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树叶飘飘
文  章:4204
评  论:23474
访问量:1552841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一周教学拾零(4)——给家长的第二封信 xxt推荐博文
分类:家校联系   2009-03-07 14:30
 

 

一周教学拾零4

 

——给家长的第二封信

 

 

各位亲爱的家长: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她又飞逝了一周。下面把本周孩子们的情况给您汇报一下:

教学方面

课内教学

本周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识字3》,第9课《两只鸟蛋》和第10课《松鼠和松果》。在这几课的教学中,家长应该格外关注、辅导的内容如下:

 

在《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的“读读想想”中,有“张贴、开张、一张画、张爷爷、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六个词语,每个词语中都有“张”字。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汉字“张”的一字多义,让孩子们知道,在不同的语境中,虽然都用了同一个字“张”,但是,“张”的意思却不一样。如,“张贴”中的“张”,是展开贴出,用动作演示理解;“开张”的“张”,让孩子们换词“开业”理解,又拓展了饭店开张是开始对外卖饭了,书店开张是开始对外卖书、出租图书了,鞋店开张是开始对外买鞋了等。“一张画”的“张”是量词,可以换词理解“一幅画”,拓展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床、一张脸;“张爷爷”的“张”是姓氏,拓展了“张老师、张阿姨、张叔叔、张校长”;“东张西望”中的“张”,让孩子们做动作体会,孩子们知道了“张”是“看、望”的意思,知道了“东张西望”就是到处看的意思;“张开嘴巴”的“张”用动作表示。让孩子们知道用词的准确,激发孩子们自主探究汉字的兴趣,渗透不懂时,学会向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词典》请教。家长,可以给孩子出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另外,还要检查孩子是否会背儿歌“鞋”;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课本的“第三组”教材,都是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设置。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向孩子们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如,花草树木可以使我们生存的环境空气清新;树木就是天然的地下水库,树木就是天然的氧吧、消音器、空调等,充分了解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动物、地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养绿、护绿的好习惯。在家里,家长可以趁着三月份这个种植的好时机,领孩子们植树、种花,亲身体验怎样种树、种花,把课本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践运用以及写观察日记;还可以认养树木、花草,经常给其浇水、养护以及了解相关树木、花草的知识。

 

“识字3”,让孩子们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她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它由上下两句构成,少则一个字,多者上百字。对联种类很多,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交际联、行业联、杂联等,什么事都可以用上对联。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热爱大自然;对收集对子和对对子感兴趣并学会编简单的对子。如,反义词对子(上对下,大对小);成语对子(莺歌对燕舞,柳绿对花红)等。识字写字中,注意“朝、和”是多音字。“禾、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点。“李、秀、香”三个字的“木字头、禾字头”中的“竖”要短,“撇、捺”要尽量伸展。

 

“两只鸟蛋”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自觉地保护动物、不伤害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等。同时,在背会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们拓展一些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类型:如,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花儿红红的——红红的花儿,叶子绿绿的——绿绿的叶子等。识字写字方面,重点指导“走之”的写法。“走之”,三笔写成,第一笔是“点儿”,第二笔是“横折折撇”,折不要太长,第三笔是“捺”,起笔与“横折折撇”的“撇尾”相接;不能写在“横折折撇”中“撇”的后面或者与之交叉。

 

“松鼠和松果”,主要让孩子们知道文中的小松鼠爱动脑筋,知道保护环境,知道感恩,采摘松果,吃松果的同时,还知道埋松树的种子——松果,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棵挺拔健壮的小松树,乃至茂密的松树林。识字写字方面,“以”的最后一笔是“点儿”;“更”的最后一笔从“日”的左下角的横中线上起笔;“意、总”注意不要写得太长,重点辅导孩子写好“心字底”。

 

课外阅读

本周我们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日有所诵”。我们每天的语文教学,都从师生“朗诵诗歌”开始。本周朗诵的儿歌大多是选自《亲近母语·全阅读(小学一年级)》里面的“颠倒的世界——‘颠倒歌’(四首)和‘真稀奇’”。“颠倒的世界”里的内容很有趣,很搞笑。如,公鸡会下蛋,母鸡来报晓,蝇子踢死马,蚂蚁架大桥,夹着火车上皮包,高山顶上来撑船,麻雀踩死老母鸡……孩子们读后笑容常常留在了脸上。

 

 颠倒的世界实在有趣,尽管有点不太像样(书上的原话)。诵读颠倒歌,一是为了启发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二是让孩子们感受轻轻松松的学习氛围,三是激发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35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纪念日(196335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我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向孩子们介绍了雷锋,让“雷锋”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让“雷锋精神”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把学雷锋传承下去,把“传统——学雷锋”留住!

