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给文章增加神韵最近批改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多出巧妙的引用,成文班内当之无愧的范文,今天特意收录来和博友一起分享:一书一小我 一轮红日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景色那么壮观,那么迷人......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正如《千字文》中那样,阳光布满了大地,在清晨的朝晖中,伴着“鸣凤在竹,白驹食场”我诞生了,因此我与朝晖同名。 许是因为出生的时辰吧!我从小就很是安静,也许是因为安静的性格吧!我与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眸文学,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书,扩充了我的视野;书,丰富了我的情感;书,陶冶了我的情操。 喃喃学语时,还记得有一双温暖的手,指着《唐诗三百首》一句一句叫我,在母亲怀中感受文学,也是别有一番趣味。往事仍历历在目,第一次接触唐诗是在五岁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时的我“拨”和“波”分不清,即使分清,偶尔小调皮,也故意读错,虽不懂诗的意思,却能感受到了唐诗的朗朗上口。大唐气象,霸上柳色,巷陌惊鸿,泗水烟花,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记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教会了我不少道理;还记得“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也记得“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我不满足于那些启蒙的书籍,于是就开始接触宋词。喜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谆谆教诲;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悲凉凄壮;亦喜欢“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淡雅清美与荡气回肠。 我还喜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每当诵读如此优美的诗,一颗浮躁的心,便会沉静下来,细细品味,它带给我的美享受。 诗词歌赋之余,我亦喜欢经典文学,最爱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可谓是百看不厌。我钦佩刘玄德的宅心仁厚,钦佩关云长的义薄云天,亦钦佩王司徒的足智多谋…… 不知怎么,我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论语》甚是兴趣。吾父曰:“半部论语乃治天下也,其要深入阅读。”我想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那整部呢?我要走不寻常的路,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要读更多的书,行更多的路。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吾曰: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小我。 (作者:舞钢市枣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3)班南朝晖电话 13409349100 辅导老师 洪韶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