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晨诵,行走在路上 ——小董小学小啄木鸟班四月生命叙事 小董小学 张天运 和其他一线教师一样,从教22年后,对于学校课堂教学的职业倦怠悄然爬上心头,工作没有了激情,教学没有了热情,生活如一杯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 2016年3月1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有幸参加了焦作市教育局组织的“2014年新教育一年级共同体”榜样教师的的展示活动,张硕果老师在开篇致辞《用精神成长对抗身体衰老》的主题讲话又一次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大北张小学王潇潇老师展示的“晨诵课程”、“特色课程”、“节日课程”、“种植课程”给我以灵感,结合我们班实际,我回到学校之后,趁热打铁,开始在新教育晨诵方面模仿和行动。冰心老人有这样一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实践新教育就得有付出,做新教育人就得有“疯子精神”。说干就干,首先我从班级文化入手。1、设计班名。“小啄木鸟班”就是5(2)班新的班名。我们班有38个孩子,语文基础比较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同学就有五六个。出于这点考虑,我希望这个班的孩子“像啄木鸟一样,捉自己的“虫”,捉集体的“虫”。善于反思,学会规划,朝着理想勇敢飞翔。”改掉坏习惯,热爱读书,做一只勤劳的小啄木鸟。(班级愿景)2、设计班徽。网上搜索,借鉴温州一所小学王红梅老师(网名云淡风轻)的班徽为原版,加以修改。请来我校的美术教师屈媛帮忙设计修改。图案背景为两个同心圆,圆环中心是一只快乐飞翔的小啄木鸟。两圆之间空白处的上方是“小董小学5(2)啄木鸟班”,下方是“Friends Forever”,意思是永远的朋友。寓意是5(2)班的孩子做永远的朋友,共同成长,共同飞翔。克服坏毛病光有班级愿景还不够,还需要一种精神,一股韧劲,一份毅力。班级格言应运而生:“不放弃,不抛弃,每一秒都要努力!”3、根据《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老师的启发,设计道德图谱,三重境界,六个阶段。我不想受到惩罚;‚我想要得到奖励;ƒ我要做个好孩子;④我要捍卫游戏规则;⑤将心比心【恕】⑥惠泽天下【爱】。班级文化设计好之后,我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电脑打字,剪裁设计,粘贴,装饰······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布置教室。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来之不易,有汗水和智慧的付出。 第二步就是在小啄木鸟班里开展实践新教育晨诵课程。由于是农村小学,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晨诵本,发动学生家长给学生每人准备一个16K晨诵笔记本;没有晨诵内容,拿来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之一——《新教育儿童课程》,找到晨诵篇目推荐(5年级部分),一周三次;没有时间,挤出每周一、周四、周五的早上7:30——8:00的时间,用来晨诵;没有统一教材,用粉笔在黑板上抄一首,诵一首。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真正体会到了开展新教育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疯子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敢于选择孤独实践的勇气。我始终相信: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从3月18日开始,第一次晨诵《金缕衣》、《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秋》,到第二次的《月亮》、《墨水瓶》、《我喜欢你》,在五二班的教室里,每当黎明的第一束阳光洒进教室,我与孩子们与黎明共舞,与诗歌作伴。每当此时,孩子们总是拿起手中的笔,抄下一首首晨诵诗。一首首小诗,一张张神情投入的小脸,一次次的男女生分角色诵读,让孩子们的生活逐渐充盈,自信、阳光逐渐走进孩子们的心田。4月11日《大林寺桃花》、《晚春》两首诗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万紫千红,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风光无限。纷飞的杨花榆荚又一次勾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晨诵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绿野仙踪》整本书共读活动,非常幸运在一次玩手机微信时意外发现《天使书吧》微信群,及时关注之后,恰好有《绿野仙踪》的导读问题设计,及时跟进学习,模仿开展了两次讨论,一次读书汇报活动。第一次讨论:“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为什么走到了一起?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了吗?”第二次讨论:“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都经历了哪些艰难和危险的事情?”第三次是2016年的4月14日,我在班里开展《绿野仙踪》读书汇报会。你可能说,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我在每次晨诵、读书活动时总要用手机拍摄相应的活动照片,这是我养成的一个好习惯,所以总结叙事时受益匪浅。在这次读书汇报活动中,张恒、孙凡迪、段瑞杰、霍景琰、刘燚洁、孙静文、孙宗炀、张丁铭、孙新雯、孙爱虹、孙楷杰、孙璟媛、方婷婷、孙思宇、张冰冰15位同学登台汇报读书体会。这次活动整整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们收获很多。孙爱虹这样写道:今天我读了第7章《稻草人的自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是:多萝茜有了新伙伴,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感到很不方便,经常摔倒。多萝茜总是说“既然这样,我就扶你走吧”。我最大收获是: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帮助别人。段瑞杰同学这样写道:“在荒凉的森林里,枯枝败叶洒满地面。多萝茜扶着稻草人,举步维艰,但他们毫不气馁,仍然向着心中向往的地方前进。”读书后我受到的启示是: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孙静文的收获是:“人不可能完全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也会有长处和短处,也会有缺点,不可能全是优点。只要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你一定会是一个坚持不懈、十全十美的人。” 在整本书共读期间,我始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共读一本书更有效果?如何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有何流程?我的疑问在《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中找到答案。原来教师可以做好三项工作:1、同一时间共读一本书,做好阅读前的导读课(即章节问题设计、有价值的导读问题预设);2、阅读中的推进课(阶段性交流,读书汇报展示演讲);3、阅读后的主题探究课(即深度挖掘人物形象、蕴含哲理、价值观人生观的总结)。我犹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这样具体的操作流程方法让我不再迷茫,让我找到了共读的方向。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做一个点灯的人,做一个擦亮星星的人。在共读中我体会到了开展新教育不仅需要坚持,还需要榜样引领。对教师而言,就是向新教育中的大毛虫学习;对学生而言,就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阅读,多读、多写、多画,用精彩展示优秀。 新教育人是幸福的,因为新教育是一个强大的团队。新教育人是幸福的,因为在新教育的领域里我看到了精神信仰;新教育人是执着的,因为我们责任在肩,担负着孩子的精神引领。实践新教育课程需要心灵温暖生命,新教育的种子成长又是漫长的,需要耐得住寂寞,有一颗恒心,勇往直前,静听花开! 新教育,行动就有收获。上路,就会有隆重的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