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博腕儿是什么呢? 高山流水遇知音
文  章:268
评  论:2381
访问量:125389
荣誉榜
推荐博文
同课异构 碰撞智慧火花 这是老师给我送的哦!
分类:教学反思   2014-10-31 10:20

同课异构   碰撞智慧火花

 

 

    我们组连着三天按照学校的进行校级公开课,实行同课异构。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同样的一节课,有我们组三个人来讲,由于是我们组六个人集体备的课,整个讲课安排的流程基本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个人的素质与课堂上生成的内容不同,所以即使上相同的一节课,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由于是本组的六位老师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所以我们自我感觉整个环节安排的比较合理的。但是,设想是美好的,运用在课堂实践上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节课讲完之后,老师们在一起进行评课,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下次上课或其他老师在上课时,避免出现的一系列失误。

 

        

 

    优点:

     1、三位老师的整体环节安排的都很好,自身的素质也很高,教态自然、语言简练,准确,没有多余的废话,这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具备的很好优势。

 

     /SPAN>、对于概念性知识,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消化、运用,让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作用,并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SPAN>、课堂上老师能够讲练结合,及时反馈。本环节的内容学生掌握的怎么样,老师有一个及时检测、及时反馈的教学环节,这样老师能够对于学生掌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做一及时的调整,力争在课堂上做到高效。

 

       

 

 

     不足之处:

     1、对于概念性的知识,首先教会学生正确的知识,让学生找出里面的关键词,然后在理解、运用、判断,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尤其是“互相”这两个字,一些学生不太理解这两个字,教师应该做一很好的引导,只有学生理解这个词了,在下一个知识点“互相垂直”这儿,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

 

    /SPAN>、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在同一平面”这是一个关键词,课件上出示了一个正方体,让学生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概念。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粉笔盒就是一个立体图形,在粉笔盒不同的面上画出两条直线,让学生判断着两条直线能否相交,由此让学生感知有不同的平面。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地上画一条直线,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这个词语。

 

 

        

 

    /SPAN>、在让学生自学时,不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而应根据学生自学的内容,有目的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4、有一些数学语言描述的不太准确。比如“两条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应该为“向两端无限延长”更合适一些。“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应改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合适,表达的更准确一些。

 

      同课异构,既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又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让我们在备课、讲课、评课、改进、再备课、再讲、再评、再改进这样的循环中,诞生一节节高质量的课堂。

 

 

         

 

 

1
浏览(2502)┆ 评论(8)┆  推荐 收藏 分享 举报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