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式孝道” 有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秘书,中国式骗局,中国式过马路------ 这些中国式并不是我们的荣誉,而是我们的耻辱。从中折射出了国人素质的低下。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传承民族的优良文化,尽力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 虽然有那么多的中国式反面教材,但是,我们也有“中国式孝道”。什么是中国式孝道呢? 在《弟子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训你的时候,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高,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记得我家祖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王祥卧冰金鱼现,孟宗哭竹玉笋生。儿时一直不解其意,长大后通过读《二十四孝》一书,明白故事主人公是晋朝的王祥。王祥琅玡临沂人,西晋的大臣,这个人曾经隐居深山二十多年。后来做了大官。卧冰求鲤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进谗言,挑拨,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王祥都拼命满足她。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便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王祥用自己的孝心,感动了鲤鱼,感动了神灵,是古代中国的大孝子之一。 对于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换。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孝是相互的,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要孝敬他。那另外一个意思是,爸爸妈妈如果因为某些主观原因,或者某种客观限制,对你稍微差一点,你就不孝顺父母啦?这在传统当中是绝不允许的,传统认为,孝是人之所以,孝是人的根本。 今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做了没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要取下耳机,马上答应父母的呼唤,抓紧完成一件父母交办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哪怕是唠叨的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承一下父母就算是误解的责备。当然这么做,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容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尝试。 在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啃老族,出现了很多不孝敬父母的现象,我建议所有的教育同仁,不管你是教语文的,还是教数学的,在教育教学中,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传承,要发扬。 闲暇之时,大家可以看看《二十四孝》,读读《弟子规》,学学《三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