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作文,启迪写作灵性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我近年来为自己定下的研究课题。之前,自己摸索过用活动课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用温情的评语鼓励孩子;用自评互评来提升自我品味,并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以促进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今天,我就简单总结一下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来启迪孩子们写作灵性的一些做法,希望同行教师们给与真诚的指导。 首先,创设愉快情景,营造最佳氛围,启迪学生自身灵性。 通过留心观察,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课下如果遇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总是小鸟似的唧唧喳喳说个没完没了,而真正到了课堂上,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个个又像小哑巴似的哑口无言了。由此,我认识到,如果老师能在作文之前紧扣习作主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营造一个让学生乐于“说”的氛围,就能让学生以十分自然、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作文天地。 记得以前引领孩子写作以“童年”为主题的文章时,我就首先以“说”自己的童年开始,尤其是当我讲到小时候我曾用棉桃当陀螺玩的时候,一下子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共鸣,因为他们几个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也曾玩过这样的游戏。所以我们由老师一人说演变为学生几人说,再到后来,全班的孩子童年的故事都被“说”起来了,孩子们在笑声中越说越起劲,那个场面真是百家争鸣啊!说罢童年趣事,再让孩子们写作,只见孩子们真是“下笔如有神”,也别说,那次习作水平特别高,至今我还保存着几个孩子的习作做范文呢! 其次,是教给孩子们“说”的技巧。说话可是一门学问,更何况是更高层次的口头作文呢!有的孩子刚开始进行口头作文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偏离主题了。因此,每次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前,我总是先为孩子们“说”出一条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何时需要加入自己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怎样升华主题等等,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因此也就“说”出了好文章。 还记得那次写“科学幻想”的习作课,让孩子们进行科学畅想的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令人称奇。孩子们说的可谓是天马行空,无奇不有,虽让我大开眼界,但我仍是提出了框架:让自己的科学幻想具有“科学性”。只就这一个条件,就为孩子们指明了一条路,必须说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于是,孩子们四人一小组,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口头作文交流,有的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然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有的孩子呢,则是充满着激情介绍自己的发明设计;有的孩子还是用解说词的方式介绍的呢。这样的一堂口头作文课下来,孩子们的写作是胸有成竹,因此一下子涌现出了好几篇状元文呢! 最后,隐藏写作目的,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联想到我在家庭中和孩子共同谈论班级趣事的情景,孩子们会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边比划边讲述。于是,我们在进行口头作文时,我常常是把目的先隐藏,不告诉孩子们咱们今天的“说”就是为了写作,而是采用“讲故事”“谈心声”“辩论比赛”等形式进行,等孩子们说得不亦说乎之后,再让孩子们写作,他会乐得把说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实,作文并不难,孩子们为什么觉得作文难写,是因为他的作文是“谎话”作文,本身没有经历的事情,为了写作却要说谎,以至于对作文越来越厌烦。所以,让孩子们写好作文,除了我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心”之外,还要老师用多种形式调动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口头作文或许是一条不错的途径,希望更多的老师去实践,让孩子们因此能够爱上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