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小豆豆的故事
文  章:168
评  论:462
访问量:93833
荣誉榜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故乡的月,故乡的情__读《月是故乡明》
分类:教学感悟   2020-04-17 19:19
 
        故乡的月,故乡的情__读《月是故乡明》
   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季羡林颁奖词是: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多么崇高的赞誉,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实至名归。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巜月是故乡明》,感受老先生以月寄相思,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一、解题
   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巜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季羡林老先生在他的朗润园仰望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二、了解作者
   季羡林(1911_2009),山东聊城人,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多国语言。散文随笔有《清塘荷韵》、巜天竺心影》等。
三、字词学习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浩渺:水面辽阔无边。渺:是眇的加旁分化字。有水势辽远,茫茫然,微小之义。《说文》:“眇,一目小也。”
眇原指一只眼睛瞎,后也指欢目失明。又指眯着眼睛看。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澄澈:清澈透明。
旖旎:柔和美好。
瑞:形声字。从玉,耑声。本义指古代玉制的信物,相当于后世的印信。
四、内容理解
   本文共7个自然段,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我细读了原文,感觉原文内容更丰富,表达的思乡之情更直接,深切。
   作者开篇点题,以“月亮”为抒情线索,点出“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当然,作者也不倒外。接着,作者从古代诗文对月亮的描写中引出自己故乡的月亮所带给他的独特印象。月是同一轮圆月,观月人不同,心境不同,看到的月亮也就带有了个人的感情特征。古人的“山高月小”“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对老先生来说是无法想象的。留在他记忆深处的是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想起的是童年趣事: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关于月亮的梦。原文中还写到早晨去苇坑边捡鸭蛋的场景,更是乐不可支。
   离开故乡几十年,作者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过美妙绝伦的月亮。可在作者的眼中,心里“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作者直抒胸臆,无论漂泊多远、多久,他想念的仍是故乡的月亮,思念的仍是故乡。结尾一句话总结全文,呼应开篇,将全文的情感推向高潮。不过我觉得原文的最后一句加上表达的感情会更充沛。“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是啊,“见月思乡,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季羡林老先生这样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五、课文主题
   本文“月亮"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六、写法借鉴
   文章围绕线索来写,会是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本文以“月亮”为抒情线索,开篇点题写故乡的月亮,然后写了故乡的月亮和其他地方的月亮,并将这些月亮与故乡的月亮对比,表达出思念故乡的情感。全文处处写月,月是情的寄托,情因月而更加真切。
   月是故乡明,因为那是生养我们的地方,那里留存着我们最初的记忆。
0
浏览(446)┆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