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评《电子白板,钢钢的》《科学离我们很近》《一角硬币的奥秘》《我的旅行日记》
这一段时间,很多学生写观察实践式的文章,而且写得有板有眼、生动活泼。他们淡化了体裁的束缚,促进了自己语言的形成,其观点是正确的,其做法也是智慧的。
观察实践式文章,从体裁上说,应该归属于说明文。而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如果先学习什么是说明方法、说明方式、说明顺序等与体裁相关的知识,对学生的有效表达会产生一定的制约。怎么办?很简单,在写观察实践性文章时,你可以大胆地淡化体裁,把精力集中到如何真切地写出观察实践的过程上来。
一、淡化了体裁,凸显了自信
写作文是要有自信心的,有了自信,才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动笔,也只有在一个欢欣的情绪里,文思才能飞扬起来、流动起来。所以说,写作文前很有必要为自己加油。我们一是要学会给自己心理暗示:作文前,告诉自己:“这篇作文真好写,而且很有趣,我会写得很漂亮的!”心理上一定要树立自信。二是不要为“用什么体裁写”所困扰,眼前只再现出这个观察或实践的经过、细节,大胆走笔就是。只要做到了这两点,下笔就会有如神助,写来得心应手。请阅读王涵的快乐之家的《电子白板,钢钢的》:
电子白板,钢钢的
王涵的快乐之家 http://blog.xxt.cn/1997728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当然学校的配置也在更新换代之中,今年郑州市给全市的学校都更换了黑板和投影屏,将投影屏换成了触摸式的电子白板,昨天没怎么用,今天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要看电子白板大显神通!
上午第一节课是数学,嘿嘿,数学老师一定会用电子白板的,我们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果然,刚一上课,老师就用钥匙打开了黑板上的锁,把两块黑板拉到了一边,将电子白板露出来,用电磁笔触摸屏幕打开了课件(电磁笔就相当于鼠标,和鼠标的用法一样,单机在屏幕上点一下,双击点两下)。
不一会儿,课件就展现在了屏幕上,老师点开了幻灯片放映,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老师和用电脑时一样的用着电子白板,就在我们以为这就是电子白板的全部功能时,他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白板的先进与方便。
这时老师碰到了一道需要演算的题,我们本以为老师会在黑板上演算,没想到老师在白板上轻轻一点,就出来了一个空白页,老师选择“硬笔”选项,在黑板上演算了起来,我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白板还有这个功能。
电子白板,方便又实用——品牌,刚刚的!
介绍电子白板,理应是说明文。可是,这篇文章却以记叙为主,只是辅以说明。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去写电子白板的功能特点,作为小学生是无法写好的。但是,他可以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来展示被他理解了的电子白板是什么样。这就是文章并没有影响我们对电子白板的初步了解的原因。
文章一开始就写同学们对电子白板充满了好奇,“都摩拳擦掌,要看电子白板大显神通”。第一段文字起到了点题、渲染和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段是记叙性过渡,以烘托盼望了解电子白板的心情为主。第三段括号文字,是用“作比较”法说明电磁笔的作用,因为大家都熟悉鼠标,这个比较很容易让大家明白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电磁笔。下面几段重点记叙电子白板的功能:放映幻灯片、进行教学演示。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用“硬笔”演算做题。文章的结尾是说明文格式:用赞美的语言总说电子白板的使用价值——“方便又实用——品牌,刚刚的”,照应了文章命题。
当然,这篇文章有它的稚嫩性,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求全责备,他们由淡化体裁起步,浓化了信心,就一定会走到成熟的目标。
二、淡化了体裁,激发了兴趣
学生怕作文,除了缺少阅读积累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过于把作文当回事。每当作文时,老师关于体裁的要求讲得越多,学生的心情越是沉甸甸的,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要作文了”。结果,端个架势,就是写不出来。而事实证明,学生心怀兴趣时,作文确实是件开心的事。他们心里有一种表达的渴望和激情,信笔写来,从不考虑“我用什么体裁或怎样写”的问题,于是,便不会心存顾忌,便可以纵马驰骋。可以说,很多好的作文都是这样写出来的。请看小龙侠的《科学离我们很近》:
科学离我们很近——吹不灭的蜡烛
小龙侠 http://blog.xxt.cn/493538952604
看我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挺着大肚皮,可劲地想把那根燃得正旺的蜡烛吹灭,可是蜡烛竟然照样燃烧着。你一定会觉得那是一根很神奇的蜡烛吧?要不怎么会吹不灭呢?
