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三花
文  章:748
评  论:5044
访问量:388467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让我们的教育多一点诗意
分类:我的文章   2009-04-19 20:05
 

让我们的教育多一点诗意

——听王崧舟老师讲座有感

 

昨天,有幸在子路小学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报告,作为“诗意语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王老师的报告题目也颇具诗意《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王老师用大量鲜活的文本细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对文本细读独到而透彻的理解。整场报告,王老师字字珠玑,引经据典,诗意四射,不但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而且激情澎湃,文采斐然。王老师的“人品、师品、学品、文品、课品”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细读”。

听过王老师的报告,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打开“文本细读”之门

王老师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心去倾听文本那些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他引用了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的话“在字里行间阅读”所谓“字里行间”就是“文章的空白”,在空白处阅读,能够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叫“文本细读”。王老师用生动的实例拨开了我心中“文本细读”的谜团,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许多知识。这些知识,我们曾无视他、忽略它、甚至有时会歪曲它,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细细地阅读文本,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

二、王老师对“文本细读”诗意的解读

王老师二十多年教学生涯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在他的报告中熠熠闪光。他读书的宽度和深度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叹为观止。正是因为他不断地阅读,才使得他在文本细读中诗意地栖居。

对于“文本细读”王老师做了这样诗意的解读:

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用王尧先生的话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用南帆先生的话说就是——“沉入词语”

用谭学纯先生的话说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用施特劳斯 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

用海德格尔先生的话说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

看,多么好的解读啊!我想,只有慢慢地读,慢慢地品,慢慢地欣赏,才能沉入词语在字里行间阅读,才能穿行在语言之间,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三、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

王老师说: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要想读出最好的自己,只有不断地、快乐地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精彩的语文人生!

 

 

 

5
浏览(885)┆ 评论(17)┆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