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湘西札记
付录安
最先了解湘西,是从沈从文的《边城》和湘西文学中得到的。最近了解湘西,是从同事游完张家界的闲聊中感受的。今年,我们决定一起亲身走进湘西,去切身体验湘西的魅力。带着对湘西的憧憬,喜迎湘西五日游。
从出发时的兴奋、浏览时的惊叹、劳累后的喜悦、直到回家途中的无奈,共同构成了这次湘西之行的主旋律。
第一天:出发
关键词:兴奋、喜悦、惊讶、困
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就开始收拾行李。衣物、洗刷用品、常用药物、饼干和奶……整理了一大包,不放心,又一样一样地拿出来重新整理一遍,只怕落下了什么,快抵得上祥林嫂了。明知火车是晚上9点,可还是要在清晨整理完行李。那种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
最兴奋的还是孩子们了。告诉他们要坐火车出远门时,就开始一遍遍地问这问那。一会儿问火车上有没有座位,一会儿问火车上可不可以吃方便面,一会儿又问火车上是不是有厕所,是不是可以不睡觉,我们要坐多长时间……一天下来,整整一部《十万个为什么》。我的兴奋则是一遍遍地整理行李,一次次地抬腕看表,再一包包地查漏补缺。
吃过了丰盛的午餐,我告诉儿子,晚上的火车,会休息不好,所以中午必须好好睡上一觉。儿子被我逼到了床上,却“烙起了烧饼”,翻来覆去地打起滚来。“爸爸,我兴奋地睡不着。”“什么时候去坐火车呀?”“今天时间过的可真慢。”……啊哦,好好的一中午,让儿子激烈地询问给搅黄了,真不应该让他来睡这一觉。
晚上八点钟,终于来到了火车站。一再告诫儿子:“火车站人多车多,千万不要乱走动。”可当其他的小同学好朋友一到,马上就形成了一支“少年敢死队”。他们跑呀跳呀唱呀闹呀,不亦乐乎。忠告早已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可苦了我们大人,一步不离地在后面跟着,还没出门呢,已经让他们折腾的精疲力竭了。
上了火车,孩子们的新奇更是折磨人,一个简单的“剪子石头布”玩了整整一个小时,这还可以原谅,因为我们也在谈论着张家界的风景人情,交流着出门的心得体会,憧憬着这次的美妙之旅。可十点后,灯熄了,人大多已经入睡,小家伙们却还在耳边窃窃私语着,如蚊子在耳边鸣响,久久无法让人入眠。几位家长是轮番上阵,劝告他们早点休息,不要影响到别人,可都无功而返。这对于我这个爱早睡的人(平时9点之前就要睡觉)来说,真是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了。已经是深夜0时,蒙眬中突然听到马佳铭又问了一句:“张煜,睡着了吗?”张煜也轻轻地回答:“睡不着。”顿时睡意全消。
“快看!长江!”一声大呼,把不知什么时候才入睡的我从梦中惊醒。张开眼,天刚蒙蒙亮,张煜和马佳铭已经在向窗外张望,这时已经过了湖北,哪来的长江?我也向窗外望去。只见一条宽约十米的大河从火车旁静静地流过。大惊小怪。这一声,已经让我们这些家长都起来了。整个车厢里也忙碌起来,孩子们在看窗外的景色,热烈地讨论着,我受他们的“传染”,童心顿起,也加入了他们的“聊天室”。
“你们知道长江为什么叫长江吗?”
“不知道。”
“因为她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最长呀。”
惊疑的目光……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黄河叫黄河吗?”
“因为黄河的水最黄!”儿子抢答道。
“对,不过你还应该知道她为什么那么黄。”
孩子们已经兴趣高涨了。
“那眼前这条河叫什么呢?”
他们摇摇头,一双以小眼睛乞求地望着我。
“这条河长不长?”“长。”
“大不大?”“大!”
“河里的水清不清?”“清!!”
“所以这条河就叫大长清河。”“……”
他们此时方知上当受骗,笑声久久回荡在车厢里。成人们则忙着去洗刷了。
回过神,我也开始去感受窗外的美丽:山青翠起来了,水清澈起来了,近处的小山丘连绵起伏,远处的高山刚时隐时现,在白云环绕下,宛如“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少女。不时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却非常漂亮的鸟儿飞过,只可惜车窗关着,听不到它们那美丽的歌声了。火车在江边快速驶进,不时穿越一个个小隧道,犹如穿越时空隧道一般,更给途中增添了不少乐趣。你看,孩子们已经在穿越隧道时大呼小叫地“穿越时空”了。
我知道,我们已经到达了江南,已经感受到了与黄河流域风景人文迥异的江南的魅力。
第一天,我们在火车上度过,怀着一种憧憬,带着一份兴奋,伴随着一点激动,还有孩子们的天真与我们的困,开始了我们的湘西之旅。最让我惊讶的,不是风景,而是孩子们在旅途中表现出来的充沛的精力,那些平时总是睡不醒的他们,竟然可以只睡四五个小时,怎能不让人惊叹。
有了兴奋激动的开始,相信我们后面的旅程会更加精彩,千万不要走开,明天我们正式开始“湘西魅力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