、新、美的原则,值得效仿学习。
二、结构——彩线穿珠
彩线穿珠是记叙散文的常用技法之一。“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彩线串珠”就是以一个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感情为线索,把多个类似“珍珠”的琐碎散乱的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形散神聚,如翡翠珍珠,熠熠生辉。“彩线穿珠法”至关重要的地方是:在作文时,要选择一个和主旨密切相关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彩线,来谋篇布局、统摄全篇。文章由于重复出现关键字、词、句,就形成了比较匀称的结构特点,使文章一线贯通,富有气韵,形成一泻千里、奔流畅涌的气势。
如《先拜观音后成仙》,始终突出一个“仙”字,以“仙”字统领全篇。文章分别写了“八仙传说”、“拜观音”、“登蓬莱仙阁”、“远眺遐想”等内容,皆由“仙”字贯穿起来,从而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又如《笑》,运用彩线穿珠手法是显著的特点。这篇文章一共记叙了三件事:小男孩的笑——清新、纯真、友善;爸爸的笑——爱怜、幸福、温馨;九寨沟山水的笑——自然、和谐、壮美。这些材料看似凌乱,像是断线的彩珠,散不成串。但小作者放得开,收得拢,自然连贯,融为一体,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根贯串全文的“彩线”——联系全文的“笑”。“笑”在文中有象征性意义,象征着社会安定,人心向善,生活幸福。这就从多层面、多角度反映了现实生活。而《我的“马屁精”小老弟》一文,尽管用的是特写镜头法,但它也属于彩线穿珠的范畴。
三、情节——一波三折
一篇文章的看点,全在于——情节。也就是说,要写出故事。如果文章平铺直叙,看着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失去读下去的兴趣。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会让读者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阅读欲望,读者也就会被你的文笔牵着,一直盎然有趣地读到你文章的高潮、结局处。而要做到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开篇的悬念设置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先拜观音后成仙》,开篇就设置了“为什么要去访仙”的悬念,然后正文由果到因,逐步解开这个悬念,最后点明“我真的成仙了吧”,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我的“马屁精”小老弟》,开头用“人小鬼大,是个十足的‘马屁精’”句来设置悬念,而后选了两个特写镜头来掀起波澜,做到了有张有弛。又如《笑》,它的悬念暗藏在写景中:面对着雨后美景,小作者为什么会“没想到风吹雨打之后,会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呢?其实,这是一种强调,因为后面要出现“三折”来连贯画面。一是“这可爱的小男孩儿,戴着帽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二是爸爸“正倚着门儿,拿着伞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三是“这九寨沟的山水,它抱着人儿,揽着阳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一放一收,“三折”起伏,看似平泛的一篇文章便有了让人咀嚼回味的兴趣。
四、细节——画龙点睛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章中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具体的细腻的描写。一篇文章,一旦有了某些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就会赋予人物以生命,赋予情感以活力,赋予中心以光华,从而令读者过目不忘。在记叙类文体中,如果把结构比作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关注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往往精彩的一笔犹如龙之点晴,将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当然,细节描写不是越多越好,太细就变成了流水帐。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先拜观音后成仙》中的贴平安符的细节,表现出人们祈愿的虔诚,转达了对幸福的渴望;《我的“马屁精”小老弟》中,“小老弟”忙着给来访的老师拿“王老吉”、“小馒头”、“小勺子”的细节,把一个孩子的童真、可爱、机敏的性格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而《笑》中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三处“笑”上,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一个雨后空灵的世界,一个甜美而不经意的笑脸,却引发了另一个雨天里爸爸那幸福、温馨的笑,接着又引出九寨沟的“笑”。从社会到家庭到大自然,都被一个“笑”字点化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了。
五、结尾——豹尾飞扬
听音乐,曲尽而韵味犹在,让人久久地沉浸在回味之中;同样,阅读好的作文,结尾也能久久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爱不释手。古人在谈到文章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既自然竣事全文,又巧妙引发思索,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约明了,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人以“画蛇添足”之遗憾,文章的感染力也势必大大削弱。
《先拜观音后成仙》的结尾,前句描写远眺的景色:“各个山头郁郁葱葱,山中楼阁若隐若现,在大海的衬托下虚幻缥缈”,后面写自己的联想感受:“恍如当真置身于仙境之中了。啊,我真的成仙了吧”,既给人遐想的空间,又扣应了命题,意蕴富厚。《我的“马屁精”小老弟》的结尾,前面先承前小结:“这就是我人小鬼大的‘马屁精’老弟”;接着议论强调:“不知他以后长大了有多厉害呢”;最后的“我实在是佩服!佩服!”,采用褒扬的语调,制造风趣的效果,让“小表弟”的形象真实、生动地站立在读者的面前。《笑》的结尾,前一句“这时心中澄清无暇,如临天堂,如归故乡”,写三个笑的“微妙的神情”“轻轻柔柔地聚了拢来,绕在一起”,所带给“我”的陶醉、神往的心境;后一句“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幸福的温暖下看不清了”,这三个微笑都很纯美,都是真爱的体现和流露。作者总绾三个“笑”,心里豁然开朗,感悟到了贯穿三个“笑”的爱的主题,感情达到了高潮。
亮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构思,并不是玄妙难求的事,只要用心实践体味,不断从练笔中感悟积累经验,我们都可以驾驭这种写作技巧。
【范文引路】
先拜观音后成仙
——暑期快乐游见闻之三
wx—冲锋一号 http://blog.xxt.cn/wx2002
走进威海,不能不去蓬莱访“仙”。
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凭借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现在我们亲临仙境,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还未到达蓬莱阁,导游就介绍说“先拜观音后成仙”!我虽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来到蓬莱仙境就不得不入乡随俗了。于是,跟着导游一同前往观音苑。
按照寺院的规定,我们每一个游客都在左胸上贴了一道平安符,并左手拍三下,拜完四面观音像后再将平安符贴在寺院门前柳树下的贴板上,寓为:把灾难、仇恨、恩怨全都丢弃,带走的是幸福、吉祥与安康。呵呵,看来这越来越增加了仙境的神秘了!
