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大伟教授的《怎样观课议课》已经有一个学期的时间了。该书中具体的案例和评析非常接近现实,仿佛能和陈教授面对面直接对话,让人体会到原来课后的交流还有这样让人易于接受的有用的方式,真是受益颇深啊。 在我的头脑中,以前的评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评课的过程中,评课人要么常常要面面俱到:“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了自主与探究相结合的形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内容太全面,反成了泛泛空谈。要么不讲情面、严肃认真地指责,导致教师的内心往往很委屈:“我精心准备认真上课,怎么一点长处都没有呀?”要么是点到为止,没有重点,缺少深层次的剖析:“教师注意了语言的感悟,她带领学生感悟、品味了语言文字……”类似这样不痛不痒、缺乏深度碰撞的评课,可想而知,教师到底能有多少收获?能促进教师的多少发展?陈教授开创的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注意,这里提评价重点必须转向,并不是完全忽视或否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情况)。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陈老师的《怎样观课议课》也使老师们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 总之,值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通过这本书学习,我比较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认识到观课议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接下来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处,更有深度的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学、观课议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