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取自于课外,选材多是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人文内涵和素质教育导向的文章。按照课标精神,现代文阅读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重点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现代文阅读可以说是我们复习的重头戏,花费课时多,实际收效小(在中考试卷各模块中得分率最低)。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考题,研究考题类型和答题规律,按学情以及文体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然后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指导。因为阅读方法指导是复习的重点,所以我就以说明文中说明语言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指导学生的。不同的题型,答题方法不同: 类型 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方法: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格式:准确( 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特征 ( 事理)。 类型 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方法:( 1 )不可以。( 2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类型 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方法:( 1 )表态(删还是不删)。( 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 )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 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 、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方法: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 5 、 指示代词的含义 。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方法: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方法指导的同时要求学生多读书,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利用决战中招的套卷进行检测。教师在练、讲评、指导时原则是避轻就重,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一个专题进行。文言文阅读部分,和现代文步骤相同。 在现代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指导方法,培养能力。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四量拨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