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这样比一比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这是周一升旗仪式上张校长精彩演讲中的三句话。他号召全体学生这样比。我不禁为这种比法暗暗叫好。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这样比,岂不是少了“人比人,气死人”的怨天尤人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得过且过? 不比阔气比志气 如果你留意的话,你发现现在比阔气的现象可谓处处存在。从吃的薯条、汉堡,到穿的阿迪达斯、耐克,再到用的MP3、MP4、步步高、读书郎,还有压岁钱、代步工具、生日聚会……攀比心理导致孩子讲求享受、爱慕虚荣,他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而他们父母的腰却越弯越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一个节俭的人更容易摆脱外界的种种诱惑,树立内心远大的目标。只有志存高远、执着追求,才会有大作为。 “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他的房间里悬挂着文天祥的画像,他时时以这位英雄激励自己,立志成为一个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人。于谦最终力挽狂澜、独当一面、成就了大业,留下了一世英名。 不比基础比进步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理由。 有同学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基础薄弱”。基础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它绝不是全部,甚至也不是重要的方面。“基础差”不是落后的挡箭牌,也不能成为停滞不前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沙漠中的胡杨从不抱怨自己的基础有多差——脚下的土地那么贫瘠,周围的环境那么恶劣。它只是默默地将根往更深处扎去,让根须一点一点地延伸。于是,它生命的枝头吸引了我们钦佩的目光。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个学生都应不断地追求进步。学无止境,只有进步、进步、再进步,才可以更优秀。而暂时落后的学生只要不放弃,同样也会取得骄人的成就。 积跬步可以致千里,积细流可以成江河。只要朝着目标一步步走去,每天进步哪怕一点点,最终也会达到成功的殿堂。因为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不只是那展翅凌空的雄鹰,还有那不起眼的蜗牛。 不比聪明比勤奋 “聪明只是一层漂亮的糖纸。”许多人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方仲永可谓天资聪慧过人,五岁即“指物作诗立就”。然而,才华横溢的仲永整日“环谒于邑人”,不久就“泯然众人”。 倒是一些“愚笨”的人靠着勤奋取得了常人不能取得的成就。金庸笔下的郭靖便是这样的一个。有点呆头呆脑的郭靖最后竟炼成了盖世武功。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吗? 可见,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一味投机取巧、耍自己的那点小聪明的。而是会修炼内心、提高素养,获取大智慧。 “一勤天下无难事”,有了辛勤的付出才会有累累的硕果。 现在,我们提倡快乐学习,但勤奋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勤奋并不一定就带来痛苦,偷懒也未必带来的都是快乐。那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快乐只是一种“伪快乐”,那稍纵即逝的快乐过后留下的是痛苦的空虚。而有一种快乐是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溪流到江海的奔涌,是花朵积蓄力量的绽放,那种快乐是自内而外的快乐,是长长久久的快乐。浇开灿烂的花朵靠的是勤奋,而不是聪明。 志气和勤奋是成功的双翼,只有不断地拍打翅膀才能越飞越高。同时,只要你不断地飞啊飞,你一定更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 一定能到达你想达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