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
——暑假写给花之舞教室孩子们的一封信
花之舞教室的小种子们,哦,不,经过一个假期的成长,我应该叫你们小苗儿们了。当然,有的小种子已经在暑假发了芽,而有的小种子目前却还在地下沉睡着。不管怎样,从整体讲,我们班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暑假通过阅读与趣味生活获得了成长,那以后,我就叫你们小苗儿们吧。你是否在发呆时思考过这些问题: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别人怎样才能了解我?从而更加理解我?
人这个生物很是奇怪,他和其他的任何生物都不一样。你看,一棵橡树的种子无论它怎样努力成长,长大后只能成为橡树;一只小鸡出生后,无论它如何吃有营养的东西,它也只能成为会打鸣的公鸡或会下蛋的母鸡。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被先天的基因所写定了的,它们无法逾越遗传因素的力量。我们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生的老鼠会打洞”就是这个意思。而人不一样,他出生时也带着祖辈的基因来到这个世上,但基因对他的影响却是非常小的。并非说他的父亲是作家,他长大就一定会是作家;若他的父亲是个海盗,他的孩子也未必会走海盗这条路。我们只能说,作家的孩子有当作家的可能性,海盗的孩子有成为海盗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们的孩子也会有成为其他的可能性。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谁也无法预测到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是音乐家?哲学家,抑或是医学家。人的可能性相比于动植物是很大的。
人的成长受制于环境。
当我们说“作家的孩子有当作家的可能性,海盗的孩子有成为海盗的可能性”时,实际上强调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也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也是在强调人若长期浸润在一种环境里,必定会受到很深的影响。前几天我看了一个视频,说是一个叫木心的伟大作家,小时候十几岁时,他家帮着当时就很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茅盾照看房子。茅盾家里最多的就是书了。十几岁的木心当时就阅读了茅盾留在屋里的各种中外经典,有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国哲学《庄子》《老子》等;也有西方的《圣经》等。就是那时候的阅读,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学基础。后来他成为伟大作家就是阅读经典的影响。因为广泛的阅读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一种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历史长河中,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那些大科学家、哲学家等等,哪个不是博览群书,在书中汲取人类精华并有自己的创造呢?
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我塑造。
人是可以自我塑造的生物。不同于一般动植物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人有自我意识。人既能意识到自己的优势,还能察觉自己的不足。人有梦想有目标,并会朝向梦想或目标而努力。但马儿们不能,它的向前奔走只是受人的驱使,而它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朝前奔。所以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用智慧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从而获得成就感,体验到自己所创造的幸福与快乐。
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丧失了人本该有的自由,而把自己降为了受人驱使的“动物”层。他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成为什么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或梦想是什么?他每天只是在别人的驱使下干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的事情。这样的人内心容易产生空虚、烦躁的感觉,而他解决空虚和烦躁的方法便是沉浸在酒精中忘却烦恼,或是在电视、电子游戏里躲避,又或是在抱怨中发泄自己的不满……他的每一天只是在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忘了自己作为“人”的使命。
人这种生物具有极大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潜力深藏在体内,这需要人自身不断地去挖掘,去塑造,从而让某一潜力得到发芽、长叶、开花,绽放生命的美丽!音乐家是用自己的生命和音乐联系起来,通过不断地练习与创作,把音乐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科学家是用自己的观察、思考与阅读每天给科学的种子浇灌;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大量地阅读、思考和写作练习,他也不会成为作家……最近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领域,如果练习时间超过了一万小时,必定会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这被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全人之美”课程的当下目标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终极目标是“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亲爱的花之舞教室的小苗儿们,从现在开始,你是否为自己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有了新打算呢?你是否为将来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在思考呢?你是否想好要挖掘自己哪方面的潜力了呢?你准备在这方面下多少功夫呢?每一条路都会遭遇酸甜苦辣的滋味,生活本该就是有滋有味。那么,亲爱的,你准备好坚持每一天了么?
祝
暑假阅读快乐!
爱你们的朋友:侯长缨
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