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枯叶纷飞
文  章:507
评  论:2231
访问量:15212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在暖冬相聚,学共携手同行
分类:培训体会   2019-12-20 21:01
 

在暖冬相聚,学共携手同行

——2019第三届学习共同体全国教育峰会学习反思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放在手心,跟我来,这是最好的未来。

                                  ——题记

我有幸参加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举办的2019第三届“学习共同体”全国教育峰会,在这里与大师相遇,与学共人相遇,美好也因此开始。聆听大师的讲座,重温“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尊重、信赖、协同、互惠。未来教育的核心,让学生具备创造力、探究力、合作力。“学习共同体”是尊重的共同体、关怀的共同体、探究的共同体。基于此,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在学习培训,课例研讨交流中,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反思,总结如下:

一、倾听儿童声音是学习真实发生的前提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让我印象深刻。在佐藤教授观摩的大量生动课堂中,他发现这些教师都是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和想法的。这些教师之所以能找到应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其秘密在于两个应对原理。首先,教师的应对是以“倾听”为核心的,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其次,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真正感受到了芮莹老师的“倾听”,她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更主要的是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从课堂活动中来看,学生的个体见解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在不同的观点对话中不断丰富、不断串联,不断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芮莹老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对小刺猬的称呼上进行关注并设计问题。小读者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们对小刺猬的那种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芮莹老师在倾听过程中听到了来自学生心灵的声音。这样才真正体现教师在有效的引导点拨下,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接下来设计的讲故事——刺猬偷枣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同时巧妙的设计推荐了整本书阅读,因为有前面的情感铺垫,学生们不但讲得好,一定对这本书充满了阅读期待。在这样的倾听中学生的学习也因此真实发生。

二、尊重信赖学生是教育回归本真的条件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方式。还要信赖和宽容学生,保护学生的面子,培养他们健康人格。在课下,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师生感情的基础。在课堂上是彼此交流的基础。学生才能说真话,无所顾忌的谈自己真实想法。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敞开心扉。才能更加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困境在哪里?

反观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往往经常关注发言精彩的同学,把好的发言串联起来展开教学,忽视所谓与课堂无关的发言,甚至不回应,不悦纳,尊重和信赖又从何谈起。佐藤学曾说过:“每个儿童的发言都是精彩的”。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这样才使教育回归本真。

正如潘江雪理事长说: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够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坚持研究立场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途径

陈静静博士认为:学生的深度学习,由教师的深度学习来保障,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成为创造者,才成为反思性实践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坚持对理论书籍的研究、教材的研究,课标的研究、当下尤其是对“学习共同体”课例研究,从观察焦点学生学习历程和关键事件研究开始,观察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观察学生是否投入学习,观察学生是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学生之间是否尊重,是否倾听,是否真正在相互帮助。长期观察,认真描述,坚持反思。终将收获成长。

在观摩芮莹老师课例之前,谈杨院长的视频交流中也谈到,教师必须经历反思,才能够回到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在不断反思中成长。

记得有专家认为,反思既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还有课后反思。其实反思的目的就是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素养,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坚持研究不间断。想起李莉校长谈到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四、师生共同创造是学共改革愿景的方向

肖蕾老师在课堂伊始,就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最明显体现是师生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芮莹老师也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当芮莹老师靠近学生时,她自然而然成为学生的一员,和学生一起学习,研究小刺猬到底高明在哪里?这样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

赵连根会长在会上谈了自己对“

学习共同体”的理解,他说,学习共同体既是研究共同体,也是创新共同体。在实践中,我们应本着在研究中人人参与,在创新中平等对话,唯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真正成为学习伙伴关系,才能共创学共未来。 这样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是的,学习共同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在学共中同行,携手奋进,让孩子看见未来,让中国看见真爱,让世界看见中国。

千万细流汇聚成大海,每一朵浪花一样澎湃。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后记

0
浏览(1000)┆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