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信心 濮阳市实验小学 任中娜 尹嫚嫚老师围绕低年段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可见,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考,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一、生动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每堂课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恰当的导入情境,是上好新课的关键。“同学们,会唱这首儿歌吗?跟老师一起唱!”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动作唱起儿歌,其乐融融。以音乐课上新学的儿歌开始新课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精力走进课堂。 二、巧妙设置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尹老师通过看口型猜字、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三、集中分类识字,激发兴趣。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虫字旁。而且,这些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尹老师通过图画引出这些字,练读后又让孩子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并引导孩子们发现形声字的规律,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尹老师这样进行识字教学,并不只是局限于学会那四个生字,而是教给孩子识字方法的指导。在识字课上,识字方法的指导应该是一个自觉的追求。 识字方法是多元的,又是整合的。认识虫字旁的字时,既是形声字识字,又是归类识字,还渗透了看图猜字的方法。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