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在《我的同学》中写过这样的文字:我们认为女人的美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乍看是美,越看越不美;第二种是乍看不美,越看越觉出美来;第三种是一看就美,越看越美! 她说第三种女人,是鸡群中的仙鹤,万绿丛里的一点红光!在万人如海之中,你会毫不迟疑地把她拣拔了出来。事实上,是在不容你迟疑之顷,她自己从人丛中浮跃了出来,打击在你的眼帘上。这种女人,往往是在“修短合度,纤适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的躯壳里,投进了一个玲珑高洁的灵魂。她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流露着一种神情,一种风韵,既流丽,又端庄,好像白莲出水,玉立亭亭。 冰心感慨道:第三种女人,你一生至多遇见一两次,也许一次都遇不见!我很幸运,真的就遇见了这么一位!她,就是小语名师王文丽!王老师貌美、心美、课美、文美、音美,怎一个“美”字了得?王老师常说:“语文让我如此美丽。”我想说:“王老师,你让我们如此幸福!” 网络传真情 说起王老师,不能不提及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由于非常欣赏薛老师的课,凡是网上能够找到的他的课例我都认真学习。有一次,我居然发现了薛老师的学校有他和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孙双金、吴琳、盛新凤、王文丽等名师的录像课,发现了这块宝地后,我一有空就尽情吮吸其中的甘泉。也许是王文丽老师太有魅力,她执教的《最爱》一课我看了好多遍,得到的益处可想而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王老师的课怎么设计得那么好,课堂上生成的亮点怎么那么多?王老师驾驭课堂的语言怎么那么强,评价性的语言怎么那么温暖?……” 从此以后,我对王老师特别感兴趣。有一天,我竟然在百度上搜索到了王老师的博客,真是喜出望外啊!于是,繁忙的工作之余,这里就成了我常来之地。每次来,我都静静地欣赏,几乎不说话,因为王老师是明艳的花,我是无名小草,能够悄无声息地走近王老师,足矣!我不仅喜欢王老师的文章,还喜欢王老师的相册,当我在她的相册中看到她和我钟爱的贾志敏、薛法根等老师的合影时,别提多开心了! 因为关注王老师,我也关注她的好友张曼凌(网名小曼)和张学青(网名小青)老师,也许走近她们对王老师会有更多的了解。真是这样的,在她们的博客里,我都能找到她们与王老师幸福相处的影子。她们的合影我必存,写给王老师的文字我必反复地品赏。现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吧:“今年三月是我第一次见她,第一次和她面对面地低声说悄悄话,第一次听她站在我面前讲课,第一次知道她的歌唱得那么好听,第一次和她手拉手逛街……于是我知道了为什么听人说起溪桥的时候,那些朋友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因为她们和我一样喜欢这个朋友,她的名字叫溪桥!听她对我讲述的种种,我体会到:她这样一个秀气的小女子是那样讲义气,遇事总是把朋友放在第一位;她这样一个柔弱的小女子每年要跑上几十个地方传经,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与他人分享着;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女子用自己的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是那般善良。”“她浅浅的微笑,涟漪般地泛在听课的老师、学生的心头,谁也不显得拘谨;纯美,细腻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拨,举手投足间,蕴着机敏和智慧;干净,对于文本理解和处理,小开口,大气度,当止即止,举重若轻,如同湖畔爽心的一缕清风;自然,在公开课表演和作秀泛滥,让我们眼睛和心神双重倦怠的当下,能有如此清新自然的课堂,当是难能可贵了。”“溪桥很女人。爱逛街,爱嗑瓜子,爱三五好友一起坐坐,说说话聊聊天。操持家务,买米做菜,里里外外都是好手。也爱打扮,涂点脂抹点粉,红裤子,绿袍子,系条丝巾对着镜子走圈子想来亦是常有的事。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她是一个美丽而智慧的女人。更让我羡慕的是,晚上熬夜闲聊,第二天登台上课,她照样容光焕发,真不知道这小女人是哪来这么多的旺盛精力。”“溪桥,常常为别人想得多,宁可自己多一点委屈,而给朋友更多的宽谅和理解。这让我汗颜。”多么由衷的赞誉,多么温馨的话语!读了这些文字,谁能不羡慕她们之间这种至真至纯的友谊呢? 郑州喜相逢 网络毕竟是网络。尽管在网络上已经分享了王老师的课、王老师的文、王老师的倩影,但仍然奢望与王老师零距离接触的那一天。年月19日下午,我和我校的三位老师赴郑听了“第四届中国小语精英论坛”,在这次名家云集的盛宴中,我终于见到了敬爱的王老师,亢奋啊!第一次看到王老师的那一眼,真的想跳起来!王老师的课排在19日下午的最后一节,那时听课的老师都很累了。王老师很理解我们,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她上台给大家问好后接着唱了一曲内蒙民歌。听着王老师天籁般的嗓音,仿佛看到了蓝盈盈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清凌凌的小溪……一曲罢了,掌声如雷!我想,这既是对王老师纯美歌声的认可,更是对王老师人格魅力的赞誉!我的同伴禁不住对我说:“你说王文丽老师咋这么完美,人长得好看,个子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歌声还这么甜美,怎么好处都让她占了?”“王老师的课才好呢!”我乐滋滋地说。开始上课了,一千多人的礼堂静得出奇!当然,听课的老师们也认真得出奇!我写字较快,几乎把王老师说的话和同学们的发言都记了下来,旁边的外地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的笔记。再看看其他老师,也都在静心地听,专心地记。我想,这也许是对王老师最大的褒奖吧!听了王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回来就写听课收获,下面是我写的听课感言: 享受简约之美 久闻小语名师王文丽老师的大名,多次听老师们说她的课很好,但是一直没有亲眼欣赏过。9月19日下午,我有幸在郑州聆听了她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的课的魅力!