其实,不是蜡烛神奇,而是我没有直接对着蜡烛吹气。想和我一起试试吗?那就赶快去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吧:一根蜡烛,打火机,一个漏斗,一个平盘子。
第一步,先把蜡烛点燃,然后小心的黏在盘子中间,一定要小心点哟,我这边的蜡烛水烫得我现在还疼呢。可我并没有停下来,我要坚持把这个有趣的实验做完。
第二步,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漏斗,一定要从小口的这边吹气(把漏斗倒过来吹,那可就不灵了啊!),憋足一口气,把漏斗和蜡烛隔开一些距离,用力地吹,蜡烛的火焰随着我这边八级般的大风,只是来回的忽闪几下,一会儿好像燃得更旺了。
你说奇怪不,这漏斗好像成了一个变速器似的,把我的八级大风,就这么的变成了一级微风。
我疑惑地挠着头皮,满脸的疑问,请教了一向不爱发言的老爸(虽然他不爱发言,可他知道的并不少)。“当你从漏斗小口使劲吹气,气跑到漏斗大口的时候,一下子就分散开了,变成了微微的小风,所以就没有吹灭蜡烛,明白了吧!”爸爸微笑的对我说。
我一下子好像明白过来了,“怪不得呢!冬天的时候,我们的煤炉用的拔气筒是不是用的这个道理,把热气聚在了一起,火就旺了。”“对对对,儿子真聪明,一点就通,在大街上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把手拢起来,让声音聚在了一起,让对方能听得更清楚点,如果没有手的聚拢作用,声音分散开了,别人就不容易听到你的声音了。”妈妈在一旁也不甘示弱。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离我们真的很近。
这就是一篇淡化了体裁的“我要写”的作文。蜡烛吹不灭,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更是值得研究一番的事。于是,就做实验。实验的过程动手、动脑,更激发了兴致。我所做的这一切,是个揭秘的过程,为什么不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呢?这应该是作文的正常心理。这样一来,就有了“我作文,我开心”的情趣。
作文开篇先给我们描写了一个吹蜡烛的画面,其动作与神态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吹”的情景,为文章设置了悬念,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接下来,说明的成分就多了一些。第二段既是过渡,又介绍了实验的材料。三四段说明实验的过程,第五段说明实验的结果。第六段用爸爸的话,诠释吹不灭蜡烛的道理。按照一般说明文写作要求,到这里可以收尾了。可是,小作者联想到了生活现象,拓展开了自己的思路,延伸了文章的表达,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理性认识——这是一个飞跃。可是,文章在这里出了点疏漏:“煤炉用的拔气筒是不是用的这个道理,把热气聚在了一起,火就旺了”,“拔气筒”不是聚热气,而是增快空气的流通;“常常把手拢起来,让声音聚在了一起,让对方能听得更清楚点”,也和吹蜡烛的原理有不同。但是不要紧,也不要急,这些问题学生将来都会弄清楚的。文章的结尾段,扣题多么紧凑、简明啊!
