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思维别洞天 ——读《教学工作漫谈之修心篇》
人与岗位,好比是娘与孩子。娘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人家的孩子再好,你再爱,又有什么用?爱也是白爱。从利益上来说,活在哪,爱在哪。一定要爱自己脚下这一片生存的土地。 看了魏老师的这段话,我深受鼓励:我爱自己的教学工作,站在讲台上,充满了力量和激情。我也想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爱上写作,爱上生活。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想改变别人,不如从改变自己做起。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年人说,他小的时候说,要改变整个世界,可是没有做到,青年的时候说要改变他的国家,他也没做到,中年时候,他对自己说,要改变自己的家人,可依然没有做到,等到老时,他明白了,如果从那时起,学着改变自己,可能他的想法就能实现了。是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界如此,人类也不例外。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变一丝,改变一毫。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 的角色就不一样,如果非要按一个角色来对待地,那就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了。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也更容易成为一个心态平和的人。 当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而不是控制他们,可以让他们想写,而不是逼他们去写。 孩子们的学习和我们成人的工作是一样的,先改变心境,再改变做法,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