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夏日荷花
文  章:269
评  论:2144
访问量:198952
荣誉榜
推荐博文
高效课堂,从关注细节开始
分类:听课体会   2018-11-18 22:54
 

               

上周,听了学校的5节优质课,做课的老师都是刚入编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课上的是有模有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不但课感很好,而且形象也很美,真有种后生可畏的感觉。

尤其是二年级的《找规律》一课,沙瑞宁老师教态大方,吐字清晰,重难点突出,而且富有亲和力,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给人一种轻松自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一点建议:小组合作时老师深入到一二个小组,参与进去,听听孩子们交流过程,这样才能有目的的去指导。

四年级的《求小数的近似值》一课,从专项训练“求整数的近似数”导入新课,自然过渡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承上启下,让孩子感觉到新课不新,并深刻感受到知识从哪来到哪儿去?自主总结环节让孩子体会到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

自主练习的设计层层深入,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训练,即抓根又提升,让每类孩子都有所收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一点建议:拓展训练题是否增加一道“一个数的近似值是5.3,这个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五年级的《生活中的比》一课,为降低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缓解孩子对教材的接受能力,老师在设计本节课时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专门设计了一节生活中的比:从孩子们熟悉的配制糖水开课,引人入胜,自然引出配制糖水的过程就是比,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自然的和以前学习的分数、除法和份数联系起来,让孩子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融合教材的方法不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让孩子学起来也非常有兴趣。

一点建议:板书有些满,是否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另外,比的分数形式的写法知识作为了解,不能当做重点,一带而过就行,只是让孩子了解即可。

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老师,光靠经验上课是不行的,还要充沛的精力和一课年轻的心吸引孩子,不能让他们觉得数学课是枯燥的。那么就要多了解学生,多看一些关于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要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在课上吸引学生。另外我自己还要多学习,多丰富我的知识,做到智慧地上课,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1
浏览(627)┆ 评论(0)┆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