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诗意人生
文  章:284
评  论:443
访问量:180348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原创】抉择——由陈应松《母亲》说开去
分类:漫步书海   2016-09-22 21:39
 

抉择

——由陈应松《母亲》说开去

张爱敏

周三下午的阅读课,与学生一起共读陈应松的《母亲》,我情不能自已,泪水一次又一次滑落,几乎读不下去了,回到办公室,我忍不住嚎啕大哭。

曾经的母亲只是个喂猪做饭,割草挖药,听公婆话的一般家庭妇女,并不算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因为父亲还健在。

曾经的母亲突然很有主见了……不仅把几个娃儿穿暖了,吃饱了,连公婆也穿的暖热热的,她没有被沉重的生活苦难压垮,反而更加坚强了。因为父亲离世了。

然而,这个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五个儿女,但在她中风瘫痪之后,却死在大雪飘飞的除夕,而且源于子女们没有经济能力只好将其搞死

天理不容啊!但这仅仅只涉及孝道与亲情吗?

当我读到子女无法凑出一点钱来为母亲治疗的时候,当读到母亲瘫痪在床还要交修路集资费的时候,当读到青香为了照顾母亲一下瘦了几十斤的时候,当我读到大哥用颤抖地声音说,把娘摁紧一点……别让她喊啊……的时候,当读到母亲伸手抓住药碗结束自己痛苦生命的时候,教室里一片抽泣声。

归咎于贫穷吗?面临母亲的病,老大青海的反应是没有钱;老二清河的反应是把买种羊的钱给用了;大姐青梅只能背着一背篓香瓜;只有青香想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挑起母亲的生命,可她的命运却是那样坎坷与无奈……赤贫的生活境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拷问着每一个子女的孝道。无钱,不去医院医治,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而选择连夜逃出医院;最终子女们因为没有经济能力给病重的母亲治病而将其搞死

回眸母亲的一生,在条件那样艰辛的情况下,尚能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养大,当自己由于生病不能动弹了的时候,却死在子女们的手里,这是何等地残忍?

倘若祥林嫂只是死于村人的冷漠和厌弃,那么在她临死的时候,还有可能以温暖的心境回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她还有残缺的亲情之爱;而青香的母亲临死之前抓住装有毒药的碗的用力和坚决,与其说是因为残留的爱,不如说是因为绝望,因为洞穿生命中那最为残忍的真实。

苦难,为什么不能让人变得更宽厚、更慈爱,反而让人变得更冷漠、更麻木?

1
浏览(394)┆ 评论(1)┆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