现在一直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国家教委也特别提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朴素课堂。”从王老师的课上,我找到了答案。 一 导入课题新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越亮文章就越有吸引力。” 还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些名言都朴素深刻地诠释了题目的重要性。王老师深谙这一点,所以她的课在揭示课题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得很吸引人。 王老师板书了“桂林山水”后说:“林有两个木组成,一看到林子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答:树多。老师说:桂林很显然是什么树多?学生答:桂树多。老师说:桂林桂林,桂树成林啊。老师说:你们知道桂林在哪儿? 学生都不知道,老师就引导学生看地图。老师说:这就是桂林,与咱们河南相距0多里,坐飞机两个小时就到了,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走进美丽的桂林,去欣赏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应该让学生了解它在哪里。桂林的由来,的确是因为桂树很多而得来的,很有意思,老师在这里适当地介绍,能加深对桂林的印象。《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之作,好多老师讲此课时都会让学生看着地图了解桂林所在的位置,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位老师揭示“桂林”的来历,我猜想王老师之所以这样设计,一定是因为她去桂林旅游时导游的介绍激发了她的灵感。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要实事求是,谁说不是呢? 二 指导朗读巧 朗读指导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听了好多观摩课,老师们不少是从技巧方面来指导的。听了王老师的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导入新课后,王老师先让学生分别读流利“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波澜壮阔”等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峦”“澜”等字的意思。理解“峦”时,她边打手势边说:“一座挨一座”叫“峦”。学生正确地连线后,她相机引导学生读好短语。读“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峰峦雄伟的泰山”时她指导学生要读出气势来,读“水平如镜的西湖”和“红叶似火的香山”她引导学生要读出美来。一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越来越好。接着,她出示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真秀啊”“真奇啊”“真险啊”等带有“啊”字的短语。“啊”在不同的字后读音不一样,要想读好难度很大。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啊”的音变尽管很难,但王老师很舍得发功夫。王老师范读后指名学生读,尽管由于习惯使然,不少学生仍没有读对,但我相信王老师播撒给学生读好“啊”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就像在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一样。读桂林山的“奇”时她建议大家读出自己的感觉;读桂林山的“秀”时,她建议大家读出色彩美。在老师的点播下,学生能很快读得有声有色。以前只知道读书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握好轻重快慢。听了王老师的课,才知道读好课文的方法原来可以如此多样! 三 鼓励语言妙 鼓励语言说得好,能给学生带来希望,带来动力,使他们更加乐学,思维更加积极。 王老师听了同学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后,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励你们什么呢?(稍停,笑)是关于象鼻山的传说。”可想而知,当老师放象鼻山的图片,朗读象鼻山的神话故事时,同学们的注意力会有多集中,这为他们自编骆驼山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难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不少同学都能编出很吸引人的故事。 四 拓展延伸好 拓展延伸是教学内容的次要环节,拓展得好,使整节课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拓展得不好,往往本末倒置,甚至无功而返。以前听过的不少公开课拓展的内容太多,别说学生累,就连听课的老师也累,这样的课,何谈扎实、高效呢? 王老师在让学生体会漓江水的“清”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漓江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的各不相同,有的说:看到了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它们正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说:看到了水里的水草在快乐地跳着舞。有的说:看到了小鱼在自由自在地嬉戏。还有的说:看到了江边绿树红花的倒影。这样的拓展,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漓江水的理解,我想,当他们在描写自己亲眼目睹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湖、小河时,肯定会灵活运用!当强调“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时,王老师出示了古代和现代的文人墨客赞美桂林的诗句,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人们不但指现在的游客,还指古代的游客;不但指去过的人,还指没有去过的人:不但指中国人,还指外国人。