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诗歌,触摸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师:同学们喜欢诗歌么?
生:(齐声响亮地)喜欢。
师:(满含期待)谁能背一首给我们听?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背的真好.可惜呀,背的都是古诗,有没有人会背现代诗歌的?
(学生思考迟疑)
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谁会背儿童诗?
生:我爱万里长城,/我爱小河;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白鸽;/我爱红领巾,/我爱花朵;/我爱爸爸妈妈,/我爱老师同学。/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
师:这是我们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的诗歌,除此之外还有么?
(生沉默)
诗歌和文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文章比较长,诗歌的语言很简短。
师:对!诗歌语言短小精悍。
生: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很有音乐感。
二、读诗歌,品味诗歌的特点
分行写
师:同学们,诗歌就是这样,身材小巧玲珑,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有人说,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小精灵。这节课我们就来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着做一回诗人。(探询的)同学们写过诗歌么?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写过呢?
生:不敢写,觉得写诗歌好难。
师:(微笑着)其实啊,写诗歌一点也不难,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小窍门,写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想不想知道写诗的小窍门是什么?
生:(大声,响亮的)想!
师:(神秘的)告诉你们啊,写诗啊,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心中要说的话一行一行竖着排列下来,就是一首诗了。
(学生大多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还有学生小声嘀咕:“这可能么?”)
师:相信么?
生:(摇头)不相信!
师:为什么不相信?
生:因为太简单了,如果把说的话按竖行排列就是诗,那人人都可以做诗人。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我这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文章片断,一起读一读。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 早晨,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师:这是一篇散文,不是诗。可是,我转眼间就能把这段话变成诗,而且不加一字,不去一个字。请看,我换成这样的形式——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
早晨,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
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
早晨,好清爽!
师: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和刚才读文章的感觉有没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学生齐读)
师:我们再分角色来读一读,品一品。请同学们分别推荐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女:(轻快的)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
齐:(抒情地,轻快地)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女: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齐:(崇敬地)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女领:(赞美地)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齐: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男女生分角色读,很动听。很有诗的味道。)
师:听着他们的朗读,你们什么感觉呢?
生:感觉真的是一首诗了。
生:没想到这篇文章还能变成一首诗。
师:是啊,还是一首很美的抒情诗。瞧,写诗就这么简单。现在相信了么?
生:相信了!
师:其实啊,不仅是这篇文章,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诗的形式写,这叫“叙事诗”。比如,我能把今天来这里上课这件事写成一首诗。相信么?
(学生有的表示相信,有的表示不相信。)
师:那就让我来试试看。如果我真的能写一首诗,你们怎么表扬我呢?
生:我们为老师鼓掌。
生:我们就相信您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写成一首诗。
师:好的,请同学们认真听——
早晨
我起得很早
和同学们一起
来到学校
学校还像以往那样热闹
同学们叽叽喳喳像欢乐的小鸟
老师带我们来到会场,
我们和武老师相互问好
武老师含着微笑
和我们一起探究诗歌的美妙
写诗就是把要说的话
一句一句竖着排列好
写诗怎么能这样简单
我们的眼睛中画着问号
武老师却一本正经的说
这就是写诗的诀窍。
(师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现在,你又在想什么呢?
生:写诗原来真的这么简单。
生: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写诗了。
语言跳跃
师:是啊,写诗就是这么简单,甚至比作文还要简单。同样一件事,用诗的形式写就可以节省很多笔墨。
(学生表情有点疑惑)
师:不知道为什么是么?
生:是。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刚作的这首诗中,我是不是把你们从学校集合到现在所做的事所说的话都写到诗中去了呢?
生:没有。
师:想想,我省略了哪些事?
生:省略了我们在教室集合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
生:省略了我们坐在会场时唱歌的情形。
生:省略了老师让我们背诗歌。
生:还省略了同学们很多发言。
……
师:在这首诗中都写了什么呢?我再重新念一遍你认真听。
生:写了我们相互问好。
生:写了诗歌就是把要说的话一句一句竖着排列好。
生:写了我们不相信。
生:写了武老师强调这就是写诗的诀窍。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好。写诗的时候,一般不用详细的描述,只需要抓住重点表情或事件用最简练语言概括叙述就可以了。这就使诗歌的语言具有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跳跃性。(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做着跳跃的动作)所以,很多诗歌都是短小精悍的。
想象
师:我们再看一首小诗,它更短小,更简单。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师:读一读,这首诗,除了简单以外,还有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最让你没有想不到?
生:最让我想不到的是爸爸的鼾声也能写成一首诗。
生:最让我想不到的是作者把爸爸的鼾声比成了小火车的声音。
师:能这样比么?
生:(齐声)能。
师:听过爸爸的鼾声么?
生:(学生齐声且笑着回答)听到过。
师:谁来模仿一下。
(一学生站起来模仿的惟妙惟肖,甚至动作神态都模仿的很逼真。台上台下哈哈大笑。)
师:火车是什么声音?
(学生模仿轰隆轰隆的声音)
师:别说,还真有点象呢!作者的想象真奇妙呢!
生:更奇妙的是作者由爸爸断断续续的鼾声想到了小火车的走走停停。
生:最后鼾声停了,想到了火车进站了。
师:同学们喜欢爸爸的鼾声么?
生:不喜欢,爸爸的鼾声经常让我睡不着觉。
师:喜欢这首写爸爸鼾声的小诗么?
生:喜欢。
师:(不解状)为什么啊,你们不喜欢爸爸的鼾声啊!
