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妈妈”育儿经
为人之母的我,也像所有的妈妈一样,曾翻阅过许多有关家教经验介绍的书籍资料,同身边优秀的家长朋友探讨育儿经验,并不断在亲身育儿实践中总结、积累,企图寻找教育的种种捷径。最终我发现:虽然我们的孩子个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但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却有很多,其中“童心永驻、爱心永恒”是不变的真理。只要带着一颗永不磨灭的童心,去发现和满足孩子内心最迫切的需要,主动与孩子亲近和沟通,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当真正与孩子建立起平等关怀、互敬互助的这种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了属于父母的“权威”,教育便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做一个“天真妈妈” 还记得《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那个天真妈妈吗?不但孩子们喜欢,我也一样。女儿喜欢她的理由是“可爱,懂孩子们的心思,有的时候还会像个小女孩一样撒骄和哭泣!”我想正是这种小女孩一样的个性吸引了孩子们,这样的妈妈在他们眼里一点儿也不像那些严厉古板的大人,而更像他们群中的一员,所以彼此交往的过程当中自然不会在心理上有所距离。在女儿眼里,我也是一位“天真妈妈”。 赛儿很小的时候,就对周围世界表现出了极大的求知兴趣,每天都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睁大双眼表现出与她一样的惊讶和好奇,“我想可能是……吧!”“会不会是……呢?”“我们一起来查找答案吧!”我们俩的天真好奇碰撞在一起,经常会冒出更加奇妙的火花——因为我们会因此发明许多有趣的游戏,乐在其中。比如“吹泡泡游戏”,我们会把洗手池内变出满满一池“泡泡山”,欣赏它层层向上堆积垒涌的壮观,观察闪烁在每一个泡泡上的七彩光芒,把脑袋伸进泡泡堆里再抬起头,给自己戴上一个滑稽的泡泡面具;“做七彩宝石游戏”,把各种小球、小珠子、彩色纸片,甚至各种洗化用品、调料水融合在一起,放进冰箱冷冻成各种形状的“宝石”;把各种感兴趣的物品削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奇妙图案,为它们命名……现在赛儿已经是三年级小学生了,但这样的游戏我们依然会时有发生,带着孩子般的天真,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很多时候,我和赛儿之间会有这样的对话:“妈妈,我好想飞啊!你说我们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也能长出翅膀呢?”“嗯,我想有可能吧。因为我也很想飞。”“如果我有了翅膀,我要飞到天上去找小鸟玩,还想拉一片白云躺在上面睡觉。”“那妈妈也拉一片跟你的合起来,变一张大大的白云床,和你一起睡。”“不行啊妈妈,白云床很轻的,睡不了两个人,那样我们会掉下去的。”“啊,那怎么办啊?”“哈哈,我们不是有翅膀吗?我们再接着飞啊!”……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让我在休息娱乐的同时,看到和了解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对话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甜蜜与幸福。 有一段时间,赛儿特别怕黑,晚上即使是在家里,如果要路过一间未开灯的房间,她也会像受惊的小兔一样头也不敢回地飞跑而过,单独上下黑暗的楼梯时更是紧张得要命,犹如逃命的囚犯。有一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们俩玩起了我当“可爱宝贝”她当“妈妈”的游戏,一直玩到了楼梯口。我知道下面两层楼道里的感应灯坏了,就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说:“妈妈,我怕!”赛儿仍旧沉浸于游戏之中,模仿“妈妈”的口气说:“宝宝乖,来,妈妈拉着你,就不怕了!”就这样,赛儿牵着我的手,一直来到了家门口,进门之后还主动打开了各个屋的灯,安慰我:“宝宝你看,现在家里多亮啊,不害怕了吧?”没想到,我扮演的“可爱宝贝”,很快让赛儿战胜了黑暗,战胜了自己,这比我说一百句还管用呢。 二、做一个“知已妈妈” 生活中,我做到随时随地与女儿进行沟通,这样很轻松地就可以了解到她最近的心理变化和学习历程,上学路上、回家途中,公交车上、吃饭时,我们的话题总是数不胜数——班级趣闻,明星轶事,中学生的服饰,路边那只熟悉的小狗……来自周围生活的话题让她有了一双敏感的眼睛,也多了一层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收益无穷。亲密谈话也使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更近,女儿常说我像她的“姐姐”、“好朋友”。 上学后,赛儿开始喜欢写东西了,她请求我给她买了两个密码本,把写的东西全部锁进了里面。内容很简单,有的是自己当天的心情,有的是摘抄的好词佳句,还有的仅仅是一幅小小的图画,为了保险起见,她严格保守自己的密码,从不让我打开来看。我知道即使是孩子,心灵中也希望拥有一片不愿被人打扰的天空,所以从来不强迫她,并且向她承诺:“妈妈绝对不会偷看。”谁知时间久了,她却忍不住主动要给我看,唉,谁让我是她的知心朋友呢。 上了三年级,赛儿学会了上网玩游戏,查资料,并且拥有了自己的QQ号。都说电脑对孩子来讲是“洪水猛兽“,在家里,赛儿也看出了我对她上网的担忧,于是与我共同商量制订了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这样一来她就能很好地把握上网的尺度了。