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成长式思维的教师一定是个学到老的教师 《成长的自己》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重要性的书籍,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每一章的末尾和最后一章是作者概括的实用方法,要想深入了解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你必须花些时间认真读读书中的每一个文字。 从教师的角度考虑,我从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知道了自己和优秀之间的差距。 一、 降低标准只会培养出素质低下的学生 (什么成就了良师、好家长)?许多教育学者认为降低标准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扩大成就。根据这一逻辑,他们以为夸大表扬学生的智力也同样有效。其实,这么做一点儿用都没有。降低标准只会培养出素质低下的学生,但是简单提高标准,但不给予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的必要帮助也是不明智的。这种做法只会使那些准备不足或者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错学回家。 读第三章内容可以知道还有一种方法,能在提高标准的同时,使学生更容易实现目标,拥有成长式思维的教师能帮助许多表现平平的学生进入优秀的行列。 如果有可能就好好读读此书吧,在(优秀的教师)里面,我们知道了优秀教师拥有共同点:成长式思维。他们深信智力可以得到不断开发,才华能够得到不断培养,而且十分注重学习的过程。遇到再大的教育难题,你都会勇敢面对,并且能很好解决,原因是心态平和了,思维积极了。 二、成长式思维的教师从不放弃任何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做的很好 优秀老师的高标准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不是那些已经崭露头角的尖子生。那么老师必须喜欢所有的学生吗?这不一定,但是教师必须关心每一个学生。所以不要在某些场合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的学生实在教不会了;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太“笨”了,我已经尽力了……这些都是僵固式思维的做法. 成长式思维教师面对以上问题是这样思考和行动的:没关系,我来教你;你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再努力试试。成长式思维的教师不会替孩子遮羞,并且会帮助孩子往成功的方向努力。 三、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论什么样的标签都不行,因为这样会使得孩子放弃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无非面对两种情况:成功与失败。不论哪一种都不要随意评价,你真聪明、你太有才华了、你遇到了你不该面对的问题、下次你一定行、你太让我失望了......这些评价都不要轻易说出口,因为你的学生可能是个僵固式思维的孩子。僵固式思维和成长式思维的孩子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妄加评判,教学指导才是正确的途径,因为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心态是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不要让孩子在“标签”下生活,快乐学习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 4、学会用成长式评价方法 不给孩子贴“标签”,不代表不对孩子进行评价,因为正确的评价是教学方法之一。所以我们要进行成长式思维评价。成长式思维评价就是避免评判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他们通过认真学习、坚强、毅力、采取正确策略所取得的成就就可以表扬。面对成功:你的进步表明你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课下复习;你尝试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我赞赏你的做法;我欣赏你主动面对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态度。面对失败:你一直以为你很聪明,实际上你没有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学习方法,你还没有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教师每天要向学生传递大量信息,我们怎样传递信息?传递怎样的信息?真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为教师,现在优秀与否不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值得思考的是你是否拥有成长式思维,拥有成长式思维的教师一定是个学到老的教师,今天你学习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