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深处。” 所以,作为老师,要想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
首先,老师具有爱生如子的情怀,但教师的爱还需要理性、需要宽容、需要科学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只有严格要求而没有关心与尊重,那不是爱;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的爱是溺爱;只有关心、严格要求而没有尊重的爱是扭曲的爱。
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差而区别对待。一贯的优等生有一种优越感,很容易自我膨胀。每次接新班,老师都要先给优等生开会,让他们消除这种思想,并对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目标和更严格的标准。对于临时的学困生,老师要倾注了更多的爱心。经常与他们谈心,让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并寻找和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激励、表扬,促其发光。
这届新班,有个叫董晓晨的女孩,出生时脑缺氧,对所学的知识很难掌握,每次考试只有选择和判断对几道。在了解情况后,老师温和的对她说“只要你上课注意听讲了,努力去做了,不要在意成绩的多少,老师希望在课堂上看到你的笑容”。以后,每天的数学课,她都微笑地看着老师。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特质,让每一个孩子做到尽可能的最好,才是真正尊重、关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