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在四川成都圆满闭幕,来自海峡两岸教育界、出版界、理论界、创作界的著名儿童阅读研究专家、推广人林文宝、梅子涵、朱自强、徐冬梅、王林、阿甲等汇聚蓉城,就“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教师如何开展儿童阅读作品生动讲述”、“亲子阅读的方法”等问题举行了高峰论坛,并从专家、校园、家庭不同层面介绍、展示了儿童阅读推广的最新研究成果。论坛还首次向全国儿童推荐了30种优秀童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获得了论坛颁发的“2/SPAN>年年度儿童阅读推广人奖”。
文学童书推荐榜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德国,米切尔·恩德)
《爱丽莎的眼睛》(法国,蒂莫泰·德·丰拜勒)
《埃米尔擒贼记》(德国,凯斯特纳)
《不老泉》(美国,纳塔莉·巴比特)
《草房子》(中国,曹文轩)
《弹子袋》(法国,约瑟夫·若福)
《好饿的毛毛虫》(美国,艾瑞·卡尔)
《黑兔和白兔》(美国,加思·威廉斯)
《和甘伯伯去游河》(英国,约翰·伯宁罕)
《两棵树》(法国,伊丽莎白·布莱美)
《柳林风声》(英国,肯尼斯·格雷厄姆)
《绿林女儿》(瑞典,林格伦)
《妈妈你好吗》(日本,后藤龙二)
《喵呜》(日本,宫西达也)
“皮皮鲁总动员”之大灰狼罗克系列(中国,郑渊洁)
《去年的树》(日本,新美南吉)
《三只小猪》(美国,大卫·威斯纳)
《苏菲的杰作》(美国,艾琳·斯安内利)
《团圆》(中国,余丽琼)
《外公》(英国,约翰·伯宁罕)
《喜乐与我》(美国,菲琳丝·那勒)
《小狐狸买手套》(日本,新美南吉)
《小黑鱼》(美国,李欧·李奥尼)
《下雪天》(法国,艾兹拉·杰克)
《想念梅姨》(美国,辛西娅·赖伦特)
《小淘气尼古拉绝版故事》(法国,戈西尼)
《雪花人》(美国,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
《腰门》(中国,彭学军)
《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伯兹)
《造梦的雨果》(美国,布莱恩·塞兹尼克)
以上蓝色字体标明的书是我和女儿或我自己读过的童书,还有三分之二没有读过呢!要努力喽……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成都宣言 朋友们,现在音乐响起。现在一个最干净的男孩的声音开始唱歌了。他唱的是一个雪人带着一个男孩在空中漫步的故事。下雪天,一个天真的孩子堆了一个天真的雪人。夜里,整个世界都熟睡过去,孩子邀请雪人走进屋子玩耍,雪人又领着孩子到空中去漫步。他们《Walk inr air》。从空中看见了无数梦的窗口,它们有的还亮着灯火,有的灯火已经熄灭。河流和田野也简直像梦。他们甚至看见了第一道曙光了。接着,他们赶紧飞了回来。早晨,男孩醒来,窗外的雪人已经融化。我们看见了男孩微微的伤感。 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童话。 我们正是一些把这样不折不扣的童话一个个带给孩子们的人。我们带着他们到文学的空中去漫步。 孩子们是需要去文学的空中的。 其实所有的成年人也应当去。 我们都是世俗里的人。我们的生命是降生在世俗和日常中的。但这不等于我们只要粮食和衣服就可以。不等于只要懂得怎么把过冬的稻草、玉米和橡子扛回家就可以。扛的技术再好也还是非常不够,非常非常不够!那个有名的图画书里的田鼠阿佛,别的田鼠都在扛着过冬的稻草、玉米和橡子的时候,他却闭着眼睛在那儿发愣。田鼠们都责怪他,你怎么总是发愣,什么也不干?可是他不说自己是发愣,他说自己是在收集。收集什么呢?收集阳光、音乐、字。田鼠们不明白,有了稻草、玉米和橡子,冬天就可以度过,为什么还要收集阳光、音乐和字? 冬天来了。他们终于知道在那长长的日子、长长的寒冷里,只有稻草、玉米、橡子,是多么寒冷,多么寂寞,多么无趣。他们说,阿佛,你不是收集过阳光、音乐和字吗?它们在哪里呢? 于是他们从阿佛的描述和声音中,淋洒到了温暖,听见了旋律,还听见了诗。 有了阳光、音乐和诗的冬天,才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快活了。 孩子的文学的天空就是那些文学的图画书。就是那些文字的儿童文学。他们捧在手里,他们就能跃入。他们跃入了那些颜色之中,那些颜色就成为它们生命的光线。他们漫步到故事里去了,他们后来生命的漫步就可能很从容、很轻盈、很浪漫。他们会活得和花婆婆一样意义完整。 我们来注意一下刚才出现的这两个词组:文学的图画书,文字的儿童文学。 一些年前,图画书是我们的一个陌生的词。我们后来知道了,它竟然是那么适合孩子们的一种书。它竟然被叫作是幸福的种子非往童年栽种不可了。于是我们就栽种啊栽种,还推广这栽种,还推广技术,结果一不留神,好多的人就以为儿童文学就等于图画书了。 儿童文学不是只有图画书,它还有文字的。文字的童话,文字的长篇小说,文字的一部部的大经典,大名著,它们孕育了儿童文学的真正开始,也孕育了后来图画书的大灵感、大艺术。它们是儿童文学的母亲和兄长,它们都属于童年阅读大典礼中必须走过的一个个的高高的碑。在童年的书架上,有着这些碑,有着这些大经典、大名著,又有着后来轻盈的图画书,后来的鲜艳,后来的五颜六色里的天真的神情和高处的哲学,童年文学书架的摆放就完整些了;它们互相地靠着,立在书架上,孩子们轮流地拿下,捧在手里,童年的文学阅读就有了丰满的大快乐,成长后的暮然回首和想念,一个个的感动也就是大大的了,大大的。 我们在把图画书搁在精致的盘子里端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也把文字的文学搁在精致的提篮里拎给孩子。他们喜欢欣赏轻巧、明白,他们也要学习欣赏稍微的复杂,能够响应长篇叙事的慢慢的节奏、结构的艺术,甚至是一个逗号和一连串句号里的神态、气味。我们尽量地把秀气,把雄浑,把一小片树叶,也把一座很高的山,都给我们的孩子吧。就像那个著名的图画书里的大大熊一样,我们还要把那一个唯一的月亮,在深深的黑夜,拿给小小熊呢!拿给中国的童年。 因为 是我们自己 让自己当着 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的。 在这个最干净的男孩的声音唱歌的故事里,窗外的雪人融化了,成为一滩伤感的水。可是我们这些搀着孩子的手,去文学的空中漫步的人,我们这些浪漫的雪人,是不会融化的。我们一直站在孩子们的屋外的窗口。 我们都去站在那儿吧。 我们对孩子们说:“我们去飞吧。我们去文学的空中漫步。” 于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竟然都是文学里的彼得·潘! 我们不会长大,所以我们不会融化。 (梅子涵执笔) 童年不需要车票 但是 我们的激情 我们的浪漫 我们所有的诗意选择 都能变成开往童年的地铁 载着我们 回归到童年中 最后 加入那长长的浪漫者行列中 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我愿意成为一名终生的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朋友,您呢?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