三、淡化了体裁,贴近了生活
如果说兴趣是行动的动力。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是调动兴趣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一方面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让学生作文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灵动起来。请阅读快乐雪娃娃的《一角硬币的奥秘》:
一角硬币的奥秘
快乐雪娃娃 http://blog.xxt.cn/zhouyu20000515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家做漂硬币的实验,目的是利用水的张力让硬币漂在水面上。
我打开储钱罐,把里面大大小小几十枚一毛钱的硬币“咕咕咚咚”都倒了出来,我让妈妈端来满满一杯水放在桌子上。我拿出一枚硬币,沿着杯子边往水里推,“咕咚”一声,硬币掉进了水里;我又往水里放一个,可惜又掉进水里了,再放一个,又掉进去了……我反反复复试了许多次,才成功了两个。可是杯底却沉了一大堆“阵亡”的硬币。如何才能让杯子溢水最少,还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我想啊想,最后把目光落在了磁铁上。我拿起磁铁,将它装到塑料袋里,然后,我提着袋子让其潜入到杯底,“当啷,卡擦,卡擦……”硬币瞬间就吸到了磁铁上,我试着提起磁铁,这时,原本光秃秃的磁铁上面吸满的硬币,就像穿了一件银白色的铠甲。我把硬币从磁铁上卸了下来,又把磁铁放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我又把磁铁提上来,发现这次吸住的硬币寥寥无几。我想:可能是我没有放好吧。我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磁铁放了下去,我提着塑料袋让磁铁在杯底转了一圈,没有收获,我把磁铁提上来整装了一下,又放到水里……上上下下试了很多次,这一来,原本不显眼的磁铁,一下子成了麦哲伦式的“人物”,可是没有吸到一枚硬币。
这是为什么呢?我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把里面的硬币取出来和吸上来的硬币对比观察。我拿出一枚硬币,看了看花纹、大小。发现:“大块头”的硬币一个也没有吸起来,吸起来的硬币都是“小块头”的。我拿起没有吸上的硬币看看它们的年号,分别是:1999、1993、2000、2001、2002,而被吸硬币的年号是:2005、2006、2010。这是为什么呢?难道2005年以前的一角钱硬币不含铁,2005年以后的一角钱硬币含铁?
带着这些问题,我上百度查了一下,首先确定了2005版的一角硬币的制作材料果然和其他版本的硬币不同,它第一次使用了不锈钢材料。怪不得被吸上来的硬币使用多次后依然锃亮如新,不会生锈,还没有磨损。
那它为什么能被磁铁吸引呢?妈妈又帮我查了不锈钢的成分和分类,这下我可长见识了:原来,有的不锈钢吸磁,有的不锈钢不吸磁。能让磁铁吸住的一角钱硬币所用的材料是那种可以吸磁的不锈钢。
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秘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勤于动脑,就能发现它们。
凡是观察实践性作文,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这也是学生喜欢写而且能够得心应手地写的原因。如这篇文章里说到的“硬币”,我们每天都见得到,很熟悉的东西,我们的快乐雪娃娃就意外地发现了一角硬币上的奥秘,我们可以想见,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该是多么高兴的事,于是,她满怀喜悦的心情要把这个发现写出来。这是一种对于成功的张扬,是完全符合孩子的特性的。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是一个水面张力实践,接着形象地叙述多次失败的经过。也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才使小作者有了用磁铁取出杯底硬币的设想。结果呢,一部分被磁铁吸了出来,一部分吸不出来。问题产生了,自己要探个究竟,便采用分类别法,找到了二者的区别:一是按“个头”分:“‘大块头’的硬币一个也没有吸起来,吸起来的硬币都是‘小块头’的”;二是按出厂时间分:“2005年以后的一角钱硬币”可以被磁铁吸引,之前的不被吸引。这在说明文里就是分类别说明法。最后资料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能让磁铁吸住的一角钱硬币所用的材料是那种可以吸磁的不锈钢”。最后以议论句点题收束,整篇文章写得自然、随和,很有层次感。
四、淡化了体裁,成功了自己
在中小学,作文淡化体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的形成。尤其是当学生面对着观察实践性作文时,完全可以放手去写,不必要考虑它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抑或是应用文。要以自己能写得顺手、写得开心、写得满意、写得优秀为标准,一句话,要以能让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准则。我们提倡淡化体裁,说白了,就是为了推动学生在作文训练方面——成功自己。
我读了虎啸VS龙怒小朋友的《我的旅行日记》就很有感触,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够生动活泼地设计自己的文章,从一个比较新鲜的角度切入,来展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小豆芽的成长经历。他把观察日记写成了具有童话色彩的小故事,就像文艺性说明文一样,不只提高了观察文章的可读性,而且表现出自己语言的丰富多彩。这就是“成功了自己”的证明。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我的旅行日记
虎啸VS龙怒 http://blog.xxt.cn/595999450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天气晴朗
当小主人和他的妈妈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放到一个白盆里,我就知道,自己要有一个新的旅程,内心充满了激动。
起初,小主人让我洗了一个冷水澡,真是舒服极了。然后让我浸在一小部分水里,还给我和兄弟姐妹们盖上盖子。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我真是倍受煎熬啊!为什么?因为太热了呗。啊!苍天大地呀!我怎么这么倒霉,偏偏被抓来“游泳”?而且还是热泳呢!