 

周一朗诵了“公鸡下蛋了”和“咬面包”;周二朗诵了“颠倒话”;周三朗诵了“蚂蚁咬死驴”,;周四朗诵了“永远的英雄——雷锋”;周五朗诵了“真稀奇”。

周一

                   第一首“公鸡下蛋了”

公鸡下蛋了,母鸡来报晓。

兔子吃狼了,老虎要吃草。

鸡蛋威胁着石头,昆虫攻击了飞鸟。

毒蛇舌头吐莲花,刺猬绵羊相拥抱。

冬天响雷夏天雪,昆仑山上种水稻。

 

第二首“咬牛奶”

咬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周二

 “颠倒歌”——“蝇子踢死马”

颠倒话,话颠倒,

石榴树上结樱桃。

蝇子踢死马,

蚂蚁架大桥。

丫丫葫芦沉到底,

千斤秤砣水上漂。

我说这话你不信?

老鼠衔个大狸猫。

 

周三

“蚂蚁咬死驴”

太阳出西落在东,

胡萝卜发芽长了一棵葱,

天上无云下了雨,

树梢不动刮大风,

滚油锅里鱼打浪,

高山顶上把船撑,

东洋大海失了火,

烧毁了龙王的水晶宫。

一只蚂蚁咬死驴,

小麻雀一嘴叼死鹰,

阳关道上有人骑着大刀扛着马,

又来个口袋驮驴一阵风,

半空中有只兔子咬死狗,

院子里老鼠拖猫钻窟窿,

一只小公鸡下了蛋,

蛋中长根骨头硬如钉,

小鸡吃了黄鼠狼,

青蛙吃了长虫精,

老太太见了心害怕,

胡子吓得直扑楞。

大年五更立了秋,

寒冬腊月发大水,

遍地开满高粱红。

 

      周四

“永远的英雄——雷锋”

   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

   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记得,

   一个大雨天,

   您走在上学的路上,

   河水流得急,

   桥已被淹没;

   小同学哭着不敢过河。

   只见您高卷裤腿,

   背起小同学就下了河。

   河水刺骨凉——您不害怕,

   石子扎破脚——您咬紧牙,

   肚子饿得很——您说坚持!坚持!

   大家过了河,

   您脸上乐开了花。

 

   记得,

   一列火车上,

   走来一位大娘,

   您连忙让了座,

   给乘务员帮忙。

   一会儿扫车厢,

   一会儿擦车窗,

   一会儿去倒水,

   一会儿把歌唱。

   真是:

   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记得,

   您说过,

   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

   就想起了黄继光,

   浑身就有了力量,

   意志更坚强……

   在最复杂的环境中,

   就想起了邱少云,

   就能严格要求自己,

   纪律性更强……

 

   记得,

   您还说过: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

   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向英雄——雷锋叔叔,学习

 

     周五

 

“真稀奇”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身长三尺六,

八十岁老翁睡在摇篮里。

 

本周,我给孩子们朗读的故事有“格林童话”之“猫和老鼠做朋友”,“昆虫的绝招”,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之“大老虎劫路”,“雷锋的故事”,“小山羊收菜”。

孩子们的变化

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小书包里的图书慢慢地变多了;课间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少了,看课外书的多了。如,臧天乐、马奇行、宋苗苗、卢世龙、胡锦博、于浩轩、吉航……孩子天天书包里都装着一本课外书。又如,一天,高行健拿了一本《培养孩子美好心灵的故事》,同学们看到后,纷纷对我说:“老师,高行健拿你的书看。”

另外,孩子们“学雷锋”,见行动了。许多孩子都能主动地弯腰捡起校园室内外的废弃物,表现最突出的有:王世荣、朱培林、李灏天、李海星、吉航、于浩轩、张静。

孩子们写博文的多了,家长关注博文的多了。如,快乐天使、QQ龙、金刚鹦鹉、艺佳小院、开心曈曈、小马奔腾……特别是买婧文、牛菁一、纪康林的等孩子的家长天天关注我的博客,与孩子一同重温当日“日有所诵”的内容。

再次,感谢各位的配合、关注与支持!

                                   一三班:黄老师

                                    2009年3月7

 

0
浏览(1994)┆ 评论(19)┆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