到了约定的时间,她从来不用担心和防备我的监督,大大方方地看电影、玩游戏、和好朋友聊天,有时还邀请我一起玩电脑游戏,一起布置游戏小屋。自从开通我的校讯通博客后,我也经常主动邀请她浏览我新写的文章,虚心听取她的建议。在给我提建议、自己尝试写博中,她的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并且兴致勃发主动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看到自己又多了一间网上小屋,她很是自豪,并且在今年的上网计划中又多了一项写博内容。去年女儿书写的一篇优秀博文发表在了《家长会》杂志上,拿到平生第一份稿费,她高兴极了,也从上网中得到了另一份快乐。 曾经有人问一位母亲:你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母亲说: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当问孩子时,孩子回答:好朋友。可见“友谊”在孩子心中的份量。这一点在赛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每个周末,赛儿都会约几个好朋友来家里玩,在这一点上,我向来都给予人力物力方面的鼎力支持,因为我知道:支持孩子的友情,还他们一个“童话世界”,快乐就会像一只自由的鸟儿,从他们的心底飞出!我的配合和对小伙伴们的尊重,让赛儿总是感激不已,有时候受她们的热情邀请,我也会客串一下其中的角色,尽情表现。每当这个时候,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重拾孩童年代的快乐。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有时候我会故意对女儿说:“人家都说孩子长到十几岁就变得叛逆了,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交流了,而且有的还会跟父母吵架,不听父母的劝告,如果是那样,父母该多伤心啊!”女儿总能听出我的言外之意:“妈妈你放心,我绝不会那样做的,我们永远都像现在一样是最好的朋友!”提前打好“预防针”,女儿在很多事上都不再令我烦恼和忧虑。 三、做一个智慧妈妈 1、让孩子学会爱的表达 有研究证明,爱抚产生的感觉,保以使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增加自信,甚至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我一直深信这一点,所以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在这样做。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总会用我的细微言行将我的爱传递到她心里,减轻她各方面的心理压力,给予她希望与力量。每天我都要对她说许多甜蜜温馨的话语:“宝贝,妈妈怎么这么喜欢你啊!”“妈妈想亲你一口!”“来,让妈妈抱抱你!”有了我的拥抱和体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女儿都从来没有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心态也逐渐变得平和而又阳光。这正是我所希望的。 在我去年生日那天,女儿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亲自为我做早餐;每到一个重要节日,我都能收到女儿贴心的小礼物;当我身体不舒服、头疼脑热之时,女儿总会“逼”着我上床休息,亲自为我端水喂药,轻轻地为我掖好被子,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哄我入睡……我知道,让孩子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善于引导,总有一天,“爱”就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反之,当孩子学会施予,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便又把这种子播洒开来,成就更加无限的美好与未来…… 2、引导孩子学会自信与宽容 成长路上,赛儿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挑战,有时不免会产生沮丧情绪,作为母亲,我必须引导她正确面对。我经常对她说:“你怎么做什么事都这么棒啊!妈妈也得向你学习呢!我发现你很会吸取爸爸妈妈的优点,我们身上最突出的优点全被你集中过来啦。为什么你的英语学得这么好?因为妈妈小时候的英语成绩就是全年级最棒的;你为什么喜欢看书?因为爸爸是个大书迷,妈妈怀孕的时候也最喜欢看书;你为什么这么爱唱歌?因为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经常唱歌给你听……这些小小的暗示显示出巨大的力量,让女儿对自己充满自信,有勇气去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当她上第一次单独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当她第一次当小主持人;当她第一次登台表演;当她荣幸参加全校古诗文大赛却没有胆量与别人竞争……我不断用看似无意其实有心的“暗示”为她加油,使她鼓足勇气,最终在每一次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意外收获。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赛儿也经历过挫折和矛盾。记得有一阵子,她和伙伴们喜欢玩“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游戏,每个人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赛儿最喜欢“蓝兔”,可并不是回回都能如愿,因为别人也想当。