说到这,她谈到了自己游桂林的经历,她说:“我也曾经去过桂林,走马观花地欣赏完以后,就匆匆地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外国人游桂林可不像我们一样,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车子,一游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古今中外的人如此钟情桂林山水,可见桂林山水的魅力!的的确确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五 课件做得精 一直很欣赏小语宗师贾志敏老师告诫大家的话:“课件是个好东西,如果用得不当,还不如不用。该用的时候一定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要用,不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用。”王老师做的课件很精,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桂林山水是风景名胜,关于它们的实景很多,但在教学时王老师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欣赏,讲完课文时,王老师说:“桂林山水不但白天美,晚间也很美。”之后,她用了仅仅不足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夜景。这样的设计,相信一定会更加激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听课回来,我在我校教师会上交流了此文。我一讲完,下面就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有的老师干脆站起来说:“讲得太好啦!”校长呢,我一走到她身旁,她就笑眯眯地把稿子收了。此文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文丽老师的课上得好,我只是如实地向大家汇报而已。 墨香溢满怀 第一次与王老师相见让我兴奋了很长时间,没想到几个月后又有一次向王老师零距离学习的机会。这次是在信阳,听的是“于永正老师及弟子观摩课。”第一次见王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和她合影,这一次说啥也不能错过良机了。没想到,万万没有想到,王老师因为有病来不成了,我一听说此事,眼泪顿时模糊了双眼。还好,这次我看到了一直渴望买到的书——《走近王文丽》,喜不自胜,立即买了一本。 回周以后,我一有空就欣赏这本书。此书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育教学随笔》《给教师的书信札记》三部分。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课课新颖、独特,节节朴实、扎实,让你一边读,一边被她的课深深折服。王老师曾经在关于王老师的课,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瑛、娄湘生、张祖庆、周益民等老师都给予了准确、独到、精辟的评价,便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吸纳王老师的课堂精华!读王老师的课例,你会情不自禁地读了又读,你会边读边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幼稚、如此的浅薄,你一定会决心做到平时要像王老师那样用心博览全书,课前要像王老师那样悉心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要像王老师那样沉稳泰山、游刃有余。现在的不少公开课或者“声光电齐上阵”,或者“风光这边独好”,给人的感觉不是华而不实,就是高不可攀。王老师的课,杜绝浮华,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乐于听说读写,思画辩演,这样的课,学生和听课老师都会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如果说王老师的课给人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那么王老师的《教育教学随笔》则像春雨一样,荡涤着我们的胸怀,使我们深深感到:在教育工作中,悄然无声地以高尚的人格培养人格,以良好的修养影响修养,以纯洁的灵魂塑造灵魂,又胜过多少空洞的说教、高声的训斥、粗暴的指责。读《留人、留心》,你一定会理解王老师最初的做法,你一定会叹服她对工作的较真和对学生、家长的博爱!读《呵护美丽》,你一定会敬佩王老师的细心和热心!是啊,仅仅是一次普通的监考,仅仅是视而不见就能应付过去的问题,王老师竟然在监考中特别关注,并且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迅速写了一张纸条,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却如此温暖地呵护着一位一直用手捂住胎记答题的爱美考生!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读《签字,签情》,你一定会幸福着她、学生、家长的幸福,你一定会惊叹她精心搭建的一座座心灵之桥!有人说,“家长签字是老师的杀手锏”,也有人说,“家长签字助长了老师的惰性,损坏了老师的形象。”王老师却说,“抓住家长签字所带来的教育契机,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魅力。”这,就是大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读《我和足球小子的故事》与《我和大肖鹏的故事》,你一定为王老师对岳峰和肖鹏的另类教育赞叹不已。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因材施教?王老师的这两篇佳作就是最好的证明!读《您生气的时候像我妈妈》和《老师,你离孩子的心有多远》,你一定由衷欣赏王老师的自我解剖精神,你一定会看到一个非常坦陈透明的教书人!王老师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但要大方地播撒爱,还要认真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便是有时自认为不错的做法,如果教育学生不见效,也要另想它法。读《施爱的心灵》《一个最感人的理想》和《孩子,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你一定会为王老师善良的品格、超人的耐心拍手叫好!王老师的课不是表演给听课老师看的,她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她给了特殊学生精彩展示自己的机会。