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 ----焦作市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点滴记录和反思 学生路小学将成为我教师生涯中最深的回忆,因为我第一次走进焦作市小语的最高赛场。参赛教师们精彩纷呈的展示,高潮迭出的演绎,新颖独特的教法让我思考了很久,领悟了很多;在历经两个月不断磨砺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成长着进步着…… 一,重学新课标,痛苦地拔节: 在比赛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个项目---“现场做课”。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蜜蜂引路》,这是一篇老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于观察和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养蜂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是第一,会认6个生字“莫,斯,附,派,谈,讶”,会写“蜂,引,派,谈,讶”等9个生字。第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第三,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第一次试讲时我胸有成竹,因为自己平时讲课还不错,这次纵然会有不足之处,但觉得不应该会有太大问题 。没想到讲完课,裴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认为这一节课没有体现《新课标》中要求的“在低年级阶段,一定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点。”说我的方法仍然是循规蹈矩的旧习惯---仍然把理解课文内容当做重点。 裴老师听课以后重新给我们语文老师讲解了《新课标》的理念---“低年级阶段的要求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积累语言,理解少量的词语,并且方法要灵活,课堂要生动有趣吸引孩子们。”夜深人静,我一边琢磨裴老师的话,一边拿出《语文新课标》反复一条条阅读,重新修改了教学思路。 但是第二次试讲仍然不理想, 这一次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识字写字教学,但是却把识记和理解词语当作重点,忽略了对字词的运用,并且理解词语的方法不灵活,给学生增加了难度。比如什么时候用到带虫字旁的蜂?除了这个蜂字,还有哪些类似于它的形近字?或者什么时候用到山字旁的峰。什么时候用大金旁的锋等等。还比如:理解“常常”时,我问;谁会给“常常”换一个词?“常常”表示经常,那文中还有一个词是“往常”,它又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先理解“往”的意思,再理解“往常”的意思。接着我又让学生练习用“往常”说一个句子。但是学生不太理解“往常”,说出来的句子表达不恰当。这时我着急地真想讲出词语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学生对“往常”不够理解?因为我缺少对学生引导,没有结合语言环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我很着急,这课到底该怎样上?我这种状态怎样参加比赛呢?这时裴老师给我推荐了几节国家级优质课----山东张臻老师的《会走路的树》,重庆余晓娟老师的《雷雨》等。这两节课我先是完整地听了一遍。然后对照新课标我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反复听。张臻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拼图游戏”这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动手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又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拼图中,既考查了生字的读音,又渗透了关注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还将同结构的字进行归类,找出规律进行对比识记,形式的灵活多样非常符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还有最精彩的是指导识字写字:比如学习“趣”字,先认识这个字,再观察这个字的笔画和结构,“走”字旁要包住取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在正确书写的基础上,再把字写漂亮。层层深入,生动有趣。《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张臻老师设计的“趣”的动画演示,把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的要点有趣地展示了出来。这样的设计非常精彩,我都被深深个吸引了,学生怎么会印象不深刻呢?在学习陪伴的“陪”时,张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小树怎样陪伴小鸟的呢?奥,原来他们天天不分开。这时老师很自然地说:它们是好朋友天天不分开,那左边的偏旁和右边的字就要写的紧凑些才好看。这样既在书写中巩固了对生字的识记,又帮助孩子们体会小鸟对小树的不舍与感激,落实教学目标----“感受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我反复听课以后受到启发,重新梳理了教学流程,设计了识字、写字环节,重新整合了文本内容。这次试讲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二,再塑新理念,快乐地成长: 在裴老师建议下,我把“在阅读教学中扎扎实实的识字写字作为重点,把读通句子,读好课文”作为重点,并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下功夫。 首先,我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青蛙会干什么?啄木鸟会干什么?蜜蜂呢?除了采花蜜,蜜蜂还有一个本领呢!它会给人带路。有一年,俄国的伟大领袖列宁同志,(贴像)居住在首都莫斯科附近的小山上。曾经靠蜜蜂给他引路,顺利地找到了他的一位朋友。(贴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猜谜游戏是他们喜欢的,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为后面引入本课“蜜蜂引路”做一个小铺垫。那么在这里为什么要贴出列宁的图片呢?这其实是让学生对列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那么我们很多老师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人公,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一般做法都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读一读人物的介绍。现在用贴图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学生还很感兴趣。接着在引出课题以后,我适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蜂”和“引”:“蜂”字在这一节课中,是要求会写的字。它是左右结构,虫字旁要写窄一点,两边写的紧凑一些,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引”也是要求会写的字,因为它的右边只有一笔,所以和“蜂”不同,两边要写的分开一点才好看。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识记生字。那么学到这里是不是就完了呢? 不是的!《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区分运用等方面予以保证。