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郑老师9259764
文  章:11
评  论:1
访问量:1760
推荐博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睡觉
  --之卿
炼就一种创造美的能力 ——《班级审美化主体活动策划
分类:我的文章   2016-07-10 17:09
 
                 炼就一种创造美的能力
                               ——《班级审美化主体活动策划与实施》
  听了申淑敏老师的《班级审美化主体活动策划与实施》这节专题讲座,让我明白:不但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有创造美的能力。把生活中不美的东西变成美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师只有具有了这种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创造美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申老师以她的阳光班为例讲述了班级的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是两件事,一是让大家公认的白痴学生变成了优秀的班干部;另一是巧妙地处理了家长对教师的误解,甚至背后骂老师的举动,运用智慧,化干戈为玉帛,让家长与自己成为了最好的朋友,铁哥们。
  听着申老师在台上优雅地演讲,内心深深地为她的智慧折服:聪明睿智的老师,谁遇上是谁的幸福,这样的老师怎么会走不进学生的心里?怎么会不书写教育的传奇?
  当申老师第一次上课提问那个学生上黑板上写自己名字的时候,同学们在下面哈哈大笑:“老师,他是个白痴,根本不会写。”面对这不美的状况,是你会咋做?放弃不提?执意让他上去写?都没有,她采用了读《小学生守则》的方式 ,来检查学生的真实状况,结果学生真的不认字,不会读,申老师就趴在他耳边说“不迟到、不旷课”让他学,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维护了该生的尊严。也第一次让全班学生对此生刮目相看。以后,申老师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该生的学习能力,并让他做班干部,提高了他的自信,正是在这慢慢培养过程中,让他的成绩从二三十分突破了及格的分数,也让他的能力得到展示,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可以说,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优秀的申老师,更可以说申老师是成功的,因为她具备了把不美的东西转化为美的事物的能力。
  因为一件小事,家长和老师闹误会的有很多,怎么化解,这需要智慧,比如申老师就因为没有给一个学生调床铺位置,就遭到了学生妈妈和舅舅的谩骂——当然,这是学生在周记本上透漏的。你想作为老师,谁看到不生气?恨不得当面批一顿,然后把学生弄回去再反思,但申老师深思熟虑后,在周记后面写了三句话,大概意思是:学生很诚实,值得表扬;把这篇周记拿回家让家长看下;让家长写一段话交给老师。过完双休日后的周一早上,家长就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找到申老师,承认自己做得不好,而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老师讲了一遍,然后真诚地道歉,希望老师不要因此小事怀恨在心。当然申老师也说明了自己的理由——不管什么座位都是轮流坐的,老师没有特权去安排,这是家长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双方没有激烈的语言冲突,有的只是心平气和地交谈,使得这个孩子的家长成了申老师的铁哥们,为以后老师有效地管理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看,这又是一个把不美的转化为美的的实例。
  当然,申老师还讲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把不美的环境变成美的环境;把不美的语言变成美的语言;把不美的行为变成美的行为;把不美的课堂变成美的课堂;……总之,一切不美的事物,经她一处理总能展示出美的一面来,这化腐朽为神奇、化丑为美的能力,正在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习的、要锤炼的!
  有一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做为老师,更要有一种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激发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从而激发起他们自己创造真善美的激情,让身边充满阳光,让美环抱我们每时每刻!
0
浏览(634)┆ 评论(2)┆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