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人物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了课文《草船借箭》之后,咱们班掀起了读三国、说三国、议三国的热潮。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三国,品一品三国人物。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品三国人物),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过渡:那么这段时间大家都读了《三国演义》,书中的哪些故事能让你体会出诸葛亮的其他特点? (1)预设:学生谈到《三顾茅庐》时师相机点评: 对~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刘备统一中国~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助,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却让张飞、关羽甚是不快。而后来的事情却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谁知道?(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师相机点评:是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所做的三件事充分显示了他不凡的才华。这令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大将深深折服。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出山后的这三烧,人们总结出一句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2)七擒七纵、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三气周瑜 (3)空城计 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好在司马懿是个小心谨慎之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一点恰恰被诸葛亮给料到了。 预设: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马谡失街亭”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的诸葛亮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请打开《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197页):(如果学生谈到:你发现了诸葛亮不同的一面,说明你很用心。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请打开《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197页))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诸葛亮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从哪些地方读出诸葛亮不同的一面,边默读边用横线画下来,边做简单的批注。 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用人不明。(诸葛亮先前知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在马谡情感的攻势下,碍于情面,却做出了让马谡守街亭的决定。) 秉公执法。(参军蒋琬求情,但诸葛亮却坚持要斩马谡) 重情义(我与你情同手足,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不用多嘱咐。) 以身作则(街亭失守后,诸葛亮自知自己有很大责任,所以他要求自贬三等。) 同学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他也会犯一些常人犯的错,他也有常人的情感,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人物是有多面性的,所以我们在品味书中人物形象的时候,就应该从多个事例、多个角度来感受人物形象,这样,人物才更全面更丰满。(主板书:多事例 多角度 感受人物形象)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时,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品味的?(我们从多个事例、多个角度感受了诸葛亮的特点。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聊聊、议议,倾听别人的看法,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本书,了解了人物。) (副板书:读、想、聊、议) 三、学法迁移,品味其他主要英雄人物。 同学们,《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人,英雄人物就有200人,大家敬佩的英雄肯定各不相同,对人物的看法,也一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六人小组合作探究一个英雄人物,完成表格。
1、汇报交流。 2、学生合作学习。 3、学生交流,师相机评价。 预设:曹操: 多疑狠毒:杀吕伯奢全家 奸诈而又坦诚:许攸问粮。 狠毒:杀许攸。 智慧:望梅止渴。 宽容大度、珍惜人才:魏种、陈琳、送关羽赤兔马 重情义:1、丁夫人、杀了陈宫后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来,对待陈宫的家人比翻脸前还好。2、当关羽去意已决时,赠金送炮,杀了曹将6人,仍然放行关羽。 拥有雄心壮志(刘备来许昌投奔曹操,谋士荀彧建议杀刘备,曹操不同意,他认为不能杀一人而失去天下人之心。) 手段高明(董承密诏) 阴险狡诈(留刘备在许昌) 睿智(进言交给狱吏铲除宦官) 机智:(刺杀董卓败露,献宝刀) 自私虚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语言描写 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备: 宽厚仁慈(主动让徐州牧让与吕布、把曹操暗地里写的密信杀吕布,刘备把密信拿给吕布) 爱民如子(携民渡江) 有心计 知人善任 胆小虚伪(讨伐曹操,有争雄天下的心思,却装作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当曹操询问时,吓得面如土色,心想曹操知道了)神态、心理描写 灵活机变(煮酒论英雄,因吃惊手中筷子落地诈称被炸雷震掉了) 刚愎自负 关羽: 忠义(1、与刘备走散,保护刘备妻小,暂投曹操,得知刘备下落,辞别曹操) 勇猛大胆(1、温酒斩华雄<写三刀斩俞涉,诛上将潘凤,是为了烘托关羽之勇(对比烘托法)>2、千里走单骑、3、单刀赴会4、(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辗转寻兄长,不小心中了韩福的剑,关羽用嘴拔出剑,斩杀了韩福) 重情义(关羽辗转寻兄长,连杀六名曹将,怕曹操误认为自己是忘恩负义之人) 重信义(华容道义释曹操) 智慧(水淹七军) 傲上而不欺下 顾全大局 胸有韬略(曹操煮酒论英雄,担心刘备闯相府,谎称特来舞剑) 自负(败走麦城) 张飞: 嫉恶如仇(鞭打督邮) 直率鲁莽(三英战吕布,吕布逃跑,忽见董卓,张飞大叫先拿住董卓,斩草除根。) 粗暴易怒(暴打曹豹、吕布射戟解纷争,张飞坚持与纪灵较量) 重情义 好酒、敬才 粗中有细 赵云: 勇猛、聪明、忠诚(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 孙权: 谦虚 爱才 识人 明智 刚愎自用 周瑜: 嫉贤妒能、阴险自负、心胸狭窄 才智过人(蒋干盗书) 这节课我们从多个事例、多个角度感受了三国人物的特点,采用了读读、想想,聊聊,议议的方法,把一个个三国人物读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丰满了。同学们,我们在读整本书时,为了使你对人物形象更深刻,你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品味文中人物形象,在周末的读书社团举行读书交流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样你会了解得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