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历过考编,没有接受过讲授微型课的专门训练,我总觉得自己在讲微型课方面能力是有所欠缺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欠缺不是对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把握,而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做出精彩的预设以及教师如何去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评价。 能够将濮阳市20届优质课比赛,我是何其幸运。深深感谢程主任、刘主任的专业和敬业让我得到了扎实、快速的成长。 这次历练,即使我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又使我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在比赛之前,我既做好了结果很不理想的心理准备,也对美好的结果有过大胆的企望,我想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会更加从容稳重。 此外,我深刻地认识到微型课展示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引领,其次要设计清晰的教学环节。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要对学生的回答有尽可能贴近实际又精彩有亮点的预设。 张主任向大家提出的六条建议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对语文要素的把握要深入精准,对教材的研读要更加透彻,增强课时意识,对学习活动的引导要更加到位,在教学中进一步突出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大胆而谨慎。 大家都在摸索中使用新教材,张主任的六条建议是纲领,对于每一条建议的落实都需要老师去躬身实践,以敬业的精神去解读新教材,拓展积累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用好新教材。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去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追问学生“为什么卖矛和盾的人不能够回答围观者的问题?”“当孙膑看到双方马的情况并了解了比赛规则后他是怎么想的?”“船长为什么要把枪举起来对着孩子?”这样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推测并讲述人物的思维过程。老师可以积累包含人物思维过程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文章,让孩子在习得推测人物思维过程的能力后做更多的阅读训练,使推测思维过程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作为青年教师,我会继续保持“肯钻研、强素质”的姿态去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