并且还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偏旁归类识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所以单单指导学生识记这两个生字还不够。在裴老师的建议下,我设计了区分运用形近字的环节----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蜂”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起了哪个字?出示“蜂 峰 锋”这三个字是形近字,你怎样区分它们呢?老师总结:它们不仅是形近字,还是形声字呢!(左边的偏旁表示和什么有关系,右边丰收的丰表示字的读音。)看来,抓住形声字的特点,也可以帮我们识字。开头课题中的识字教学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然后,在“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的设计是先检查学生认识生字,再检查学生认识词语的情况。但是试讲以后发现,学生其实更容易先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再从词语中单独抽出生字来识记,效果更好。为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方法。在生字和词语熟读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让学生挑战朗读难读的4个句子。第一,这几个句子有一定难度,读好这几个句子,可以为后面读好课文,熟知课文内容打基础,第二,这几个句子中包含了本课所有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语,朗读句子其实也是让“要求会认的字”多和学生见见面,增加生字的复现率,提高识字效率。 当学生读到第二个句子时,因为这句话中有一个生词“谈天”我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谈天”。谈天是什么意思?奥,原来它和说话有关,所以是言字旁。那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谈字呀?启发学生用加一加和换一换偏旁等方法识字。因为新课标还指出: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的原则,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老师示范写字的作用。所以在识字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教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并且把字写漂亮,提高书写质量。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谈,你觉得这个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针对学生回答及时评价:注意字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上面那个火最后一笔是点。)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做到这三个要求,才能把字写正确漂亮。下面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谈”字,小朋友们认真看。(注意:言字旁窄。上面那个火最后一笔是点。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学习纸上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孩子们的坐姿,表扬写字符合要求的学生。 由此看来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的重点,它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板书课题时可以识字,认识词语,生字时识字,读句子,读课文时还可以识字。 接下来,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环节,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不多字,不少字地读好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前面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检查学生是否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呢?受课后一道习题的启发,我设计了用贴画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 这道课后题是请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直接让学生画,有的孩子会无从下手,或者担心自己画不好或者不敢画。如果用贴画的方法,孩子们会喜闻乐见如老师鼓励孩子们:二三班的小朋友书读得这么棒,一定非常喜欢学习。那你们喜欢画画吗?看,老师今天带来了哪些图画?(学生看一个说一个)现在我们做一个贴图画的游戏好不好?听清老师的要求:根据刚才你读的课文内容,把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贴出来。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低年级阶段阅读教学有这样要求:对词语的理解不用繁琐地讲来讲去,可以用词和文中插图对照的方式理解,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可以用贴画的方法理解。这些方法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三,收获颇丰富,学习无止境: 时间过得很快,《蜜蜂引路》这节课上完了。虽然在最后的比赛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前前后后的磨课,磨去了我固守陈规的旧观念,磨掉了循规蹈矩的旧习惯,磨出了顺学而导的新方法。特别是如何把阅读教学和识字相结合?如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低年级阶段,一定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点。 第二,识字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多读书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偏旁归类识字,猜谜语识字,编顺口溜识字,理解少量的重点词语。 第三,我们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比如引导学生比较区分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同音字。 第四,不管是小学的低、中、高哪个学段,都要加强识字教学,决不可把识字写字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附庸品。并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还要注重孩子的正确书写姿势。并会按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正确地规范地书写,并在不同的课时和教学环节中多次增加生字的复现率,每节语文课都要保证孩子有十分钟左右的写字时间,激发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这一节课,从第一次试讲到参加比赛,每一次磨课我都收获很多,感动很多。当我坐在这里敲击键盘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了“素养”二字的真谛。所以,我的追求不会停止,我的学习更不会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