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荒漠孤旅
文  章:45
评  论:1095
访问量:35726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最 佳 时 机 xxt推荐博文
分类:心语(阅读感悟)   2009-03-14 18:53

  
 
                  最 佳 时 机
 
  

有一个故事:

 一条旅行船上,一个船员因大意落水后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疯狂地用胳膊拍打着水面,拼命求生。就在这时,看到一名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在水里反拼命挣扎的船员。

 船员挣扎了一会儿,累了,开始往下沉。这时候,一直站在船舷边上密切注视着落水船员的水手立即跳入水中,去救正在下沉的船员。等两人都平安地回到船上,旅行者问水手:“你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才跳入水中救他?”

 水手平静地回答:“做了多年的水手,我早就发现,当落水的人在水中拼命挣扎的时候,我如果立即跳入水中去救他,那他把我拖入水中我们俩都溺死的可能性非常大的。我还知道最好让他挣扎一会儿,把自己的力气都消耗完,那时候才是我跳下去救他的最佳时机。

 由此看来,把握最佳时机,不仅能让成功的可能性增大,而且也会事半功倍。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孩子时,是不是也能像这位水手一样,选择最佳时机呢?我们一旦发现孩子的错误时,是不是忙于救助、急于求成呀?我们是不是恨不得马上把他们“营救”起来、“改造”过来呀?其实,这时的孩子就像那个落水的船员一样,在“拼命挣扎”,如果我们急于救助,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适得其反,激起他们的对立情绪。

 比如孩子顶撞我们,我们就觉得孩子变得不可理喻,马上就采取说教或惩治的教育方式。你越说教,他越跟你顶撞,你让他东他偏要向西。因为他这时头脑发热、内心激动、情绪亢奋、不计后果,所以这里你教育他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应该尽量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鼓励为主,惩治为辅的教育方式,尽量做到以理服人。即使他们顶撞我们,我们最好不要当时就处置,不要强硬地处置。让他们头脑清醒了,内心平静了,情绪稳定了,我们再做他们的工作,这时可能就便于“救助”了,效果会更好些。

 再如,有些自负和任性的孩子,我们强硬改造,会激起他们更大的逆反心理。我们可能知道这样一个小常识:小孩子跟你耍赖时,你越劝他,他越“赖”,你态度越强硬,他的态度更“蛮”。但当你不管他,让他自己耍,过一会,他看没人搭理他,他也不哭不叫了,也不抡胳膊甩腿了,他自己停止耍赖了。为什么,因为他精疲力竭了,他泄气了。所以对于自负和任性的孩子,我们应给他们设置点挫折,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把他们放在生活这浩瀚的水中让他们挣扎一下,拼一拼命,经受一下挫折,当他们感到以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们失望的时候,我们再去拉他一把,就很容易把他们“拉”上来,并且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某些行为行不通,以我这中心,离开群体的关照,即使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有很多困难也是难以战胜的。

  纸上谈来终觉浅!我们在孩子“溺水”时,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时机“救助”,否则一种可能是“两败俱伤”,教育效果甚小;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彻底“溺死”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
浏览(1578)┆ 评论(36)┆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