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在等待着追求希望的人去撷取那份惊喜,去聆听那份感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给教师的书信札记》是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这部分内容选入了王老师写给老师的篇情深意切的书信。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我敢大胆地说,作为高高在上的教研员,作为一线老师最怕见到的权威人士,能做到在百忙中挤时间给老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肯定寥寥无几。王老师做到了,并且做得相当好!我相信,能有机会在王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老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记不清我看过多少遍王老师写给老师的信了,每次看,每次都感到爽心、暖心!有时候,我索性拿着话筒朗读这些文章,走近他们的同时,也在自我陶醉着。我仿佛就与他们面对面,收获着他们的收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王老师的语言是美的,是诚的,是直抵人心灵深处的!我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所以我的书都很干净。我喜欢每次读文章每次思考,甚至每次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有的话,这些让人感到如沐春风的美文我一定画得到处都是记号,写得到处都是心得。其实,何成是我一人有这样的感受?不信,你们读读这些文字:“你的课很自然、很真实,尤为可贵的是你很注意对学生质疑的尊重与反馈。二年级的小孩子常常会提出我们成人看来很可笑或者就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我看到你总是耐心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梳理、引导、解答,丝毫不因为有市领导的听课而感到惶恐和不安。”“丽君老师,你邀请我再去听你一节课,我很乐意。不过不要刻意准备,常态下的教学最好。因为我们立足的不是舞台,而是讲台;我们面对的不是观众,而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最后,给你提一个建议:说话的音量要适当降低一点,否则长期下去你的嗓子会受不了的;说话的频率要放慢一点,毕竟面对的是六岁的孩子,要保证把每一句话都清晰地送进他的耳朵,尤其是孩子的发展也不均衡,只关注那些能够跟得上你的节奏的,可能就会出现掉队的了。”“至于如何丰富自身的语言,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多看书,同时还要多表达。建议你不妨把这次研究课的体会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将来回头看看时,也可能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很抱歉没有记清你的名字,不知道是‘丽’还是‘莉’。如果是‘丽’,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和你共同去感受语文教学的美丽;如果是‘莉’,我愿意品味你如茉莉花般淡淡的芳香;如果都不是,我想你总能从自己的人生字典中发现它存在的价值。”“如果要我说些这节课的不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能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以往听课,我也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例如,老师说‘你们愿意学习哪段就学习哪段’,或者‘你们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结果学生汇报的时候,常常打乱了课文的习作顺序,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思想意识也很难深入下去,老师无奈地被学生牵着走。我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个人认为,老师的主导性还是不能丢的,有的时候一句话可能就会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例如:‘谁喜欢第一段内容?请你先来说一说。’看似很简单的操作,但是它既尊重了学生,又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预先备课,准备好教案,但是更应该顺学而导,进行现行设计,因为学生出现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好事,它可能会让我们发现一条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至于板书,我以为不能忽略‘我’的存在。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来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猎狗是谁换走的,他为什么这样做?’丢了‘屠格涅夫’就等于丢了深刻呀!所以文章不仅仅写的是发生在三个小动物之间的一幕场景,更重要的是这一幕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震撼了愿意用‘我’的文字去称颂世界上最高贵的情感。”不知不觉,就摘抄了这么多打动人的内容。亲爱的同行们,读了这些质朴的文字,你们一定和我同感吧。其实,王老师写给老师的每封信都值得我们好好品赏,好好学习。 书,是最高档的美容品,是最有效的营养剂!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是我们永往之前的阶梯!王老师是一本书,是一本厚厚的耐人寻味的人格书、智慧书、语文书!走近王老师,品赏着,兴奋着,自省着,践行着,进步着!走近王老师,走向了健康而又理想的教育之途!走近王老师,真自豪,真幸福!感谢王老师,感谢王老师爱的奉献,感谢王老师给我带来的灵感!在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千千万万欣赏王老师的人,诚祝王老师永远康宁、永远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