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前复习作业重心—— 练在点子上
濮阳市油田局一小 王云峰
语文考前复习作业怎样布置呢? 那种“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搞题海战术的作法,小而言之,是教师不放心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总想在加大作业量上押宝;大而言之,是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人才创新精神需要极为不利。 语文作业布置的重心——练在点子上。那么,怎样把握这个“点”,把作业布置得科学、有效、合理呢? 一、要注意作业形式新颖,花样繁多,增强趣味性 生字抄十遍,生词抄十遍等等形式单一重复的作业,不仅是重复低效的体力劳动,而且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苦不堪言。而复习时新颖有趣,形式多变的练习内容,学生往往兴趣十足。 比如复习词语:为了加深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理解,我布置让找“看”同义词的作业,然后填入不同的句子。学生兴致很高,找出了“望、观、瞧、盯、视、瞥、瞟、瞄、瞪、瞅、阅、览、瞻仰、注视、俯视、仰望、眺望、了望、观察、浏览、审阅……”二十多个词语。有些学生意犹未尽,又找出了不同的“笑” :苦笑、狞笑、狂笑、傻笑、大笑、微笑、嘲笑、讥笑、冷笑、媚笑、憨笑、眉开眼笑、皮笑肉不笑、开怀大笑……不同的“哭”;不同的“走”等等。这样的作业,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兴趣。 再比如,学完了全册课文后,为了记住文章题目,我布置了让学生进行趣味连课的作业。学生这样写道:《第一场雪》后,《小英雄雨来》带领着《我的战友邱少云》、《詹天佑》、《少年闰土》,穿《林海》、跃《长城》、飞过《草原》中《迷人的天山牧场》,经历了艰苦的《长征》,终于来到了《凡卡》的故乡---《景阳冈》。他们就着《灯光》,马上投入了救助《狱中联欢》的难友——《奴隶英雄》《小音乐家扬科》的战斗,经过《一夜的工作》,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终于救出了这几《个穷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卖火柴的小女孩》抬着一筐《胡萝卜》来慰问来了,他们盛赞这《伟大的友谊》:“你们辛苦了!”大家高呼“《为人民服务》!”……这种练习作业,既增强了趣味性,回顾了课文题目,又锻炼了学生概括、综合和谋篇的能力。 二、要注意作业内容要灵活。巧设沟坎,各显身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1、复习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基础题目是必要的。但内容上要有所取舍,不可助长死记硬背,低效重复的风气。例如学习“忱”“峻”“均”三字,可让布置找出它们的形近字来记忆的作业:“忧沈耽胧” 、“俊竣骏唆” 、“钧钓钩构” ;学习“裹”“囚”“狱” ,可布置通过会意来理解的作业:“裹”衣里包着果,“囚” 人关在四面不透气的房子里,“狱”两只狗看着一个人。选择这类字词内容来作,学生写得轻松。也可摸索其他识字方法,不强求一律。 2、面向不同群体,除了基础题目外,可布置一些发挥发展学生能力的弹性作业,使作业内容有梯度、有层次。 不同的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别的。复习期间,教师布置一定的弹性作业,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练习。不至于有的太吃力,即使勉强达到了要求,由于难度太大,费时费力,丧失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有的太轻松,没有多大难度,从作业内容中得不到多少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习动力自然就小了。作业梯度设置应像猴子摘桃子那样,跳一跳才能摘到,既要的动手脑,又不是太费劲儿。 以这样一道题目为例: 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补充的字释义,再按词 的感情色彩分类,最后把这几个成语连成一段话。 盛气()人__ 斗志()扬 __ 阴谋()计__ ()头丧气__ 神机妙()__ 视死如()__ 词语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成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目解题步骤可分为四步,前两步考查成语默写能力和释字解义能力,属基础题目,面向全体学生,是必作题;后两步考查分类、造句成段能力,属发挥发展题目,是选作题。这样的弹性作业设置,按梯度、层次的不同分别提供给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三、要注意作业布置体现实践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和细致观察、热爱生活的情感意识 1、作业布置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联,达到温故、延伸、提高的目的。 复习《我的战友邱少云》,可布置改写作业:选择邱少云烈火烧身,壮烈牺牲一段,以邱少云的口气,写“我”在烈火烧身中的体验,从而体会英雄惊人的毅力,用生命来严守纪律的品质;复习《金色的鱼钩》,可布置续写作业:老班长牺牲后,我和两个小战士在老班长舍己为人精神的激励下,如何历经千难万险赶上大部队的;复习《第一场雪》,可布置仿写作业:写《第一场秋雨》,抓住静态和动态,按下雨过程写出第一场秋雨的特点;复习《黄河象》,可布置想象作业:根据“山洞里一顶带有弹洞的军帽和一把生锈的行军壶”这个材料,展开推理,合理想象,演绎成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这样的作业设置,紧扣课文,又不拘于课文;既有原文内容的铺垫,又有展开思维的空间,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2、复习时作业布置可以和课外活动、艺术课堂紧密相连,达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目的。 学生的课外活动,艺术教育内容丰富多彩:雏鹰争章、体育训练、书法绘画、红领巾上岗值勤等等,为布置习作练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可布置成语接龙、片断描写等内容。 3、作业布置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倘若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这样的作业设置学生肯定欢迎。例如根据掌握的字词,布置让学生找店铺、报刊影视中的错别字;根据掌握的语法知识,布置找广告滥改误用成语的现象;根据学过的应用文,布置写信、写留言条、写家用电器说明书等等。 四、复习作业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作业布置的目的,注意作业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作业布置是复习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温习,二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而练习,三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而预习。 作业的针对性和计划性要强。理解和掌握字词,可设计比较型练习;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设计推理型练习;培养阅读能力、技巧,可设计与课文同步的自读材料练习;把握单元训练重点,可设计综合性复习型练习等等。 2、要耐心具体地向学生交代清楚作业内容和要求,要养成先看书后作作业的良好习惯 作业布置应该包括钻研领会课文和习题两部分。如果只简单地向学生划几道题目,会导致学生课下只做题不看书的坏习惯,严重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应先讲清课本中那一部分是今天讲的内容,要认真阅读,细致思考。让学生看书时更好地领会课文内容,再指出下节课要讲什么内容,应作好预习,然后点题。 3、要注意作业布置的量要适中 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好的质量往往能以少胜多。面向中等学生布置,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不把学生当作写作业的机器,不布置大量重复的练习,不布置大量识记的练习,可有效地减少作业量。 总之,考前复习,教师应切实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从素质教育和遵守教育教学规律的高度着眼,从讲在精要处,练在点子上入手,精心选择复习内容,巧妙设置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量和作业时间,真正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里解脱出来,给学生以自由、轻松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