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杂谈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艺术的工作。在一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健康心理的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一个由不同学生组成的集体,然后,还要面对的则是一个个鲜活的存在着不同个性差异的小生命。一个集体是一个大的矛盾集合体,每一个学生又是一个个矛盾体,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去不断的认识这些矛盾,分析这些矛盾,并最终通过合适的方法解决好这些矛盾,从而使集体和每个学生都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的发展。班主任该怎样去管理好这个集体,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培养重于管理 培养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行为,但他们却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处理好这两者在工作中的比重,不可偏执一端,也不可将其混为一谈。培养注重的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它允许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阶段性;管理则更注重规章制度对学生当前行为的强制性约束和表现的同一性。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教育的对象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刚从家庭走进学校,还没有非常明确的集体概念、行为准则,更不用提自我约束的意识了。因此,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并逐步的给他们渗透一些纪律的要求,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比如,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上课不许乱动,作业整齐划一,不和同学闹矛盾,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也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它看成是学生成长所付出的必要的代价,决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管理理念来处理这些问题。等到了高年级以后,则可以适当的加重管理的比重,以必要的约束以保证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在整个小学阶段,我认为还是应该主要以培养为主。 二、舆论重于强制 以前我接过一个班,学生们的卫生意识极差,值日不彻底,下课也没人擦黑板。为此,我多次在班上大发雷霆,可总是没好几天就有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后来经过和学生谈话我才知道,原来是那些擦黑板的同学经常会受到下面一些同学的嘲笑,说他们爱出风头,表现给老师看,慢慢的就再也没有人愿意主动地去擦黑板了。为了扭转这种不良的风气,在班会课上,我郑重地表扬了那天主动擦黑板的几个同学,肯定了他们的行为,并给与操行加分。结果,慢慢的班里那些嘲笑别人劳动的声音少了,大家劳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 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要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氛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如果我们要想让一个班级体养成一个文明卫生的习惯,只靠老师空洞的说教是不够的,如果是过分强制性的要求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但如果老师能在这个班里树立起一种以讲文明讲卫生为荣的风气,并积极表扬和奖励正面的典型,那么很快在学生中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舆论导向,这种无形的力量会让学生自发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三、榜样重于说教 作为老师,我们难免都会沾染上一些喜欢说教的习气,毕竟教书育人这是从古至今对我们老师工作的概括。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学生作为儿童的天性,因为我们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榜样的力量则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虽不能称名人,但也应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如见到地上有纸屑,教师要首先拾起来,教师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四、赏识和批评并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真诚的渴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但又由于自身年龄和心理的特点,他们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又难免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批评也是在所难免的。赏识和批评者把天平究竟该如何放置,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做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有着至高的师道尊严,可以依据自己的标准对学生任意批评甚至体罚;如今在新课改的条件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可是我们却又走了另一个极端,盲目的表扬和掌声充斥了课堂,学生们在一片赞扬声中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自我。无论是缺少了赏识还是批评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教育。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应谨慎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赏识可以让学生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动力,批评则可以使学生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纵容学生,也不能无休止的批评责骂,另外批评绝不等于体罚,它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基础。 只要班主任能恰当的处理好这几组关系,就一定能够使自己在工作中避重就轻,事半功倍。最后,班主任的工作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工作,学生在变,学生的年龄在变,教育工作的环境在变,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在变,因此,班主任也必须以一种变化着的眼光来看待和开展自己的工作,不断地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