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近日,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引经据典,精妙绝伦的语言典范,可深深地感受到肖教授那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看之后,的确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幸福指数究竟是多少?我们教师,如何通过自我的调整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做一个幸福的人呢?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肖教授这样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安,自由自在。如果这样来自定的话: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的生活很充实,每天从早到晚在三点一线上像个陀螺一样来会转动,没有空虚感。整日被学生围困到教室,也不会感到无聊。就像肖老师说的,幸福人生的四有:“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把此做为一级幸福指数指标的话,我们也算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幸福吗?我们真的感觉不幸福。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不幸福呢?正如肖教授说的,影响我们幸福指数的因素太多了,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自身积极的心态、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较深理论修养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指数。作为教师,我要通过自我的调整和提升,力争做一个幸福的人呢。 一、体会学生带来的幸福 学生带来的幸福是来自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事业是一种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我们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天天要跟成长中的人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与对话,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而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建者。为了使他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付出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二、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教育的职业。对于教师而言,幸福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包括心理的与物质的),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正如他说的:专业素养高的人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中的乐趣;专业素养高的人会影响到自尊需要的满足;专业素养高的人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根本。除了读书之外,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正如他书中讲的三个小故事一样,让我体会其中的大道理。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事的态度。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梦想与希望。而且总是要记住,你听到的那些消极的话语都会影响你的行为。所以,我们总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当有人告诉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要学会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能做到! 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所受的痛苦取决于你放在多大的背景中。一个是我们遇到的痛苦,一个是体验到的痛苦,这个取决于你的胸怀。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应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我们谆谆善谚,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我们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幸福的成长,做一个幸福的人吧!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