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晓魅
文  章:231
评  论:6150
访问量:22047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重温经典的那些日子(二)——浅谈孩子秩序感的培养
分类:简简单单-魅儿心情   2013-02-18 15:08
 

重温经典的那些日子(二)

——浅谈孩子秩序感的培养

记得女儿还尚未开始走路时,我经常抱着她在屋里走来走去,顺便整理摆放一下家里的零碎物品,时间久了,女儿对各种物品的位置和摆放姿态似乎也熟记在心。有一次,我随意将她的一个玩具放在了柜子里,由于重心没有把握好,玩具便有些倾斜地立在那里了。我正想走开,谁知女儿却啊啊啊地叫唤起来,声音甚是急切,叫唤的同时还抬起手臂指向刚刚摆放的那个玩具之处。那意思明显是想告诉我:这样摆不对,快把它放好!我听明白了女儿的意思,便赶紧重新把玩具规规矩矩地扶正立好。女儿这才停止了呼叫,放下手臂,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女儿的举动中,我更加深信,孩子的秩序感从她还不能熟练地操作物品便已经开始了,这种秩序感可以说是先天赐予孩子的一种宝贵能力,它带给孩子的是安全和满足,是愉悦是舒坦,只有处处留心并给予她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才能够使之得以更好的巩固与发展。反之,作为环境的引领示范者之一,如果我们稍加大意,便会让它受到干扰。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疏于清理书柜墙边的一个角落,待半个月后我发现那里的一只木椅上已经被女儿堆放了一大堆物品,有背包、玩具、旧书、衣物等等,都快有半人高了,我又好笑又无奈地问:“你怎么会这样放东西呢?”女儿回答:“因为一开始我看到你也在这儿放了一件外套啊!所以就……”真的是环境影响人啊,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发展成这么大一堆麻烦,看来秩序感不仅容易建立,也更容易被打破。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比如小班的新生,刚入园时难免会产生焦虑和哭闹,老师们会允许他们带一样最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为孩子的水杯、坐椅、床铺等贴上自己的标记,帮助孩子认清和熟识属于自己的物品,与新的环境建立最初的亲近感。为了使孩子明白物归原处,老师们细心地在玩具柜和玩具筐上贴上相同的实物标记(如小贴画、玩具照片等),孩子们只要对号入座,便可以将玩具很好地送到原处。到了中大班,老师会将一些基本的生活学习常规与好听的音乐相结合,通过拍节奏、说唱、肢体动作等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如听到《摇篮曲》音乐,孩子们会马上停止喧闹的动作,趴在桌子上眯起眼睛假装睡觉休息;听到《小鸟飞》音乐,女孩子们会轻轻走到盥洗室排队洗手,听到《小兵》音乐,男孩子们就可以先去活动室取皮球玩耍了等等。在孩子们熟悉和接受了幼儿园环境之后,老师们也会创造和提供合适的机会,让孩子们一起参与整理、布置环境的过程,通过值日生管理、节日活动设计、我的地盘我做主等活动,树立起合理有序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培养孩子做事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长期坚持这样做,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就可以逐渐将一些外在的秩序慢慢转化为孩子内在的秩序感,帮助孩子养成爱整洁、讲文明、自觉遵守规则等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有了良好的秩序感和自律意识,对孩子将来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受益匪浅。

0
浏览(4484)┆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