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之三个切入口 又一届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开始了。无论怎样,我们的重点都是读书。尽管是我们最重要的是读书过程,和对知识的吸收掌握,还有对阅读过程的享受。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阅读,而是一个相对丰富和一系列的相关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读写的结合,写出来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受。 可是怎么样才能把读后感写好呢?这并不是一个随便写写的问题。读后感的模式,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一个类型,孩子们一般用三段式就可以写,第一部分是我读了一本书,大约几十个字,第二部分是把书的内容简介抄写一遍,占有篇幅的百分之九十,最后一段写这本书或者文章对自己的启示,而且没有什么新意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读后感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心寒,这不是孩子的感受,更不是写读后感的方法。这样的写作,只能让孩子永远写不出来好的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最后的落脚点是“感”。感受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所读的内容。感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某一个方面,当然对某一个方面的感受应该侧重,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相反,重要的是抓住其中一个点进行感悟。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三种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第一种:就事论事 所谓的就事论事,也就是说,我们要对文章或者书的内容来谈自己的感受。 读后感之感,可以感文章(书)中的某个情节或者人物。 举例说,我们阅读到了《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这里的人物进行评价,谈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出来孙悟空内心对唐僧的忠诚,对师父身后的感情,他不但是一个本领超群的神,更是一个具有人类情感的人。对于唐僧,我们则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反映出来了什么问题,是唐僧的不辨是非?还是他作为一个凡人,一心向善?对于这些情节,我们可以从中来说明自己的感想。 我们可以对情节谈感受,故事的曲折,语言的优美或者精炼等特点,或者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或者人物精神品质的评价。那些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启示,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切入点。 一篇好文章,关键就是写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自己对事情或者人的看法。而只是把许多人都认为的那么一点东西重复一遍,进行几十个字的总结,恐怕这不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也不可能写出来好的文章。 第二种:由此及彼 这种读后感相对来说,就比第一种有了一种延伸。 读书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者文章的本身了,而是向更深的方向去思考。这也应该说是上升了一个层次。 由我们阅读到的内容,写了自己的感受之后,由此,我们可以感与之相关的一些事情或者人物。我们从一个点,都想到了些什么?一系列的事情和现象都应该被我们进行一些联想和比较,由点到面的思考许多问题。可以对这些问题的同一类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来说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这种读后感,其实是由此一点,朝向了书本所折射出来的含义。这种感受类似于我们的见闻感受。只是我们是从阅读出发而连带出来的。我们可以对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有赞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议和看法。 读后感由此及彼的进行思考,需要的是灵活运用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把我们所熟悉的事情或者事物,或者人物联系起来,这种读后感,不但写的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深刻。有时候我们不是做不到,我们很多人都能够在谈论的时候夸夸其谈,可以说由一点而不断的拓展开进行谈论,然而一旦下笔写作,往往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能写。这实际是一种缺少练笔的结果。写多了,什么不可以写?只是我们找不到下笔的缺口而已,如果我们借助所读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综合多种材料,谈我们自己的感受,这恐怕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读后感了。 第三种:自我成长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最终是归结为自我的成长。所谓读书人的第一要务是修身。而后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读书的价值就在于心灵的熏陶和自我需求的满足。只有这种阅读才是最高级的阅读。而不仅仅是阅读的那种乐趣和浅薄的欢快。真正能够在灵魂深处受到启迪,享受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明白了阅读的价值,而且这种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沉浸其中,与文中人物同喜同悲,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这种享受是最高境界的享受,写出来自己的感想,和作者进行讨论,和人物进行对话,和自己进行对话,对自我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塑造,对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以及更广的问题进行思索。这种种都是我们写作的不同切入点,也是我们读后感受的一种最高境界。 读书不是为了怎么去评价和对待别人,而是如何从他人和从他处来思考自己。任何人的文字,都可以作为他们心灵的显示,而这种心灵的显示,应该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究竟这面镜子能够在我们身上和灵魂深处,探照出什么样的自己,恐怕就在于我们阅读过程中对这些文字的理解了。 阅读他人的文章,我们可以感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一种最不容易写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成长有所思考。读了他人的文字,我们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进行总结,我们自己做的如何?我们从阅读中读懂了什么?我们明白了什么?我们今后的人生方向在哪里?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该如何取舍?这些都是和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 而这种读后感,最初只是在阅读的时候,受到了某一处、或者某一句话的触动,一个小小的触动,从而牵扯出来了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水,流淌出来了我们内心掩埋许久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的去抒发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感受犹如草原上的烈马,纵情的奔驰。这种读后感的写法应该是毫无约束可言的,读书只是成了一个开启自我心灵的钥匙。 综上所写的几种方法,并不是什么新的方式,反之,而是最普通和最常见的。但是,我不得不啰嗦的一点是,写读后感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思考。带着问题阅读,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所批注,或者要及时的写下来。只有用大脑思考的人阅读的时候才会有真实的情感。我们经常说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文章最重要的灵魂所在,缺少了这些,恐怕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而且犹如淡水一样,毫无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