经历了快艇翻江倒海,又经历了徒步翻山越岭,最后坐上索道跋山涉水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蓬莱仙阁。可惜这时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一时间阻止了我们行进的脚步。但是导游姐姐却很幽默地说“这是天降甘露!”想想也对,这样我们就不必顶着炎炎烈日游览参观了。这样想来,似乎沾上些微“仙”味来了。
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站在阁楼上环顾四周,神山秀水尽收眼底。听导游介绍,站在阁楼上,清晨观红日初升,黄昏赏霞光万道,情景蔚为壮美。再加上“海市蜃楼”这一奇观,不难想象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图啊。千百年来,慕名而至的秦皇汉武求仙访药,文人墨客观赏美景真是络绎不绝,就连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为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站在蓬莱阁,向下远眺,只见各个山头郁郁葱葱,山中楼阁若隐若现,在大海的衬托下虚幻缥缈,恍如当真置身于仙境之中了。啊,我真的成仙了吧!
我的“马屁精”小老弟
开心跳跳糖 http://blog.xxt.cn/20100609mcy
我的小老弟硕硕,年方两岁七个月,却人小鬼大,是个十足的“马屁精”,不信你瞧——
镜头一:“模特哥哥”
晚上在姥姥家,我和小老弟在床上玩“枕头大战”,我占着“人高马大”,床上的三个枕头都被我抢为己有。一旁的小老弟因没有“武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向一旁的奶奶求救。奶奶让他多给我说点好听话,用糖衣炮弹把我拿下。小老弟张口就来:“好哥哥、帅哥哥、亲哥哥、漂亮哥哥、酷哥哥”,面对小老弟的接连“轰炸”,我虽然有些心动,但知道这些都是他的一贯用语,就依然装作无动于衷,故意不给他枕头。小老弟看情况不对,想了一会儿,突然叫了我一声:“模特哥哥……”。
“硕硕,你刚才叫我模特哥哥?哥哥真的帅得像模特吗?”我欣喜若狂地问小老弟。小老弟眨巴着眼睛,很肯定地对我说:“是!”我顿时飘飘然,束手就擒,把三个枕头统统给了小老弟。
镜头二:“老师妈妈”
刚上两个礼拜早教班的小老弟,两位老师来家访。小老弟趁机又好好表现了一番。
老师刚到他的房间里坐下,和舅妈在交谈,小老弟就一路小跑到客厅里给老师拿王老吉,手里拿着一罐,怀里抱着一罐。到了房间,递给坐在床上的两位老师,还伶牙俐齿地说:“老师妈妈,喝王老吉。”两位老师听了又惊又喜,连连夸小老弟聪明懂事。小老弟听了又屁颠屁颠地从房间里跑出来,拿了一盒舅妈刚给他买的小馒头,给老师送了过去,“老师妈妈,吃小馒头。”一转眼的功夫,小老弟把他平日不离手的玩具小勺子也给老师拿了过去,嘴里还嘟囔着说:“老师妈妈,玩小勺子。”要知道这把玩具小勺子可是他的宝贝疙瘩,一般人都不让碰,也只有“老师妈妈”来了,小老弟才这么“大方”地拿出来给老师玩,可见在他心里,两位老师真像妈妈一样很有重量。
这就是我人小鬼大的“马屁精”老弟,不知他以后长大了有多厉害呢!我实在是佩服!佩服!
笑
——仿写冰心的《笑》
鹏飞万里~ http://blog.xxt.cn/pengfeiwanli
雨声渐渐地住了,天空中缓缓地升起朝阳来。推开门来一瞧,呀!乌云散了,草尖上的残滴,映着阳光,好似无数水晶珠儿,亮亮闪闪着。——真没想到风吹雨打之后,会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
倚门站了一会儿,微微地感到光线刺人。回过神来,忽然眼花缭乱,视线中的所有东西,都隐在阳光中;一片灿烂,只瞧见门口站着的小男孩儿——这可爱的小男孩儿,戴着帽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好像曾经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便倚在门栏边想,——默默地想。
紧闭的心房,慢慢地拉开了,现出六天前的一个画面。一条很长的走廊。天空中的雨点,独自刷拉拉的。旁边的小草,默默地摇着。人家的屋顶,都笼罩在雨幕里。珍珠似的雨珠,从房檐滴下,落地的声音仿佛很清脆悦耳。翘首盼望,似乎爸爸已经下班回家,穿着一身鲜艳的衣服。雨渐渐停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他正倚着门儿,拿着伞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好像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几天前的一个印象。
——淅沥沥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湖面上来。发丝上的雨珠,骨碌骨碌地滑下来。身旁的树木和草叶,都洗刷得碧绿如翡翠。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脱下雨衣来。仰面瞧见太阳从云朵中出来了,很羞赧的模样。突然发现妈妈走远了,转过身来,身心仍陶醉在景色中。我的眼前——这九寨沟的山水,它抱着人儿,揽着阳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风儿一般,轻轻柔柔地聚了拢来,绕在一起。
这时心中澄清无暇,如临天堂,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幸福的温暖下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