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计算惰性”、提高数学成绩 每当考试以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 在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对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能说的头头是道,练习时,发现学生都能很快的作出正确的答案,一看学生掌握的不错,心里挺高兴就布置了作业,做课本第18页的17、18、19、20题,为了节省时间我不让学生抄题,标清楚题号就行,但下课了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写完,下课后又用了几分钟时间才匆匆忙忙地交了上来,我很纳闷,题不难,不应该呀?改作业时我又吃了一惊,全班只有刘敏达同学一个人全对,大多都错在第19题求灯座的表面积,我仔细看了一下明白了,在课堂练习时,题中的数字都比较小,计算也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做的比较快,而这道题虽然列出算式不难,但计算较麻烦,要先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再计算上面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用它们的面积和再减去圆柱一个底面的面积。即:12×3.14×55+16×12×4+12×12×2-3.14×(12÷2)2.像这样的计算,步骤较多,学生往往心急,不愿意费心思去算,有的还会失去信心,往往是东瞅瞅、西看看,看有没有人做出来,如有就把结果一抄了事,实在没办法就匆匆忙忙的算一下,有的干脆胡乱写一个结果一交了事,不错才怪。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计算时往往急于求成,稍复杂一点就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心浮气躁。像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计算惰性”。他们出错往往错在他们的心理上,如果学生能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去计算,不急于求成,我想错误会少得多。第二天,我没有上新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明白,错误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他们的心理上,是计算的态度问题,最后我让同学们重做这几道题,教室里异常寂静,几乎能听得见笔尖在纸上走动的声音,这次速度快多了,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计算也比较复杂,每次我都提醒学生要静下心来、不要急,从作业上看,正确率明显的提高了。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改变“计算惰性”,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