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立方”谈起
数学复习课是数学课堂重头戏之一,在整个课时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复习课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现在,我们的复习课就是习题展示课,从开始到结束,就是学生一道一道的在做练习题。老师也往往注重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坡度,但是忽略了生活应用,缺乏生活应用价值,没有生活应用作为数学问题的支撑。而这次<:PersonName w:"on" PrD="王爱玲">王爱玲老师设计的数学练习课《水立方》,却打破了常规课堂,打破了人们思维常有的惯性期待,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但是颇有争议,现在把课堂教案以及评课实际情况整理出来,以供研究。 教案设计: 膜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型材料,水立方整个建筑内外层都包裹着ETFE膜(门窗除外)。水立方共用了多少平方米的ETFE膜?
、水立方的框架
水立方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建筑。内部支撑这些薄膜的是坚实的钢结构 。主框架共用了多长的钢管?
、水立方的泳池
水立方的游泳池长<:chmnv w:"on" Uname="米" SourceValue="50" HasSpace="False" Neg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50米,宽<:chmnv w:"on" Uname="米" SourceValue=" HasSpace="False" Neg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米,深达<:chmnv w:"on" Uname="米" SourceValue= HasSpace="False" Neg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米。而之前的奥运泳池深只有<:chmnv w:"on" Uname="米" SourceValue= HasSpace="False" Neg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米。
“”
把水立方泳池注满要用多长时间?
、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
165 1000
× 0/SPAN>× 0./SPAN>×× ÷ 0:p>
0.950
÷ - ×注、看清要求。、字体工整。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直接写得数。
、按要求写完的为胜。、只算第五横行。
小结:100分包含的不只是速度和正确率,更重要的是你的信心和思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些细心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多些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课后评:
王爱玲:用水立方当教材,1、把看似复杂的建筑拆成简单明了的数学模型,揭开水立方神秘的面纱,消除学生对身边事物的高不可攀的感觉和畏难情绪。2、把鲜活的实例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享受到数学学习内容的生动和数学模型的运用价值。3、让学生受水立方的启发,尝试多维度观察,深入思考,自觉分析概括事物的方法,由此逐渐沉淀良好的数学素养。4、由水立方、游泳池、浮力等现象的列举、观察、提问题、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让学生在不同的事物现象中体味不同的提问题的方式和切入点。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5、解读水立方的过程中,适当的渗透了数学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品味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体会数学的联想空间。6、10秒钟30道口算题的测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明确数学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不是最重要的,比之更重要的是细心的学习品质,冷静从容的学习心态。这个环节看似和水立方的没有关系,其实它对学生的心灵触动很大。短短几秒钟的亲身体会胜似任何形式上的说教。
张艳:爱玲老师很有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有坚定的自我,她是一个思想坚定的人,一个不容易被人左右的人。这节课的设计独特,初次看到她这一节课设计的时候,我的理解还不这么深刻,我仅仅是用她的投影片,凭着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班级里带领学生学习了一遍,效果很好,这节课的设计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以后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闫慧:武凤霞校长说过,作为老师,既要读书,又要读课,还要读人。<:PersonName w:"on" PrD="王爱玲">王爱玲老师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人。她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书读得非常多,知识面很广,很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节课她思索了很长时间,她把自己平时对数学的思考和理解全部融入课堂,把自己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从课堂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备受争议的课,从数学的角度看,内容不太连贯。任何思想的渗透,都有一个载体,都有知识的载体作为支撑,都应该是一致的和连续的,是稳扎稳打地向前走的。而从本节课来看,用水立方作为主线,链接了长方体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等若干知识体系,注重了课堂情境,但是忽略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尤其是最后的口算,出现的太突然,和本节课的内容脱节。练习量比较少,冲淡了主题,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设计,还要改动一下,既承载数学文化,又不失去数学味。
另外,从科学的眼光看,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梨做例子是不科学的,因为把梨放进水里,梨是漂浮在上面的,根本就不下沉。其实,这个环节可以更改一下,运动员跳水的时候,水面升高的体积就是运动员的体积,换一个例子来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能更科学一些。
李冬娟:爱玲老师的课很特别,很有个性.她这节课,和以前听过的所有的课型都不一样,是一节数学思想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思维训练课。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质是深刻的思想,文化的厚重以及经验的沉淀,再加上善于反思,终能破茧成蝶,爱玲就是这样的老师。我看前面的老师对这节课的争议比较大,可是我觉得没有问题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争议的课就不是好课,就没有研究价值。常言说:一个问题有100种解决的方法,一件事情有100种看法。我赞同闫慧对这一节课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口算还是放在后面比较好,放在前面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放在后面给孩子的是一种思想。
路九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数学我们该怎么教,教什么?人何人是不同的,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上出自己的特色,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类风格的,要有自己的个性。我们都知道,名家的课我们拿来上,是上不出效果的,这就是我们和名家不同的地方。爱玲这节课就很有自己的特色。
梁海之:每次听<:PersonName w:"on" PrD="王">王老师的课,总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次也不例外,<:PersonName w:"on" PrD="从王">从王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一位智慧老师对课堂的思考与诠释。在我看来,<:PersonName w:"on" PrD="王">王老师的课给了我至少两点启示:1、我们经常给孩子说要认真审题,可是孩子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重要性。而本节课最后的设计,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个小故事,也许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决定了人的命运和前途。2、是如何让学生带着思考上路,常在路上思考呢?<:PersonName w:"on" PrD="王">王老师这节课给我们展示了她的实践与探索,这节课犹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学生的心中是要荡起一圈圈涟漪的。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不由得不去思考,思维不由得不活跃和深刻。
建议:复习内容不全面,比如在学生理解了水立方三个字后,应该把所有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以及进率都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再入水立方是特殊的长方体,应该把长方体的特征回顾一下。
闫慧整体反思:
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如何大胆探索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成了我这两天思考的问题。虽说这一节课在细节上很有争议,但是对孩子来讲,这样的课可能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我们要像重视新授课一样研究复习课,让复习课成为梳理知识,展示自我知识构建的平台,同时也享受着数学学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