生:这首诗很好玩,作者把爸爸的鼾声想象成小火车的声音,很好玩。
师:正是因为小作者想的奇特、想的合理,想的美妙,所以,这首几十个字的小诗被收进我们的语文课本,看来,想象是写诗的一条小小法宝呢!同学们手中还有不少诗歌,选一首你认为最有意思的,最富有想象力的读给大家听。
生:风弟弟急匆匆地跑过来,
不小心撞到了
河水阿姨。
她生气了,
脸上露出一条条皱纹。
风弟弟连忙向她道歉。
河水阿姨才恢复了,
她的青春美貌。
生:蔚蓝的天空
云儿飘来飘去
清清的池塘
鱼儿游来游去
妈妈
那些云彩
是不是天堂里的鱼
漆黑的夜晚
星星睁大眼睛眨眨
幽静的林间
萤火虫提着灯笼飞飞
妈妈
那些星星
是不是天堂里的萤火虫
……
有主题
师:多美丽的小诗啊,是想象让这些小诗变得灵动可爱。我这里还有一篇世界级经典的诗歌,要不要看?
(学生情绪很高)
出示:
,我、小鸟和铃铛
金子美铃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师:同学们能读懂么?简单么?其实,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一首小诗,三年级的学生都能读懂,为什么却是世界级的经典呢?为什么得到了很多国家很多人的喜欢?请大家再读读,和同桌交流交流,帮我分析分析原因。
生:因为作者通过写小鸟、我、铃铛每人都有特长,告诉我们要发挥自己特长,不要总羡慕别人。
生:因为作者让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师:这是这首诗的主题!
生:读了这首诗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做最好的自己。
师:这首诗能让每个人都得到启发,唤起人积极上进。
看来,写诗,不在长短,而在你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意思,是怎么表达的。不能空空的喊,要把你的想法或者感受表达出来。
感谢金子美玲带给我们的启发。这样美丽的小诗,不把它记住太可惜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不好?
学生齐背。
押韵
师:欣赏了这么多首诗歌,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些诗歌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读起来很动听,很顺口,这是为什么呢?
生:诗歌都是押韵的。
师:(惊讶的)你还知道押韵?!真好。什么是押韵呢?知道么?
(生不语)
师:我来告诉大家,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就叫押韵。也正是因为押韵,朗读诗歌时我们才能感受到朗朗上口。看看《我、小鸟和铃铛》这首诗,猜猜这首诗中那些字是押韵的?
(学生读诗,交流。)
生:“翔”“响”“棒”这三个字的韵母相同,都是“ang”,所以这三个字押韵。
(学生表示赞同)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词,你们看看哪些词和“坚强”押韵,哪些词和“美好”押韵?
清凉 明亮 呼啸 花香 流淌 骄傲 微笑
贫穷 流浪 悄悄 海角天涯 村野山乡
(学生寻找交流汇报)
师:到这里,我们了解写诗歌的哪些诀窍呢?
生:把想说的话要分行来写。
生:不要把想到的或者做到的都写到诗歌中,那样就诗歌就太笨重了,内容要有跳跃。
生:写诗歌要注意想象。
师:对!想像会让你的诗歌更灵动。
生:写作的时候注意要押韵。
师: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更朗朗上口,更动听。
三、写诗,亲历诗歌的魅力
师:说了这么多写诗的诀窍,怎么样,自己试着写一首可以么?
生:(齐)可以。
师:好的,要写的主题可以自己选择,但无论你写什么,记住一点:要分行来写!
(学生写作)
师:好了。很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一家人
我有一位爸爸, / 我有一位妈妈,/ 爸爸很健壮,/妈妈很能干,/ 别忘啦,还有聪明的我。
我没有爸爸那么健壮,/爸爸没有我那么聪明,/我没有妈妈那么能干,/妈妈没有我那么漂亮。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同学们掌声)
师:同学们都鼓掌,好在哪?
生:仿写金子美玲的诗,仿写的好。
师:是啊,这样的仿写很有价值。
生:从这首诗中我听到xx很自信!
师:对呀,传递着一股自信的消息!我很喜欢。
生:我觉得题目可以改为《爸爸、妈妈和我》,这样更明白!
师:连题目也要模仿。呵呵,(问写诗的同学)你的意见呢?
生:我认为不一定都模仿,我就喜欢这个题目,简单清晰。
师:好的,那就坚持自己的意见吧,不过,同学的建议也有道理。
哪位同学再来读?
生:黑板
一直都忽视着你的存在
但你从都不曾离开
更没有丝毫的怨言
你虽然没鲜花的芬芳
但却有知识的海洋
你虽没歌声的美妙
却谱出智慧的乐章
啊!黑板
你是我学习的伙伴
师:赞美黑板的!很不错的一首诗。有没有修改的建议?
生:“更没有丝毫怨言”这句话可以去掉。
师:对,前两句就可以了,这句话可以去掉。
生:“但却有知识的海洋”这句话不好,黑板没有知识的海洋。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改?
(生沉默)
师:没关系,能发现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我来修改修改,变成“却盛着知识的海洋”好不好?黑板虽小,但却承载着数不清的知识。
(学生下面的回报略)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我多想听到每一位同学笔下流淌的诗歌,但是时间关系,不再读了。课下同学们可以把今天创作的诗歌修改誊抄好,装订在一起,汇合成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我们的第一首诗》。每人一本珍藏下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永远的财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