每当分配角色时,女儿总会想方设法说服大家,基本上大家都听她的,可有那么两回,别人也非要当,赛儿就不高兴了,最终大家不欢而散。我想,她们毕竟是初涉世事的小孩子,偶尔会无理取闹,但是在大的方面一定要坚持原则,决不由她任性。我认为,现代社会既讲个性、竞争,又讲团队、合作,与人共处、与社会步调合拍,分享不可或缺,学会分享就是学会明理,学会快乐。 有一天在和她看一本关于“刺豚”的科普书时,我问赛儿:“为什么刺豚的身体会变得圆鼓鼓?这样别的动物敢和它亲近吗?”在我引导下,赛儿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总是生气,把自己的肚子胀得鼓鼓的,就会变得像刺豚一样,一不小心就伤害到别人。所以我们不要总是生气,朋友才不会离开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和教训,赛儿开始变得慎重,每次和好朋友一起玩时,尽量在游戏内容、角色安排上照顾到每个人的特点和情绪,让大家各有分工,而且都能参与合作,不再轻易让自己和大家失望,这一来游戏气氛又活跃起来,细心的赛儿每每成为周末朋友聚会的中心领袖人物,这也使得她后来在与伙伴相处的过程中,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集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3、培养良好习惯,做到坚持不懈。 小学阶段,依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我从荀子“积渐式”的学习方式中悟出了“积微、积久、积远”的习惯养成方法,努力做到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中“找准目标,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 有一阵子,我发现女儿在“迎客、送客”这一礼节上很不重视,光顾着玩自己的,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想,虽然事情很小,但一个人起码的礼节和修养就体现在这一枝一节。于是每一次有客人、小伙伴来家里,我都要求她主动打招呼、热情迎接,在客人出门之前要求她一定陪送客人出门,跟客人说再见。时间久了,不用我提醒,赛儿也能够做到很好。 不到六岁,赛儿开始学习古筝,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琴童。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对她来讲也是一次毅力的考验,能不能坚持下来、学出好成绩,我也说不准,于是我们又从头开始制作计划。从一开始的手把手跟着学习辅导,到后来独立练习,女儿都没有让我失望。三年来,她陆续参加了中原油田、濮阳市、幼儿园、艺术学校的多次演出,生日party、同学聚会中也经常为大家即兴演奏,表现欲望愈加浓厚,同时也变得更自信、更加大方。07、08年暑假,赛儿相继参加了全国古筝考级,考场上的她落落大方,轻松自然,获得了主考官的称赞,两次都取得“优秀”的好成绩,顺利地拿到了古筝四、六级考试证书……这也让她更加确认“坚持就是胜利,付出总有回报”的道理,为她的人生打上一份绚丽底色。 4、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如果把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比做一个人的两条腿的话,那么每一个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只有在品德和能力两个方面都成功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古人云:“养子使作善也。”易经里也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孩子小时候就要养他的浩然正气,正确的处事待人态度。在品德的众要素中,我首推“善良”。我坚信,有了善良的根,孩子必会长成参天的大树。 我本人就是一个极易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动的人,我经常将生活中经历过、观察到、从书本中看到的有关善良和温情的故事讲给女儿听。这个时候,我总能看到孩子那清澈双眸中闪动着熠人的光芒,那是无以言表的感动,伴随着无以言表的赞叹;我也经常身体力行,带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时候,她的小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那是奉献者的满足与自豪……带女儿上街,如果遇到面容特殊的智障者或身形怪异的残疾人,她会提醒我:“不要总盯着别人看,否则他们会很难过的。他们也是和大家一样的人。” ……情感世界因为善良会变得充盈和丰富,孩子稚嫩的心灵有了善良的种子而日渐美好。 四、做一个书香妈妈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要想让孩子成为“内心丰富、精神卓越”的人,读书必不可少。作为母亲,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爱看书,多读好书,有了她爸爸的配合,我们一起用心在家里创造出浓浓的书香氛围。家里空间不大,但书是最多的装饰品,床头边、柜子里、随处可见的就是书。每一次出差、过生日,我都会带给赛儿特殊的礼物——书籍,身为老教育工作者的爷爷也长年为她征订了《科学画报》《儿童文学》等优秀书刊,虽然她还小,不能体会“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道理,但她对书本表现出来的那份喜爱已经足以让人感到安慰。 