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7 强化“画图”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优质课大赛听课反思 数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统一---让抽象的数学变得更直观形象,让小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从而乐学爱学?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在观摩了今年秋季学校举行的优质课大赛后,此问题终于得到了答案。本次优质课大赛参赛的五位教师不约而同的选了《智慧广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实践活动课它的综合性非常强,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脑高速旋转,才能掌握所学内容。但这次作课的几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像是在跟学生玩数学似的,轻而易举的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他们不谋而合的选择了相同的教学策略---画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用具体的图形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年级老师执教的是《移多补少》问题,一开课老师就呈现主题图,红队与黄队举行拔河比赛,红队6人,黄队10人.问学生现在能否开始比赛?学生看到两队人数不同不能开始比赛,于是老师让他们想办法使两队人数同样多。有同学说把黄队的人数去掉4人,也有的说把红队添上4人,还有同学说把黄队的人给红队一些。老师抓住契机说,如果现在参加比赛的只能是图中的这些人,怎样才能使两队的人数相等呢?学生回答只能让黄对的人给红队一些。老师趁机出示问题:黄队给红队多少人,两队的人数才能同样多。学生不假思索纷纷猜想到,黄队给红队4人,两队人数同样多。老师不慌不忙的问道,我们猜想的答案对吗?请大家摆学具验证一下。接下来引导学生用红圆片与黄圆片代表两队的人数动手摆,结果得出了答案---黄队给红队2人两队人数同样多,这时学生脸上出现疑惑,到底黄队给红队4人还是2人呢?老师再次让学而生尝试如果黄队给红队4人,看两队的人数还会同样多吗。学生经过操作验证猜想的结果是错误的,黄队给红队2人才能是两队人数相同。接着老师说,看来摆圆片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每次解题时都带着学具吧?当我们身边没有学具时,怎么办呢?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说,在本子上画。紧接着老师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开始涂涂画画。有的同学为区别两个小队的人数,还在圆内涂上了不同的颜色,有的同学在圆内打上叉号和对勾来区别,还有的用圆形和三角形区别,很快问题得到解决。 二年级老师讲的是有序的数图形,也是让学生先在本子上画出图形,自己再一边用笔尖有序的圈画一边数个数,新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也很扎实。 三年级老师讲的是重复问题,一开课呈现的信息是暑假里少先队员参加实践活动。参加小交警的15人,参加小记者的10人。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因为所给信息都是用人名出现的,学生一眼就看出有的同学参加了两项活动,所以用15+10=25人,接着从25里面把重复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去掉一次,算出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这时老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把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用集合圈表示出来,一个圈表示参加小交警的学生,一个圈表示参加小记者的学生,这时老师再次引导,有的学生参加了两项活动,两个集合圈内都得写上他的名字,多麻烦啊,能不能想一种简单的方法,把重复的这些同学的名字只写一次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时有很多小组想到把两个圈靠近,重复的同学只写一次让两个圈共同使用这些人,渐渐地出现韦恩图的雏形,同学们理解的也非常好。 四年级老师讲的是植树问题。老师开门见山出示问题。学校操场有一条100米的小路,要在小路的一边植树,如果每隔20米栽一棵树,至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两端都栽)。学生看到问题不屑一顾,张口就说准备5棵树苗。这时老师不慌不忙,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图验证是5棵吗?学生画图时经过认真审题验证是不正确的,应该是6棵。接着又通过画图让学生探讨了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轻而易举。 五年级老师讲的是鸡兔同笼问题。 这节课我也教学过很多次,用的方法有假设法,一一列举法、方程法,虽然一节课教学了三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每每出现这类数学题,学生依然很头疼,错误率很高,但是这次执教老师运用画图策略很容易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先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多少只?画图时,先引导学生把8个头全画上两条腿都当做鸡,这样就只有2×8=16(条)腿,学生自己发现比条件中的26条腿少了26-16=10条腿,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为什么少了10条腿?原因是把兔子也当做鸡了,少的那些腿是兔子的腿,每只兔子少算两条腿,引导学生想几只兔子才能少算10条腿,学生很快就算出10里面有5个2,5只兔子才能少算10条腿,接着让学生开始给两条腿的鸡添腿,每只鸡添两条腿,给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变成一只兔,要添够10条腿就得把5只鸡变成5只兔子。接着又让学生把8个头全画上4条腿的兔子,通过减腿算出鸡有多少只。学生学得轻轻松松,一节课脸上充满着笑靥,心情非常轻松,参与程度很广、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暂不评价这几节课的优缺点,令我惊诧的是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都选用了同一种教学策略----画图。以前教学中我也偶尔用到画图策略,但没有给学生过多强调,没强调让学生画图。通过这几节课的授课效果,让我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感觉数学一下子变简单了,不再那么抽象而是非常形象,非常直观,非常简单了。感谢几位老师为我以后教学解决问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终于找到了一把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让我由衷的感叹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真好,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让学生画图,让它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