实在是热得难受啊。我和兄弟姐妹们几乎都喝了一肚子的水,争先恐后地开始比赛脱衣服了。有的“嘭”的一下子就把衣服脱掉了,倍感轻松啊;有的半遮半掩着,也舒服多了;还有的把自己涨得鼓鼓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如愿以偿。
瞧瞧,小主人来了,还带来了相机。要给我拍照吗?太好了!终于可以看看自己的真面目了。
不会吧?我怎么都长出白白嫩嫩得小“犄角”了?这……这……这还是我自己吗?大家也来看看吧!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我们比赛脱衣服
看看我第一天的旅行结果吧!我们的犄角大约2厘米长。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晴朗
小主人和他的妈妈又来了,又给我洗了冷水浴。几乎把我们的衣服都冲跑了。哎呀,真不好意思了。我们就这样光溜溜的呆在盆子里。
小主人又拿来了相机,怎么?我又变样了吗?
小主人还拿来了尺子。哎呀,怎么把我拿出来了,轻轻地放到桌子上,放到尺子的旁边。
“妈妈,你看又长长了,快3厘米了。”小主人惊叫道。
第二天,我的旅行结果就是:小犄角长到3厘米长了。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天气晴朗
这样的旅行,对于我来说,真是太艰难了。每天只有冲冷水浴的时候最舒服了,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我们都很疲倦了。身体里水分越来越少了,小犄角却越长(zhang)越长(chang)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怎么也动不了。
“你们说,小主人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啊?”我的兄弟说。
“这样的旅行,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受不了的。”我的姐妹们说。
“我们还是逃跑吧?”
“怎么跑?就这个样子,我们的爸爸妈妈还认得吗?”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
这时,小主人兴冲冲地来到我眼前。我突然感到身子想再挪动一下变得更困难了,脑袋变得非常非常笨重。小主人小心翼翼地把我和刚才唠嗑的两位请了出来。
“咔咔”,闪光灯闪了一下。哇塞,我头上的犄角变得更长更大了,唉!如果我有手的话,真想拿起专用菜刀“咔嚓”一声将那个累赘犄角砍掉。那样我就能恢复以前的状态了,虽然没有衣服!
第三天的旅行结果就是这样,我们竟然赤身裸体地被小主人放到了相机的包装袋上了。
此时的小犄角大约长5厘米了。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天气晴朗
哈哈!小主人说,今天我们可以解放了。为了给我留下精彩的瞬间,特意给我照了一张。快来看看吧!
这就是我!那犄角长得,那么长,我身子另一边还长出了新的小芽,小犄角已经6厘米长了。
“妈妈,要是把小豆芽抻平了,仔细量一下,大约有7厘米长呢!”小主人说道。
什么?我没有听错吧?怎么叫“小豆芽”了?原来小主人让我旅行这么多天,就是让我发芽啊!
哎呀,大事不好,我们的最后一程竟然被小主人的妈妈放到滚烫的锅里了。这是为什么吗?煎熬了这些天,最后还要被烫几下,把我们搞得是晕头转向的,最后竟然失去了知觉了。
我大声宣布,这样的旅行太恐怖了!
这是一篇文艺性观察文章,运用了日记体裁,可以叫做观察日记。写观察文章,有四点基本要求:其一、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小豆芽不是一天长大的,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小作者经过仔细地观察,留心各种变化情况,如实地记下了全过程。其二、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写“生长”过程,每一篇日记记录的就是一个生长点。其三、记录得当,有感而发——写连续观察日记,不仅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还要记下自己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文用第一人称把自己的心情或者感受真实地流露出来,语言形象生动,文章有血有肉。其四、衔接紧密,结构完整——这几篇连续观察日记之间衔接都很紧密,显示出了观察的连续性和事情的完整性。这样的日记读来才能让人易于理解掌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
淡化体裁,是作文训练的一种理念。学生随着年龄和学习知识的增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作文体裁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初入作文之门时,淡化体裁以提高自信心和促进作文水平的发展,实在是一个有效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