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城说雨
文  章:451
评  论:68275
访问量:2465914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提高作文的第一招——大声的读 xxt推荐博文
分类:个人见解   2009-06-16 22:04

提高作文水平第一招:大声地读

 

不喜欢大声读书的孩子,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一般都低一些。不管是传统语文教学还是现代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读”,尤其是“大声地读”。“读”是培养语感和领悟能力的至关重要的途径,而“大声地读”,至少有三个好处:

其一、大声地读,心眼口耳都会用到,“舌窍动心自然明”,这里说的“动心”,实际是可以有效地开发右脑,提高理解力与记忆力。大声读书虽然没有默读速度快,但是对大脑皮层的刺激量要比默读大得多。专家做过测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默读,一组大声读,在规定时间内,前者完成的任务较多,但记住的单词不到13;后者速度虽然不快,但是质量较高,记住的单词超过了全部单词的一半。

其二,大声地读,比默读更能体会到文章的规矩,就像从古至今的读书人,读妙诗美文要朗朗上口一样,为的是品味,为的是领悟,为的是记忆,为的是创新。

其三、大声地读,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能带动孩子的读书热情。其实,小孩子并不太懂“热情”,但是他们有一种好奇和好强的心理,人家要干什么,自己往往也想展示自我,因此,大声地读,可以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大声地读,对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非常推崇这句话:“要提高作文水平,第一招,就是要敢于放开声音响亮地读。”

下面的《读书歌》可供参考:

读书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坚持读书,养成习惯。

读书三到,牢记心间:

第一眼到,字词标点,不漏不添。

第二口到,声响韵甜,字正腔圆。

第三心到,思考在先,培养语感。

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心同其情,耳醉其言。

读活背活,积累经验。

意到笔随,左右逢源。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通过反复地读,书中的意思不需要别人讲解,自己也能逐步地理解。作文,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它是无声的语言;而说话,就是有声的作文。大声地读出来,就好像听到了别人对你说的话,因此,读的时候要把声音发出来,让自己听得清,让老师、父母或同学都听得清。声音响了,还要读得字字正确,做到“四不”,即:不添字、不减字、不错字、不断句。也就是说,不能漏一个字,不能添一个字,也不能读错字或把句子读断。因为漏字、添字、读错字、读断句,会改变句子的意思,别人便听不明白,你自己听了也不知道在读些什么。要做到正确地读,读书时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想别的事。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究三到,那就是眼到、心到、口到,《弟子规》上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意思就是说:眼睛看到哪几个字,心里要想着这几个字的意思,口里大声地把这几个字念出来。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看文字,要一眼多看几个字,看清哪几个字组成一个词语,按词语来读。同时,要看清标点符号,读出正确的停顿,才能把句子的意思正确地读出来。

只要坚持“大声地读”,并养成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18
浏览(2871)┆ 评论(147)┆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