在“乐活新生活”理念的倡导下,我建议,让读书也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出生起我们就开始尝试让她接触各种图片、文字卡片和图画书,让书本与她的生活亲密接触,每天生活中除了多陪她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带她看书、每晚给她读书,虽然没有很刻意地去教,但长期下来,同样使她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收获。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就已经能通读不带拼音的文字书,同时为她顺利进入小学打下了基础。上了小学后,赛儿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引导下,大大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利用校信通平台,了解到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好书,到了周末、假期,我们俩出去玩的时候有空就逛逛书店,选几本好书带回家。现在女儿有了“收藏好书”的念头,今年春节期间开始和我商量为自己制作一个“藏书印章”的事情。看来,女儿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小书虫”了! 书虽然不会说话,但这位无声的教育者却经常以它独有的方式感化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有一天,女儿回到家里非要给我“洗脚”,不是妇女节,也不是我的生日,我奇怪女儿怎么会有如此“出格”的举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女儿是被书里的一个故事感动了,我翻看了那篇文章,里面没有提及关于“洗脚”的只言片语,但它渗透于文字之外的东西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小小的心灵,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而明朗。 2009年3月,我和赛儿欣喜地收到来了来自校讯通的礼物——我们被评为河南省“书香家庭”啦!4月,正值赛儿所在的学校——油田一小三十年校庆之时,我们被双双授予学校“百优家长”“百优特长生”的特殊称号。我想,这一切离不开书香的长久滋润,心存感激的同时,我们更加坚信:书将是我们一生的挚友!我希望,女儿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永远有书香伴其左右! 五、做一个“淘宝妈妈” 多年来,我一直有为孩子记“成长日记”的习惯,像“淘宝”一样用心积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的每一次出色表现、点滴进步,也包括她遇到的每一次挫折,收获的每一次教训。 记得女儿不到两岁时有一天与姐姐争一个玩具,当时明明是她先拿到的,可是姐姐非要玩,女儿一定很不心甘,紧紧抱着玩具不松手。姐姐生气地跑到另外一个屋子去了,留下女儿一个人呆在客厅。我看到她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甚至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我知道此刻的她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最后,女儿耸起肩膀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强让自己做出一个笑脸,跑到姐姐身边,将玩具塞给了姐姐……事后,我问她:“你先拿到的玩具,而且你比她小,为什么你还给姐姐呢?”她回答:“姐姐很少来,所以给她才对。” 还有一次我带她在公园里玩秋千,很多小朋友排着队等着坐那个唯一的秋千。因为得到机会很不容易,所以每个小朋友一旦坐上去了都要玩很长时间才下来,让等待的人好心焦。终于轮到赛儿玩了,她同样开心得不得了,但是与大家不同的是,她只荡了一分钟就赶紧让给后面的小朋友了。我问她:“等了半小时,好不容易才坐上,你怎么这么快就下来啊?”她告诉我:“我不能太自私了,别人也很想玩啊。”……许多这样的小事到现在我还经常拿出来讲给她听,我要让她知道,原来她是这样一个懂得谦让、能替他人着想的大方的人,她真的很不错!每次听到自己的故事,女儿都会露出特别开心的笑容,我想这些小故事带给她的不仅仅只是自己成长的一些简单回忆吧…… 我不但用心记录孩子的成长日记,我还用心收藏孩子送给我的的每一份礼物,每一份爱。我有一个“聚宝盒”,里面装满了赛儿送给我的所有礼物——一首诗、一个小卡片、一片羽毛、一粒塑料球……我知道,让孩子学会表达心中美好的感情已经很不容易,倘若再忽视他们的作品,将之白白遗弃,则更不应该。我不想再让自己后悔,我要让女儿带给我的爱和美丽永驻我的心房。 因为我乐于“淘宝”,赛儿也更加乐于“献宝”,一次次的“献宝”行为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她的各种良好行为。我看到,女儿越来越懂事了! …… 说了这么长,其实跟学习有直接关系的例子并不多,因为我的育儿观念正切合了那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认为:学习似一条大河,由无数细小的溪流汇聚而成,只要让每一条溪流都顺畅流淌,就一定会成为无数潜在的动力,推动大河向前奔流涌进!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学习榜样、生活教练、知心朋友、激励大师和坚强后盾。古人的“上所施,下所效”也告诉我们,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只讲大道理就可以,而要让孩子自己去“感觉”。所以作为家长,作为一个“多变妈妈”,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孩子最好的榜样,为孩子栽种更多的快乐。 愿我们的孩子个个健康成长! 我和赛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